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在“莲峰云海”看到紫色杜鹃之后,今年五月我又在徒步穿越花台时看到了一片紫色的杜鹃林。杜鹃花俗称映山红,红色是她的基本色调,青紫色(雪青色)的杜鹃花很少见到。这次在花台看到成片的紫色杜鹃林,真是喜出望外!花台海拔1299米,是九华山的自然风景区。这里奇峰异石林立、山花烂漫迷人,尤其是每年五月上旬盛开的高山杜鹃和紫色杜鹃不但美翻了这里的山峦,也美醉了这里的游人!就是因为这里花多、花盛,所以人们称其为“花台”。这次是我第六次徒步登花台,是专门来看高山杜鹃的。高山杜鹃又称云锦杜鹃,有关资料是这么介绍的: 云锦杜鹃属常绿灌木或我第六次徒步登花台,是专门来看高山杜鹃的。高山杜鹃又称云锦杜鹃,有关资料是这么介绍的: 云锦杜鹃属常绿灌木或我第六次徒步登花台,是专门来看高山杜鹃的。高山杜鹃又称云锦杜鹃,有关资料是这么介绍的: 云锦杜鹃属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3-12米;叶厚革质;花冠漏斗状钟形,长4.5-5.2厘米,直径5-5.5厘米,粉红色,外面有稀疏腺体……生长于海拔620-2000米的山脊朝阳处或树林下。高山杜鹃花朵美丽、呈粉红色,跟我们平常所见的映山红不是一样,一般五月中上旬开花。去年我在莲峰云海徒步,无意中看到山顶的几棵树上开着硕大的粉红色花朵,这花我过去没见过,用手机随拍了几张照片。当时最吸引我注意力的是紫杜鹃,在一片以“映山红”为底色的山岭上,这几株雪青色紫杜鹃花特别惹眼。此情此景,就是真正的“姹紫嫣红”,我跟所有的驴友一样,尽情的感受着、欣赏着它的美丽,以致忘记了解刚才看到的几株粉红色的花朵。后来当地人告诉我,那就是高山杜鹃,也叫云锦杜鹃。并介绍了这种花的生长习性,他还说整个九华山就花台这种花最多,开花时节非常好看。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我看到水露云涧户外群有这项安排,就报名参加了。在登山的半道上,青阳县的一位“地接”说,今年的花台上可以看到杜鹃花,但是看不到云锦杜鹃(当地人都习惯的称高山杜鹃为云锦杜鹃)。他说今年是云锦杜鹃的“小年”,小年不开花。高山杜鹃隔年开花,明年是它的“大年”,可以看到。他的话让我登山的兴致大减,我今天就是冲着高山杜鹃去的!路已走了二分之一,我们这次走的是环线穿越线,不好回头,只得跟着走。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路上,我们依然看到了漫山遍野的杜鹃花。她们虽不是云锦杜鹃,由于山高地冷,开的比较迟,这时看到她们,也算撞上了今年春天的“小尾巴”。山野的杜鹃花有一种灵动之美,她们时而在路边绿树丛中摇曳,看上去极为平常;时而在悬崖峭壁上跳跃,像英勇的火炬!她再次燃爆了我登山的激情,也唤醒了我对映山红的记忆。杜鹃花是中国中南及西南山地典型的酸性土壤指示植物。世界上有860来种杜鹃花,我国就有460余种。有人说中国是杜鹃花的故乡,但是,大规模系统研究中国杜鹃花的是西方人。由于杜鹃花在园林上的价值,19世纪末,西方一些国家就多次派人到中国,采集杜鹃花标本和种苗。其中英国的植物学家傅利斯就先后八次来中国,发现并采集了309种杜鹃新种。在他引入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的几百种杜鹃花中,多数来自中国。1919年傅利斯在我国云南发现了“杜鹃巨人”,即大树杜鹃。这是一棵高25米,胸径87厘米,树龄高达280年的大树杜鹃。据说,这么大的大树杜鹃标本当时轰动了世界。现在云南的大树杜鹃已经升级为中国的“国宝”,受到国家保护。我特别喜欢野生的杜鹃花,她美得自然、美得突然,总让人有一种意想不到的感觉。说实话,我不赞成有些人把在山里生长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杜鹃花桩挖回家,待价而沽;我也不主张把杜鹃花移植在家庭的庭院里,因为那样,她就不叫“映山红”了!杜鹃花展示的是一种“野性美”,千万年来,山野的杜鹃花得天地之灵气,以自己美艳的身姿无拘无束的装点着崇山峻岭,色彩的妖艳是她的外表,干型的遒劲是她的身姿,在山野自由生长、自由绽放是她的天性。这么想着,领队谁喊了一声:大家坚持一下,转过这个山拐,就看到花台了!领队说的花台就是花台景区的北面入口。这里是杜鹃花的集中地、繁花似锦、一片火红!尤其是著名的“九华山吉祥松”旁边的那株硕大的杜鹃花,鲜艳如火,引得许多游人在这里拍照留影、流连忘返。在鲜红的底色中有几株紫色杜鹃,特别打眼,丰富了这里的花色,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紫色历来被认为是神秘而高贵的色彩,象征着爱心、爱情。如紫水晶、紫宝石和紫玉都是恋人们喜欢互赠的信物。美,不仅可以欣赏、提神,有时候也可以被另外一种形式的美所替代。花台这片紫色杜鹃花早已让我们忘记了这次登山的疲劳,忘记了这次没有看到云锦杜鹃的缺憾。(金忠 摄影) 作者简介:金忠,喜欢户外徒步登山,热衷于摄影体验和散文创作。近三年在《人民政协》、《铜陵日报》“副刊”和《五松山》杂志及网络文艺公众号等载体公开发表散文作品五十余篇,发表摄影作品二十余件。主张走别人未走之路、摄别人未摄之景、寄别人未寄之情、写别人未写之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