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同样有意传位给孙子,朱元璋和朱棣的皇位传承为何结局全然不同?

 小白兔日记 2020-08-06

文/蓝梦岛主

原创文章,已开启全网维权,抄袭必究!

常言道:“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有时候,这相似的两段历史相隔时间还非常短,似乎颇有几分宿命的味道,比如发生在朱元璋和朱棣两父子身上的皇位传承问题。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父死子继”一直是主流,皇家的皇位传承更是如此。而朱元璋越过26个儿子,直接传位给孙子的做法则是绝对的另类,堪称举世罕见。

朱元璋大家都比较熟悉,其人性格和手段都狠辣至极,但是,他钟爱的偏偏是宽厚仁善的长子朱标。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打天下需要的是强者,而治天下需要的则是仁者,朱元璋就是要为大明王朝选一个仁君。

朱元璋对太子朱标非常满意,自始至终,他心中没有第二个人选,朱标自幼就是按照皇位继承人来培养的。但是,怎奈天不遂人愿,洪武二十五年,皇太子朱标病逝,朱元璋悲痛欲绝之余不得不另选皇位继承人。

朱元璋的最终选择结果出乎所有人预料——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日后继承大统。

朱元璋是个特别有主见的人,但他传位给朱允炆也并非没有迟疑过,他其实也曾考虑过燕王朱棣。众多儿子中,朱棣是和朱元璋最像的一个,朱元璋虽然不喜欢朱棣,但对他的能力还是十分认可的。到底是选择喜欢的孙子,还是选择有实力的儿子,朱元璋也曾左右为难。

《明史·刘三吾传》记载,朱元璋曾就继承人问题询问过翰林学士刘三吾的意见,当时刘三吾的回答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朱元璋的选择,他说:“立燕王,置秦、晋王于何地?且皇长孙四海归心,皇上无忧矣!”

这里的秦、晋王分别指的是朱元璋的二儿子朱樉和三儿子朱棡,刘三吾的意思很明确:皇上你要是把老四朱棣立为太子,老二、老三怎么办呢?更何况皇孙朱允炆很不错,您就放心吧!

就这样,朱元璋死后朱允炆成了大明王朝的第二任皇帝,是为建文帝。但是,朱元璋猜中了开头却没能猜中结局,朱允炆虽然顺利登基,却没能坐稳龙椅。很快,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篡位夺权成功,自己当上了皇帝,是为永乐帝。

有趣的是,没过几年,朱棣也遇到了同样的皇位传承问题,而且,他的左右摇摆和游移不定的程度甚至超过了朱元璋。

朱棣的长子朱高炽是朱元璋生前指定的燕王世子,但是,朱高炽虽然宽仁好学,却好静恶动,身体肥胖,平时走路都需要人搀扶,完全不像朱棣文韬武略、能征善战。朱棣不喜欢朱高炽,他喜欢的是次子朱高煦。这个朱高煦简直就是朱棣的翻版,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一直跟随朱棣驰骋疆场,还曾救过朱棣的命。

朱棣几番想要废长立幼,但朝中反对声不绝于耳,在朱棣左右摇摆之际,他特地征求了一个人的意见,这个人就是永乐大典的主编人、明朝赫赫有名的大才子解缙。

太子问题涉及国本,作为人臣如果参与其中,稍有不慎就是死罪。解缙心里是支持长子朱高炽的,但他不能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于是非常委婉地说了三个字——“好圣孙!”

解缙真是太聪明了,一语击中朱棣的“要害”,让朱棣做出了最终决定。解缙口中的“好圣孙”是指朱高炽的长子朱瞻基,这个朱瞻基堪称完美帝王的化身,既有父亲的仁善,又有爷爷的才能,他也是朱棣最喜欢的孙子。

解缙的言外之意是,太子朱高炽身体不好,想必活不了多久,到时候继位的必然是皇孙朱瞻基,朱棣又何必现在冒天下之大不韪废长立幼传位给朱高煦呢?

最终,朱棣没有改立太子,他驾崩后朱高炽继位,是为明仁宗。不出所料,朱高炽不是长寿之人,他在位仅仅10个月就驾崩了,朱瞻基继位,是为明宣宗。

朱瞻基当上皇帝后,历史依旧在重演,他的叔叔朱高煦起兵造反,正如朱棣当年造朱允炆的反。

但是,朱高炽没有朱棣的实力,而朱瞻基却远胜朱允炆的才能,朱高炽造反失败,朱瞻基坐稳了龙椅。

朱瞻基被誉为明朝最完美的皇帝,他与父亲共同开创了“仁宣之治”,堪称明朝最美好的11年。

朱棣学朱元璋传位给孙子(间接的),朱高炽学朱棣造侄子的反,这看似相似的剧情,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这是因为:历史虽然总是惊人的相似,却绝不会简单的重复。

以史为鉴,但不要迷信历史,从事实出发,认清自己,不循规蹈矩,不按图索骥,方能成功。这才是我们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意义所在。

参考资料:《明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