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三伏丨这是邪气潜伏的季节

 为什么73 2020-08-06

再谈三伏丨这是邪气潜伏的季节

原创 唐略 传统中医唐略 今天
发了几篇关于“三伏”的文章后,我的师父胡老先生就再三对我说:“关于三伏,你还忽略了一点,就是伏暑。暑气会在人体潜伏,以后发为伏暑,无所不病!你还应该赶紧写一篇关于伏暑的文章。” 

关于伏暑,在我们师门,可以说是老生常谈。
很多病,看似疑难杂症,但经过一番诊脉察舌辨证,发现其实是伏暑,然后迎刃而解
这就好比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如果没有捅破,任凭你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用尽,都是枉然。


见怪不怪,年年暑天治暑证,秋后治伏暑。为什么今年师父在今年暑季偏偏如此强调伏暑呢?我陷入了沉思:

今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新冠病毒全球爆发,疫情影响范围亘古未有!各地的其他自然灾害也层出不穷。
夏天是疫情的低潮,但据有关专家预测,10月份以后,或许又将迎来新一轮的疫情。
为什么是10月份之后?
到时候所发的病症,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又是什么呢?
十有八九是伏暑!


既然是伏暑,那么,它就是在暑季就潜伏下来的
这个暑季,气候也异常。

年初,我在《庚子(2020)年五运六气解》一文中提到:

大暑、立秋、处暑、白露,这四个节气(即7月22日-9月22日)为四之气,主气和客气都是太阴湿土,湿气必盛


在南方,这个时候已经很热了,今年偏偏雨水异常多,天气热的同时,湿气还特别重,很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大灾之后,当防大疫
又是热,又是湿,是最能滋生邪气的

北方也不寻常,就在8月2日晚上,北京北部很多地方还下了冰雹,这也是很罕见的。


气候异常,其实就是不正之气,是虚邪贼风

在这样的年份,在这种异常的气候中,人需要特别小心。不然,不是立即得病,就是埋下病根。

尤其是在暑季,人不仅容易受暑发病,而且容易产生伏暑,在秋冬季节发为各种疾病,后患无穷。


所以,从中医的角度讲,今年秋季出现大规模的疫情,概率是相当大的。因为这个暑季的诸多气候异常,已经将疫情的病根埋下了。

熟悉《瘟疫论》的朋友应该都记得,瘟疫之邪从口鼻而入,是潜伏在哪里来着?膜原!

读过《时病论》的朋友也应该清楚,暑邪潜伏人体,是潜伏在哪里?也是膜原!

光看这一相同点,就很吓人了!甚至可以说,10月份以后的疫情的邪气,人们现在就正在染上,或者已经染上了,只是潜伏未发,也无法检测出来而已。


由此,我领悟到师父反复让我写伏暑这篇文章的良苦用心,是为了警醒世人啊!

那么,要怎么办呢?

避之有时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尽量少出门,不要冒着烈日或风雨在外面奔走;如果不小心淋雨了,要第一时间洗澡,擦干。

适当降温

确保我们身体周围的小环境舒适。以前我很反对吹空调,现在我的观点变了,要合理使用空调。
天气太热,就要开空调,适当降温,只是不要开得太冷就是了;
空气湿度太大,就要把空调开到除湿档。利用空调,改善一下室内的小环境,让身体少受酷暑或湿热的煎熬,还是有必要的。

少食敛邪之品

饮食上,生冷是要严禁的
尽量清淡,这样才能保证身体清爽通透;荤腥油腻,滞气生痰,收敛邪气,要尽量少吃

而生脉饮酸梅汤、瓜翠饮荷叶饮、绿豆饮豆蔻熟水等暑季养生饮品,之前的文章也都有详细介绍,大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

藿香正气水

夏季,我们往往得在空调房和烈日下来回,气温反差太大,如果再加上过食生冷,就很有可能中了“阴暑”。

具体表现为:外受寒凉而伤阳闭表,里受寒湿而伤阳困脾,然后发病,肢体沉重,饮食无味、腹胀,甚者上吐下泻

这时候用点藿香正气水救急,解表和中,化湿醒脾是非常适合的。(注意:藿香正气水不可与头孢类药物共服。


心存敬畏

心态上,要恬澹虚无,精神内守。这就是内经说的:

“恬澹虚无,真气从之,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今年,让我们不要有太多奢求,能健健康康的就皆大欢喜了。

尤其是要敬畏天地。天地之间的这些异常,都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示,或者说是人类对自然缺少敬畏导致的。
古人每逢暴风骤雨,都要静坐室内,焚香自省,何况我们所在的世界是如此动荡不安?

尤其是在这样的夏天,暑邪携带着秽浊,进入三焦,盘踞膜原,尤其需要芳香
以芳香秽浊,外则避秽化浊,内则从口鼻而入,直达邪气所在的三焦膜原,化解邪气。

一直以来,哪怕是我所在的城市没有疫情,哪怕是窗外风和日丽,我都会每天在家焚香,有时用正气,有时是灵犀,在这一片馨香之中,我的心才能安宁下来。
然后,便是读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每天只读2-4个页码,不间断,也不多读。
此书不厌百遍读,每次读,它都能给我新的启示。


为什么在疫情全球爆发的情况下我们中国是净土?
从根本上讲,是因为我们深厚的文化根基,只有在这样厚重的文化土壤上,才能产生如此强有力的领导,才能有如此众志成城的人民。

从技术层面上讲,我们还有中医,它积累了几千年的丰富经验,它海纳百川,以不变应万变,无论在预防还是在治疗上,中医都把握得天衣无缝

虽然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我们心里不慌。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在身边危机重重的时候,中医总能给我这样的信心和温暖。
文章已于2020-08-06修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