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上徽青(排律)

 金鸽子文艺 2020-08-06

作者简介:汪明通,男,60后,唐模人。义务教育学段资深教师,长期坚持课堂一线,精于教学,勤于写作,文字常见于报刊杂志。爱好广泛,户外达人。


云蒸雾绕上徽青,

断壁残垣动古情。

猖庙依稀香客远,

雄关傲立路人凝。

西风有意拂衫袖,

娇鸟留心唱路亭。

隐隐山溪陈过往,

飘飘黄叶诉凋零。

离愁聚喜寻常醉,

辱去荣来依旧行。

万里清秋诗意重,

千年驿道马蹄轻。


(网络配图)



排律诗常识:排律是律诗的一种。就是律诗定格加以铺排延长,故名之“排律”。在至唐代完成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十一种诗型: 宋体、二言、四言、骚体、楚辞、五言、七言、杂言、古白话诗、词、散曲和新诗)中,排律和一般律诗一样,要严格遵守平仄、对仗、押韵等规则,但它不限于四韵,每首最短五韵十句,多的长达五十韵(一百句)甚至一百韵(二百句)以上。除首尾两联外,中间各联都用对仗;亦可隔句相对,称为扇对。各句间也都要遵守平仄粘对的格式。由于限制过多,容易显得堆砌死板,历来极少名篇。排律一般是五言。七言极少,在唐人诗集里是少见或不见的。在以律诗著称的杜甫诗集中也只有数首。主要是由于律诗本身音律严如军律,有其一定的难处,再加以延长其格律,当更为困难。五言排律由汉魏六朝五言古诗演化而来。刘宋时谢灵运的《湖中瞻眺》、梁代庚信的《奉和山池》,已具排律雏形,但体制较短,限于五韵十韵。杜甫以后,方告成熟,体制渐长,声律愈工,中唐白居易的《代书诗寄微之》竟长达一百韵。韩愈、孟郊等更用联句形式演为长篇(如《城南联句》),形式更加工巧,内容却日见贫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