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晓燕 ▏ 淮河晨曦 (散文)

 金鸽子文艺 2020-08-06

总第 602 期

作者简介

刘晓燕,60后,幼师专业,曾任幼儿教师,现任瑜伽教练。偶尔让心情流淌于笔尖,喜欢顾城的一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淮河晨曦
文   ▏  刘晓燕

仿佛一切都在夜的静谧中安睡。长长的船的黑影从黑缎般的河面上缓缓滑过,竟没有一点声音。河水轻荡涟漪,如同夜的呼吸。城市的灯光倒映在幽静的河面上,像一串串碎金细银,抖动着柔和的光亮。淮河,在梦中徜徉。


在黎明前沉静的夜色中有一处热闹的,那就是淮河大坝上的“临时集市”。摆地摊的人们早已把新鲜的蔬菜码放整齐:萝卜顶着翠绿的缨子,像一个个身着绿衣红裙的可爱娃娃;香葱和韭菜虽已离开土壤,仍像站园子时那样挺拔;红豆、黄豆、花生、玉米在敞开的口袋里睡着懒觉;鸡蛋和鸭蛋们静静的躺成一堆,泛着新鲜的光泽;最诱人的要数渔民夜间出船或在岸边下网捕捞的那些新鲜鱼虾,它们或动或静,渴望着水的滋润,思念着淮河之家,在陌生的人间大地听人们讨价还价……

大坝上,晨练的人们你来我往,还有徒步大队的队员们扛着队旗,喊着“我运动,我健康”的口号,在激昂的音乐中大步前进。一只只造型各异的夜光风筝,从那些老人手中飘上夜空,无声的点缀着夜的风景,这一切都在灯光和夜色的笼罩下释放着温暖、愉悦的气息。 


晨曦轻轻撩开夜的面纱,温柔地唤醒大地。远处,淮河大桥朦胧的倩影渐渐清晰。鸟儿也醒了,它们清脆婉转的歌声在柳林中此起彼伏,沁人心脾。人们的脚印在柳树林中印出了一条条小径,一块块场地,形成一个个天然的运动场,晨练的人们在这里打羽毛球、跳广场舞、甩长鞭、练太极……这生机勃勃的景象消散了深秋的萧瑟和初冬的寒意。那褪了色的翠柳虽已落叶满地,却如日益脱发的老者,依然精神矍铄,昂首挺立。


顺着河岸走下河床,满眼是高大的芦苇,它们在秋霜尽染的夜里悄然换装,只有顶上的芦花依然洁白轻盈,让人仿佛置身于电影《红高粱》的拍摄景地,不忍离去。那些说不上名字的杂草,一簇簇,一片片,它们饮着晨露,享受着美好的晨曦。


 临水而立,昏暗的晨曦已渐渐明亮,平静的河水波光粼粼,几只捕鱼归来的木船停泊在岸边,远处的大船上人声狗吠,以船为家的渔民早已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几个月以来,受干旱天气的影响,淮河的水位不断下降,裸露的河床截面干裂嶙峋,那一条条裂缝像一道道忧伤的目光,注视着河水一圈圈退去,无奈而沧桑。


淮河,我们的母亲河,你优雅秀美的身姿装点了江淮大地;你包容丰满的胸怀启迪了儿女智慧;你的清波洗涤了昨日的酸甜苦辣;你的碧浪召唤着明日的梦想拼搏!


披一身清凉的河风,踏一脚河岸的尘土,载满眼淮河的美景,揣满心淮河的美梦,迎着晨曦,让我们健步前行……
     
                                                        2019.11.13


《金鸽子文艺》常年约稿:

金鸽子文艺是面向微信用户的自媒体平台,旨在以文会友,采珠藏山;投合志趣,携手发展。
      热忱欢迎全国志向于文学、书画创作和摄影爱好的广大微友,不吝赐稿。
       来稿强调原创首发,体裁不限,文责自负。同时附上作者简介和本人近照,并发送至364393068@qq.com电子邮箱。稿件投出后半月之内请勿他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