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提高村两委为群众办实事能力 ——王集镇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工作方案及奖惩办法
按照县委要求,王集镇党委政府对全镇28个行政村进行逐一调研,与广大村组干部、普通党员和群众进行了深入座谈。通过实地查看、面对面座谈、听取汇报等方式,了解村两委班子建设情况和村情实际,进一步掌握了各村两委班子的履职能力、村集体资产、资源的现状。同时,积极听取对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意见,凝聚了共识,明确了工作思路。 一、目的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目的就是通过清查和盘活土地、林地、河塘等村集体经济资产和资源,明确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思路,提高村级集体经济资产和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村集体经济资产和资源保值增值。通过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夯实村集体的物质基础,逐步提高村两委为民办实事的实力和为群众服务的水平。同时,为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为班子注入新的强大动力,保证班子战斗力。 二、原则 一是坚持自力更生和争取帮扶相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归根结底要靠村两委班子领带全镇党员和群众的内在力量。要广泛宣传引导,通过宣讲、外出学习等方式,激发村组干部和党员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其思考,解放思想,明晰思路。同时,针对部分村底子薄、基础弱的村情实际,通过积极争取上级帮扶、接受社会捐赠等多种方式,给经济薄弱村进行“输血”和“造血”,全力帮助增加村集体资产和集体收入。 二是坚持循序渐进和大刀阔斧相结合。全镇除东风村、和平村等少数村之外,大多数村的集体经济收入非常少。为实现3年之内村级集体经济收入50万元/年的目标,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一个台阶,逐步实现目标。2016年,全镇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力争实现20万元,2017年力争实现30万元,2018年力争实现50万元。同时,破除畏首畏尾、害怕失败的思想,引导干部群众放开手脚,甩开膀子,大胆尝试新思路和新办法,鼓励创新,敢于试错、营造你追我赶、力争上游的良好局面。 三是坚持因村制宜和统一部署相结合。全镇各村村情实际存在共同点,一些问题在全镇具有普遍性。同时,各村具体情况又不尽相同。为此,必须坚持点面结合,密切协同,形成合力。在全镇范围内,强化镇党委政府宏观指导、居中协调和统一部署的作用,全力解决道路交通不便、集体经济资产空白等普遍性问题。同时,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的工作思路,针对每一个村的具体实际,灵活多样、务实高效地制定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工作方案。 四是坚持突出重点和分类指导相结合。实现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既定目标不可能步调整齐划一,不能一刀切。要突出重点,发挥条件好、实力强的行政村的典型带动、示范引导作用。选取李时村、双营村、马浅村等3—5个村,组成突击第一方阵,争取尽快实现预定的工作目标,以此坚定信心,提升战斗士气。同时,针对各村情况,分门别类,坚持分类指导,启发村组干部的工作思路,进行区域性、连片性帮扶。同时,加大镇党委政府的居中协调和支持帮扶力度,多方筹措资金,在镇区购置集体资产,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常态化、长久化。 五是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村两委班子是战斗核心,是关键力量。要实现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目标,必须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调动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提高两委班子履职能力。一方面,要通过思想教育、学习典型等方式,引导和激励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自觉向先进模范人物看齐,学习他们身上那种艰苦创业、甘于奉献、公而忘私的精神,学习那种无怨无悔为群众服务的品质。同时,加强正向引导和物质激励。要尊重科学、兼顾人的本质需要,要根据条件,提高村干部的工作待遇,强化物质保障。可以考虑构建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村组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比如,规定率先实现集体经济收入目标的村,奖励村支部书记1万元;也可以按村集体经济收入规模的一定比例进行奖励。 三、思路 从调研情况看,各村普遍存在的明显特点有四个:一是由于历史原因,绝大多数村的集体资产都非常少,村集体底子薄是普遍现象;二是有集体资产的村也以次级资产为主,优质资产很少。除李时村、马浅村、卜吴村、宋南村等少数几个村有数量不等的标准化猪舍外,各村现有集体资产普遍为非经营性资产,这些资产通常很难带来集体经济收入;三,部分村两委班子发展集体经济普遍思路不清,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王集镇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工作领导小组,小组由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农经、农机、水利、民政等相关镇直部门的负责同志组成。镇党委书记秦飞任组长,镇长王璇任第一副组长,镇党委副书记朱友聪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镇农经中心主任彭敏兼任,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调查研究、督促推进、建言献策等相应的工作。各村照此成立增加本村集体经济收入工作领导小组,有各村片长人组长,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强大工作合力。 二是加强村两委班子和村组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村两委班子的年龄、职业和性别结构,配强配优配精重点发展村的村两委班子,配好配准配稳一般村的村两委班子。目前,部分行政村的村两委班子年龄结构不合理,村两委班子成员普遍年龄偏大,班子工作干劲不足,活力不足、缺乏朝气。发展集体经济思路不清晰,存在等靠要思想。另外,大部分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村两委号召力很弱。下一步,王集将逐步充实村组干部队伍,通过平时调整和村两委换届等方式,逐渐启用一批年富力强的村组干部,打造一支公心强、善经营、能致富的村干部队伍,有效盘活、增加村集体资产,把村级集体经济搞上去。同时,充分利用老支书、老干部和老教师的力量。老同志党性强,威望高,熟悉村情村务,善于思考,对党委政府、对组织怀有深厚感情。 三是逐村制定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实施方案。坚持一村一策的思路,明确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务实、精准的帮扶措施,明确人员分工和工作的序时进度。实行领导包挂制度,由镇主要负责同志包挂全镇集体经济基础最薄弱的两个村,其余班子成员包挂相应的村。 四是积极争取县扶贫办等相关部门的帮扶支持。深入调研、认真筛选出集体经济基础较差的行政村。坚持增收两步走,一是积极向县扶贫、水利、国土等部门争取政策、资金和项目支持,对经济薄弱村进行“输血”,迅速改变基础薄弱的现状;二是在帮扶的基础上提高村集体内生增长能力,增强村集体经济的自我“造血”能力,最终实现发展村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的目标。 四、措施 一是利用商业房产增加集体收入。用好上级扶贫资金,建设标准厂房、购买沿街门面房等,对外公开招租,增加村集体收入。在王集镇区和中心村等区位优势好的地段,为经济极度薄弱村购置一些商业房产,对外出租,提供一笔稳定的集体经济收入。 二是整理和利用村集体土地资源。各村共有四旁地2250亩,现已利用600亩,仍然有很大的开发利用空间,可以栽植一些树木,作为村集体的资产。利用全县河道集中整理的机遇,收回被个人侵占的部分河滩地,统一整理后对外发包。五保老人去世后,原分配土地一律收归村集体所有并重新发包。各村池塘面积2966亩,可积极利用这些池塘进行养鱼、种藕等,增加村集体收入。 三是推进村庄拆并,增加村集体土地资源和集体工业资产。在条件具备的村,利用上级资金,筹措社会资金,推进村庄拆并和整体搬迁,整理出大量的土地。建设集中居住区,完善基础设施,降低建设成本。同时,对整理出土地进行复耕,把复耕的土地计入村集体资产,土地收入计入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利用土地指标,建设工业集中区,出租厂房增加村集体的工业资产收入。 四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对沟渠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进行整理后,其新增耕地产生收益,计入村集体收入。
五村集体牵头成立协会、合作社等组织,发展小手工业、
电子商务等产业,开展各种农业经营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 五、激励奖惩措施 2016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0万元,奖励村支书1万元;达到20万元,给予精神鼓励;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0万元以上,从该村集体收入中抽取20%的比例,对村两委班子进行奖励。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5万元的村通报批评,并不得参加先进评选。对具有典型带动的村进行精神奖励,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个人进行评先评优并优先提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