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韩世泰:录取通知书|小说

 作家荟 2020-11-03

赵永培:捉贼记|散文

/韩世

【作者简介】世泰,一个在改革开放之初出生的藏族小伙儿,从教十七年,热爱教育,向往着诗和远方,爱好文学,现在兰州新区执教。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老胡的心情很复杂,端详着儿子金字红底的大连理工大学轮机专业的《录取通知书》,五味杂陈。
作为父亲,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金榜题名出人头地啊,可是,从高考成绩公布到志愿填报,家里面简直就是一地鸡毛,尤其是老婆的数落和儿子的叛逆,让他开始怀疑自己。
志愿填报时的景象历历在目,每每想起那天发生的事情,老胡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573分,足足高出省一本分数线103分。这个成绩,老胡还算是满意的。作为有着二十四年教龄的老胡来说,儿子的成绩可以从另一个侧面证明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水平,否则,别的家长怎么放心将孩子交给他呢?
然而,自从成绩公布之后,家里面就没有一天“太平”过。
“儿子,你也长大了,也该考虑一下将来的人生规划了,打算报什么志愿,说出来我和你妈参谋参谋……”老胡放下身段,尽量让儿子感觉到父亲的亲和力。
“具体报什么学校还没想好呢,不过我觉得和人打交道的工作太费神,想学个机械制造啥的,将来……”儿子漫不经心地玩着手游,好像对填报志愿的事儿早就胸有成竹了。
“机械制造?这个专业找工作倒容易,国家也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不过……我倒觉得你可以考虑一下公费师范生。

“你给我打住!别再提什么师范生了,你自己当老师还没有当够啊?反正,我是不会让儿子当老师的!”老婆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声音提高了八度。
“你看你,我这不是和儿子探讨吗?你这么激动干什么?”老胡喝了一口茶,尽量在儿子面前让自己表现得不那么尴尬。
“爸,我真对当老师没什么兴趣,咱不谈这个话题好吗?”儿子嗅到了浓浓的火药味,索性尽早表明自己的态度立场。
“就是,还是我儿子有出息,老妈支持你!这么高的分儿,报什么师范啊,再说了,当老师能有什么前途?”老婆的话直戳老胡的心头。
“当老师也没什么不好,还有两个假期呢……”老胡红着脸,低声嘟囔着。
“两个假期?醒醒吧你!我看你也就是拿两个假期嘚瑟一下,要钱没钱,要地位没地位的,每天天不亮就去看早自习,晚上十一二点才回家,除了两个假期你还有什么?我的同志哥呦,你打开新闻看一看吧,网上骂你们老师的新闻占了一大半啊,什么家长告老师的,学生打老师的,教育局处罚老师的……只要沾上老师的边,社会上就是一片骂声啊,我都真担心你啊,真怕哪天你也被二十年前的学生拦在路上打耳光啊,我可不想自己的儿子将来像你一样没出息!
“你看你这人,说儿子报志愿的事儿呢,扯这么老远干什么?”说到家长告老师,老胡心有余悸,去年有一个学生迟到,老胡就罚那个学生站在教室后面听课,谁承想家长就跑学校闹来了。虽然校长及时出面调解,家长还是不依不饶,最后教育局派人入校调查——好在老胡没有动手,也没有语言上的刺激,在全班同学的作证下,老胡只是公开道歉了结了这件事,但家长跑到学校辱骂老师的问题却没有人敢提,那天要不是办公室老师拦着,家长就大耳光子抽到老胡的脸上了,那件T恤的领子被家长拽破了,脖子上还生生被抓出几道指甲印呢。

两年前还有一个学生,周末跑到网吧上网和社会上的混混儿打架被打死了,家长拉着横幅摆着花圈在校门口……学校拿出了一大笔钱才平息下去,愣是让每个老师捐款伍佰元才罢休。
一想起这些,老胡现在都有些后怕,战战兢兢的,生怕哪天自己班上会出现一丁点儿安全方面的事故。教不好不行,管得严也不行,现在的学生很脆弱,重不得的轻不得,稍有不慎就会惹火烧身。
“好,远的我们不说,就说过年我弟结婚的事儿吧,同样是上班挣工资的,大姐夫二话不说拿出来十万块钱,到你这儿,吭哧吭哧老半天,才拿了三万,我的脸到现在还烧得慌……”
“你这人……简直不可理喻,说孩子报志愿的事儿呢,怎么数落起我来了?”老胡的脸火辣辣的,但心里很凉很凉。他能理解老婆,年轻时在一些同事同学的影响下也动过考公务员的念头,但他更爱讲台。
“你们别吵吵了,好不容易高考结束了,能让我清净清净不?”儿子扔下一句话出门了。
“你能不能在儿子面前给我留点颜面啊?好歹你也是个知识分子,真是斯文扫地……”老胡鼓足勇气埋怨道。
“反正我是绝对不会让儿子报师范的,你少给儿子瞎参谋!”老婆态度强硬,不容置辩。
老胡知道,今天再继续探讨这个问题,只能是吵架,好在还有几天时间,不如回头单独和儿子交流比较好。

然而,儿子的态度更坚决,老胡徒费口舌,劳而无功。一连几天,只要说到儿子志愿填报的话题,就是一场唇枪舌剑,老婆的每一句话都会深深刺痛着老胡的心,可是,老婆说的这些貌似都有自己的道理。
好学生不愿意报考师范类,优秀毕业生不愿意从教,以后怎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呢?
老胡陷入了沉思,黑夜的湖畔,一个孤独的身影在缭绕的烟雾中吞吐明灭。
从教二十多年了,老胡越来越迷茫,我们的教育正在向歪风邪气妥协。学生成了学校的“上帝”,不敢管,不能管;家长不再是教育学生的同盟军,而是处处给老师掣肘的对立面;学校成了“无限责任公司”,动辄就有家长指责围堵学校,每次都是学校负责;教师成了带着枷锁在钢丝上表演芭蕾的舞者,这舞姿能优美吗?
老胡紧锁着眉头,若有所思,自言自语道:“没有惩戒的教育是在毁掉我们的下一代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