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魈》的主人公看到鬼怪之后,非常害怕,“又念咫尺之地,势无所逃,不如因而刺之”,这里的“咫尺之地”形容距离近。 咫尺:本是古代长度单位,按照周朝制度,八寸为咫,十寸为尺。“咫尺”多指将近或刚满一尺,用来形容距离近、时间短等,如“咫尺之书”指写得很短的信。 如成语“咫尺天涯”,形容距离近却犹如远在天边,很难相见。 常见的长度单位: 丈:1丈=10尺 尺:1尺=10寸 咫:1咫=8寸(周制)(尚且不满一尺,用来形容距离近) 仞:1仞=7或八尺(如《愚公移山》中的“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rèn)”,这里的“高万仞”用来形容山的高度,泛指山高) 步:1步=5尺 跬:半步(如《劝学》中的“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步”泛指一小步那么近的距离) 寻:1寻=8尺(也可指6尺或7尺,如《诗经》云“是寻是尺”,郑玄注曰“八尺曰寻。或云七尺、六尺”) 舍:1舍=30里(如“退避三舍”,即军队后退90里) 里:1里=500米(一公里为1000米) 日积月累,水滴石穿;小小基础,渐入佳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