海明威说,巴黎是一个流动的圣节。如果说巴黎是个浪漫艺术之都,那么左岸的艺术是最纯粹的,好似一位温柔的多情女子,散发出她妩媚的风韵。就带着对浪漫情调的憧憬,附上一杯浓郁的咖啡,静静地坐在塞纳河的左岸,享受最浪漫的声音.…… 法语浓情,圣音香颂。 尼采说过,上帝独独只把天使的语言留给了法国人。谁说香颂不是天堂的圣音呢?人们爱它的柔情似水,爱语呢哝;恋它的浪漫情愫,朦胧慵懒。永远都是悠悠慢慢,缠缠绵绵,扯着时光的衣裙,点上丝…… 如果你迷恋CHANNEL香水
一提到法国,人们想到的无非是镁光灯焦点的艾菲尔铁塔、绿树成荫的香榭丽舍大道、陈列珍品的卢浮宫,还有就是婉转低回的法国香颂。 这些映像都成就了世界眼中浪漫的国度法国,而香颂自然就成了这种浪漫情调的颂歌。实际上,法国香颂比人们印象中的范围要宽泛许多。 “香颂”的法语原意是“歌曲”,这种歌曲多以叙事的乐曲组成,叙事的主题除了爱情还有各样思绪、哀歌、文学、幻想、政治等等。由于香颂最早是从街头的小酒馆和咖啡店传出,也就没有大音乐厅式的华丽配乐,非常随性且没有固定的乐器,这样恰好赋予香颂以一种自然简单慵懒的特质。这样看,香颂倒有些像新奥尔良的爵士乐,这种音乐最早是穷人们宣泄情感的一种音乐,在小号如泣如诉的伴奏中将生活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去。比起爵士乐骨子里挥之不去的苦痛,香颂更讲究歌词的意境、曲调的优美,这都和法国人无忧无虑追求美好的生活态度息息相关。
说到“香颂”,大家的脑海里马上就会浮现象:“秋叶”、“玫瑰花般的生活”、“大海”,或是“巴黎的天空下”等法语歌曲的旋律。事实上,这些都属于比较老派的法国歌曲,不过,它们就像一樽美酒,一杯咖啡,或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无可抗拒地带出人们对浪漫情调的向往,和对流逝岁月的美好记忆,听来令人回味无穷,历久弥新。 其实“香颂”在法文中的原意,就是“歌曲”的意思。它是法国世俗歌曲的泛称,也是法国流行歌曲的代名词。关于它的发展历史,古老而又渊源流长。所谓法国的世俗歌曲,是指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之间,由叙事诗人与抒情诗人所写的单旋律音乐。 后来,19世纪末期的艺术歌曲也被归入到世俗歌曲的范畴。至于法国的流行歌曲,由于受到传统世俗歌曲的影响,因此,在歌词意境的描写上,也就跟着格外讲究起来。 在音乐的特色上,法国世俗歌曲大多是由叙事部分的乐段,和乐曲的反复部分相互构筑而成。这种形式的确立,大约是在1900年前后,也就是所谓的“法国美好时代”。 后来时代变迁,再加上外来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入,终于形成今天多彩多姿、风华绝代的法国“香颂”的面貌。它们的形式和主题当中,包含了地方小调、民谣、情歌、哀歌、幻想、写实、文学、政治,以及抗议等广泛的内容,可谓林林总总,五花八门。 1930年前后,是法国“香颂”发展最具关键性的时期,那段时间,法国创立了最具权威的ACC 唱片大奖。由罗西妮鲍华耶所唱的“香颂”名曲“对我细诉爱语”,在1931年5月所举办的第一届ACC唱片大奖上夺魁,这首歌曲除了促进了法国唱片工业的蓬勃发展,也因为词曲优美,而被改编成14种语言风靡全球,正式揭开法国“香颂”迷人的风华史。1952年,法国唱片协会所设立的唱片大奖也开始运作。第一届的得主是拥有“香颂王”美誉的伊迪丝比雅芙所唱的“心跳的声音”。 这些极具权威性的唱片大奖,除了捧红了许多法国香颂歌星,同时也促进了音乐媒体的兴盛,只要歌曲一得奖,报纸电台便竞相报导与播放,使得“香颂”成为了法国人每天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时代不停地变迁,法国“香颂”也不免因为新鲜血液的注入而改变原来的面貌。 但是,法国“香颂”,或者说法国流行歌曲,并没有丧失它独特、雅致的风格。老式的法国“香颂”依然是风华绝代,韵味十足;而现代的法国流行歌曲,在经过多次与外来元素的融合之后,时代感中依然可见优美的旋律浪漫情调一如往昔。 巴黎的导游总是这样概括:右岸到处是银行,左岸到处是咖啡馆。据说,在左岸,你随便走进一家咖啡馆,一不留神就会坐在海明威坐过的椅子上。萨特写作的灯下或靠在毕加索发过呆的窗口旁... 在法国,左岸,是一个特别”小资”的词。好像提起”左岸”,就提到了这样一些气氛或背景:诗歌、哲学、艺术、文化、贵族化、清谈...
Si tu viens à Paris lors de ta jeunesse, Paris est désormais dans ton sang pour toute la vie. 年轻的时候,如果来到巴黎,巴黎从此流淌在血液里。 |
|
来自: 法语悦读Bonbon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