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有一个非常喜欢对对子的县令,正逢喜得贵子,他便准备在满月宴会中大显身手。他在大家的拥簇中,拿起笔墨纸砚,挥挥洒洒的写下了两句话:“子当承父业,臣必报君恩。” 不仅寄托了对儿子的期望,顺便还彰显了县令对皇帝的忠心,众人看后纷纷拍手称赞,县令也十分满意自己的这个佳作,于是还特意命人将其给贴在了大门口。 第二天一个穷秀才路过此地,他看到县令门前的这副对联,竟然当场哈哈大笑起来,于是门卫让他进去面见县官,不过穷秀才并没有表现出害怕的意思,竟然还时不时的笑两声,县令特别生气,于是叫人杖打他。秀才赶紧连连道歉,大人,您听我说,这副对联将父业放在了君恩前面,如果皇帝知道了,您才是真的大祸临头呀。县令瞬间恍然大悟,赶紧将其松绑,并让他将对联改为了“君恩臣必报,父业子当承”。 同样的事情还发生在明代才子祝枝山的身上,因为他太出色了,所以县令邀请其为自己作一副对联,祝枝山随手写下这样两句话,“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然后就派下属给县令送过去了,谁知没一会儿县令便带着衙役赶过来了,祝枝山还以为是来感谢他的,连忙出门迎接,结果迎面而来的却是一顿五花大绑,县令破口大骂,你一个秀才也太猖狂了,本官诚心诚意邀请你写对联,你却如此辱骂我,我定不会饶了你。 祝枝山瞬间蒙圈了,他连忙询问怎么回事,县令将那副对联扔到他面前,祝枝山瞬间明白了。他叫人拿来一支笔添上两个标点,再呈于县令,只见县令瞬间喜笑颜开赶紧放了他。原来祝枝山写完对联忘了加标点符号,他原意本是“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不愧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啊。 图片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