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学勇:想起那年中考(二)

 麻雀校长张学勇 2020-08-07

   相关链接:张学勇:想起那年中考(一)   

    想起那年中考(二)

               填报志愿

成绩下来之后,大约七月底吧,开始报志愿了。

父母都是农民,斗大的字识不了一箩筐,他们也给不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只是说:只要考上,不管什么学校都好,以后就能吃“国家粮”了。

后来,请教了教物理的孙老师。孙老师问我想干什么。我想了半天,认真地说:“我想当老师。”

“那第一志愿就选师范专业吧!”孙老师接着分析说,“你这成绩吧,刚过统招线10分,报考曲阜师范估计没戏,但应该可以调整到其他师范的。”

我们也不太懂,全凭孙老师做主。最后,第一志愿选择了曲阜师范(离我们很近,也就50多里路。),第二志愿我记得应该是济宁师范,第三志愿我记得是济宁供销学校。

这里有必要说一说,我为什么想当老师呢?这也是说来话长的事儿。这里,简单捋一捋吧!

上小学的时候,本村的一位李老师教我,李老师治学严谨,我们都怕她,但又心怀敬意。每当她在讲台上讲课时,我都会出神地注视着。她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我都觉得太神圣了,她说的每一句话都好听又有道理,她写的每一个字都好看又有力度。上课时,我时常出神,幻想着自己将来能够站在讲台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在我小小的心里,那是多么威风的一件事啊!

上了初中,教我历史的孔老师又成了我的新偶像。他当时非常年轻,应该是刚刚参加工作。历史课上得特别好,最让人佩服的是,他经常连课本都不拿,捏着一支粉笔能够滔滔不绝地讲一整节课。(如果搁到现在啊,恐怕又得被定为“教学事故”,这叫无备课上课,上课得抱着自己写的教案才是好老师。)人长得帅,课又讲得好,简直就是我心中最完美的偶像。据说,他在一班讲语文课,也经常不带课本,讲得也同样精彩,。这更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有一次,他让我帮忙去前边的家属院里拿他晾晒的白衬衫,我觉得这是无上的光荣,跑得特别快。至今仍然记得他对我说“谢谢”的神情,是那样的帅气儒雅。也正因如此,我的历史成绩是我所有的科目中最好的,每次都在全年级都是数一数二的。那时,我总是默默地想:长大,我也要当像孔老师这样的老师。后来,我上中师二年级的时候,听说他不幸遇车祸意外去世,我还大哭了一场……

还有就是我最崇拜的教我物理的孙老师了。他的故事我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这里就不再赘述了,详情可以点击链接了解。

张学勇:“卷毛孙大圣”

孙老师是我一生的贵人,也是我们家的贵人,我们也结下了超越师生的情谊。孙老师对我的帮助,让我明白了怎样做一位好老师,这也更让我更坚定了做老师的信念。

正因为遇到了这些,却不仅限于这些好老师,让我对教师这一行业产生了憧憬,也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师范”这个志愿。

填报完志愿之后,便开始了漫长的等待……        

喜讯来临

应该是在1994年的8月中旬,记不清哪一天了,我和几个兄弟正在树荫下打扑克。忽然听到远处的街筒子里有人喊:“张学勇,你孙老师来了!”

我们立马放下扑克,站起身来。孙老师也骑着他的自行车,吹着我们都熟悉的口哨来到了我们跟前。

“你的通知书!”他兴奋地扬了扬手里的信封。

我高兴得竟然有点儿不知所措,颤抖着手接过那封通知书。

“我看了,不是曲阜师范。调剂到了汶上师范。也很不错!”孙老师笑着说。

虽然没有满足自己的第一愿望,心里有点失落,但小小的失落却转瞬即逝。我人生的轨迹也从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瞬间开始转变……

(未完待续……)

      张学勇,男,山东泗水人,一级教师。北京睿师育人教育科技研究院特聘专家,深圳道弘教育集团特聘讲师,泗水县首届儒学讲堂名师、泗水县小学语文骨干教师,泗水县小学语文教学能手、泗水县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能手,第二届“爱心杯”全国优秀班主任获得者。在各类杂志报刊发表文章近百篇,著有《守望教育——大山深处的“香格里拉”》一书。《中国教师报》《校长》《中华校园》等杂志报刊曾对其进行了专题报道,《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杂志封面人物。在山东、湖北、甘肃、安徽、广东、浙江、四川、贵州、江苏、云南、河南等地与交流分享100余场次。

  转变源于自我

                成长不可替代

长按    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