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灭资 ▏炊 烟 (散文)

 金鸽子文艺 2020-08-06

2019 ▏06  ▏ 26  ▏总第448期

作者信息:刘灭资,安徽岳西人。1982年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南京江北新区教育发展中心高中语文教研员,南京市中语会理事。先后担任安徽省岳西中学、南京市南钢中学、南京市大厂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文  ▏刘灭资

此木为柴山山出,因火成烟夕夕多。有村落的地方就有炊烟。

生在乡间,日食人间烟火,打小就认识炊烟。它生长在奶奶的神话里:上古之世,天下大水,人化鱼鳖。水落石出,山川寂寥。伏羲女娲,兄妹结合,诞一冬瓜。分冬瓜数段,放置天下各地,并为之扎一茅棚。第二天往下界一看,茅棚里均冒出缕缕炊烟。自是天下又称人间。长在乡间,一日三餐,顿顿离不开炊烟。它躲藏在妈妈的谜语里:外婆园里一丛蒿,一日三顿天上飘;柴刀斧头砍不断,一阵风来刮断腰。住在瓦屋,吃在厨房,天天离不开炊烟,天天离不开灶台。打小就知道,灶台里住了个神仙。举头三尺有神明,神仙无时不在,来时一阵风,去时一阵烟。他保佑一家人饮食不断,细水长流不断线。

年齿加长,学会了做饭。最欢喜冬天,守在灶膛前,一边往里添柴,一边让跳跃的火苗照红自己的脸。闻着饭香,日子过得悠长缓慢而且温暖。渐渐明白,点火、熄火时,烟最浓,烟囱冒黑烟;柴火干,炉火旺,烟最淡,烟囱出白烟。渐渐学会,如何火旺,如何省柴,大火烧饭,小火焖饭;大锅煮饭火要慢,小锅炒菜火要快。奶奶常说:看一家妇女贤惠不贤惠、节俭不节俭,只要看她家烟囱里冒出的烟。

上学了。最后一节课的铃声就是最动听的音乐。铃声一响,校园里冲出一群群饥饿的“狼”。以奔跑的姿态回家。家,就在前方,就在不远的小山下。袅袅炊烟,参差碧瓦。屋内四方桌上坐着奶奶、爸妈。满桌子的饭菜冒着热气,如同一朵朵盛开的花。来不及放下书包,拿来滚烫的山芋,咬着夹有腌菜的玉米粑,喝着香喷喷锅巴汤,这世界美丽的如同一幅画。画面动感,色彩活泼,意境优美,生机勃勃。

远行了。异乡的新奇感逐渐减退,思乡之情便潮水般涌上来。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爱上层楼,爱上层楼,看大江东去,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看夕阳山外山,家山更在夕阳外。疯狂地喜欢上陶渊明的诗,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而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爱上了邓丽君的“靡靡之音”,有一种即使吃了毒酒也不怕死的凄厉风味,最怕听那首《又见炊烟》,又爱听那首《又见炊烟》:又见炊烟升起,暮色罩大地。想问阵阵炊烟,你要去哪里?夕阳有诗情,黄昏有画意。诗情画意虽然美丽,我心中只有你……

恋爱了。第一次去女友的家,就被这里的田园风光和家的温馨打动了。数幢瓦房,几户人家,躺在群山环抱之中,十分安详。门外有一水塘,水塘外便是稻田,稻田傍依小溪,小溪潺湲,清澈见底。屋后高峰迭起,青山连着青山,屋上是几缕升腾的炊烟。最妙的是早晨和傍晚,早晨的山腰间云雾缭绕,云雾下的瓦房上几缕炊烟;斜阳在山,牛羊入圈,暮色渐起,又是炊烟。

他乡定居了。最喜欢的是老家来人,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尤其是他乡遇故知,乃人生之喜。老乡聚会,听陌生的面孔说着乡音,一交流,立马变得熟稔,这世界如此之小,彼此住得好近。妻子与老家的电话越来越长,在梦中,我的世界仍然在故乡。白天不遗余力向别人推荐家乡的风景,回到三人世界,一口的方言仍然真切流畅。向孩子讲述祖辈的故事,让孩子慢慢明白我们的根仍在深山。孩子大了,慢慢理解了父亲的絮叨,他知道,父亲也有一个精彩的童年世界,这个世界里有着高山清泉、瓦屋炊烟……老家,是父亲的一个心结;老家,是父亲悠长的系念。

今年春天,又回老家,特地到妻子的旧居走了一趟。还是几户人家,数幢瓦房;依旧是溪水清清,巍巍翠岗,只是听不到鸡鸣犬吠,人语喧响,看不到炊烟,闻不到饭香。青青园中草,周遭是断墙。同行的表弟告诉我,这里的许多人已迁居山下,只有两三个老人坚守着这屋场。下山后,照例在表弟家吃饭。表弟住三层楼房,煞是宽敞,门外青山在望,宅旁清溪流淌。参观才毕,回到堂屋,丰盛的饭菜已摆满桌上。我禁不住连声赞扬主妇的好客和勤快。表弟说:现在用煤气烧饭,快。我问为何不用柴。答曰:现在提倡靠山养山,刀斧少入山;二是现在机会多了,无需吃山了,很少有人砍柴。我恍然大悟:难怪饭前转了一圈,竟然看不到炊烟。

和表弟一家道别。坐在车上,妻子很兴奋。拉着我的臂膀说:我们在这儿也买块地?我说:你定。妻子很高兴。不知为什么,此时的我却陷入了沉思。自古以来,炊烟就和村落息息相关,炊烟是村庄的标志。“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这是古人(陆游)的诗句;“炊烟是乡村的纱巾”,“炊烟是村庄高高扬起的一面写满母爱的旗帜”:这是今人(田洪高、李晓文)的歌咏。我以为,炊烟是大地上最人性化的风景,它象征着浪漫与柔美、淳朴与真诚、母爱与亲情。一缕炊烟,一行诗句;一缕炊烟,满怀情愫。炊烟,让我们的心灵不再流浪,炊烟,让我们诗意地栖居。

这样想着,不觉已到县城。在工作室里忙个不停的妹妹见到我们十分高兴。连连说道:“先休息。田间地头(饭馆名),柴火饭。晚上,有请!”

                                       2019.6.17 一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