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歙县西乡方言 (徽学研究)

 金鸽子文艺 2020-08-06

作者简历:汪育真,老三届。曾被评为全县科学技术先进分子代表受到嘉奖。是一位业余徽学研究者,整编了《徽州名居和义堂》,主编志书《采白故里西溪村文化志》,编著《歙县西乡方言》。2013年被歙县人民政府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第十节 有关房屋上的

      一些常用词语

向来,徽州的民宅都是以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鲜明的地域特色,被人们誉为徽派建筑的三绝。从这点看来,古往今来的徽人,对住房是相当讲究的,此种状况,同样在日常的口语交流中也能体现出来。

民居在外部造型上,呈全封闭式格局,高墙上顶,外部看不见“闿闼”(即:窗户),“一档一档”层层跌落的“马头墙”,中间高两头低,有些站在远去斜看,还能看见一点点“脊杪”,半掩半露、黒白分明。马头墙上还用薄“砖头”砌有“几路”(即:几层)“橫朳”,“横朳”上面还排列有堆放整齐的“脊瓦”,除起到护墙和装饰的作用外,还为后人“拾漏”、“翻盖”准备好了材料。

房屋为砖木结构,屋内用木料竖有“屋闶(kōng)”,屋闶也就是用“公、母榫头”将“屋柱”、“梁”、“方怗(těi)”、“桁(hā)条”组合在一起的屋架,再钉上“屋椽(quē)”。屋闶的毎根柱子都安放在石头“柱磉(só)”上,四周“封墙”时,墙上安有“铁键”,固定在柱子上,墻依柱、柱支墙俨然连成一体。椽上有“上墁(mǎn)砖”或“望板”,可以挡住风、灰尘、雪珠。然后上面再盖瓦。瓦一仰一覆,呈“鸳鸯蝴蝶”式,“仰”的称“洲(沟)瓦”,“覆”的叫“拱瓦”。椽子的坡度称“水垡”。祠堂、庙宇相对住房来说,有人的时间要少些,为防漏,“水垡”要竖些,大多是“六分水”,盖住房的“水垡”则为“五分水”,要平些。

屋的格局有“三间”、“五间头”、“四合”、“一脊翻两堂”等多种样式。其中,平房三间亦称“摊(tǎo)地三间”,楼房三间又叫“三间起楼”,堂前两侧的房间有小厢房相通的三间,又称“三间‘品’字”或“三间两‘亘(gán)厢’”,这里“厢”字发生变音,为“xǐu”;“五间头”是中间一个堂前,堂前两边各有住房两间;“四合”並还有“上下对廊”的讲法;一脊翻两堂的特点是“輗(nī)深”较“深”,约莫一丈八尺到两丈之间,有前、后两个“堂前”。屋內房间根据结构,多少不一。说房间的量词与普通话有所不同,普通话用的量词是“间”,而西乡方言却用“部”来作量词,说“几间房”为“几部房”。旧式住屋都有“天井”,其地面上的范围称“天井下”或“名堂下”,坐在屋内也可看到蓝天。天井上方是“落檐”,“檐口”置有“水瀽(jié)”(即:檐沟),瓦上的水滴落在橫瀽里,再通过“直瀽”流到名堂下的“水涵(hǎn)”(即:暗沟)里,谓之为“四水归名堂”,吻合了当初人们“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內在心态。“阶沿舷”之内是堂前,地面上铺有“地墁砖”,官厅是横向排列,而民居则是呈对角斜向安放。

大门讲究的与否,往往能体现出家族的兴旺发达,故此在人们心目中尤为“上心”。大门亦能称作“门阙”,门阙內嵌有“门硋(读‘岩’音)”,门硋亦称“三件头”,是由三块石头组成,其中两块是“隑(gā)柱”,又可称“门贴”,另外顶部再加一块“冂”型的石头,叫“水桶挎(guǎo)”。大门笃(底)下有“屋枕(zán)”,屋枕成长条形,酷似古时床上的枕头,继而得名。多数人家都是“躝(lǒ)过”屋枕便到“堂前”,也有直接看不到堂前的。对于那些“发迹”(即:有成就)了的富户,为了崇尚几代同堂、几房同堂的习俗,以四水归堂的天井院落为单元,少则两、三个,多则十多个、二十多个的各式单元,前后左右地组建在一起,并成一个大单元的聚宅。聚宅內被“巷路”(即:巷弄)、“门铃里”(即:门坊)及大小不等的“偏间”分割开来,合理地排列成数列。

还有“睡(xǔ)在”这个词,本身是个动词,可方言硬把它作为名词,用来表示人们居住的某一个地方、某一个村子或某一幢房屋,如:“嗯个‘睡在’有山有水,真不错!”西乡也还有称某一个地方、村子或房屋为“落地”的,其实“落地”同样也是一个动词,这种用法也是将动词当名词用。这种组词法也是与普通话所不同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