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用与实用

 红谷斋主人 2020-08-07

节用与实用

《墨子·卷·节用

(峻岫)

(原文)

古者圣王制为衣服之法曰:‘冬服绀緅之衣,轻且暖,夏服絺綌之衣,轻且凊,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古者圣人为猛禽狡兽,暴人害民,于是教民以兵行,日带剑,为刺则入,击则断,旁击而不折,此剑之利也。甲为衣则轻且利,动则兵且从,此甲之利也。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安以不伤人,利以速至,此车之利也。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足以将之则止。虽上者三公诸侯至,舟楫不易,津人不饰,此舟之利也。

墨子说:古代圣王制作衣服的法则是,冬服绀緅之衣,轻且暖,夏服絺綌之衣,轻且凊,则止。”“绀緅”是微带红色的青色。冬天穿这样颜色的衣服,感觉很暖和。“絺綌”是葛布。夏天穿葛布的衣服又轻便又凉快,古代圣王穿衣,仅此而已。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那些花费很大,劳民伤财的衣服样式。更加复杂的费时费工的衣服面料和质地白白地浪费民力,圣王之所不为。墨子这样说是在为自己的说法找依据,所谓“圣王”也是虚指,不知道是指尧帝还是舜帝?不管是尧帝还是舜帝,他们那个时代生产水平非常低,除了蚕丝和葛麻也就没有什么质地的衣服面料好用了。到墨子生活的年代,不但丝麻制品种类繁多,各种裘皮制品也大量出现。不过墨子的意思是,不要在穿衣服上面过多地浪费民力,冬暖夏凉就行了,这一主张是对的,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对的。墨子说:古者圣人为猛禽狡兽,暴人害民,于是教民以兵行,日带剑,为刺则入,击则断,旁击而不折,此剑之利也。墨子说的,为了对付猛兽,所以才教百姓带刀带剑地走路。剑这东西既能击刺又能砍杀且不会折断。古代狩猎与军事活动有密切地关系,直到清代,大规模的狩猎活动都有军事演练的作用和功能。甲为衣则轻且利,动则兵且从,此甲之利也。战争的需要制作了铠甲,铠甲要求既轻快又坚固。这也是必须的。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安以不伤人,利以速至,此车之利也。社会发展,车战出现,车子既可以载重又可以行远,还非常安全,牵拉拖引都非常容易。既不会伤人,速度又快,这就是车子的好处。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足以将之则止。因为有大江大河,所以古代圣王又发明了舟船,既可以渡河,又可以运输,非常便捷。虽上者三公诸侯至,舟楫不易,津人不饰,此舟之利也。遇到有什么公事,摆渡也好,行舟也好,都非常便利。

衣服不是圣王发明的,车子不是圣王发明的,舟船也不是圣王发明的。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类的聪明才智,必然促使生产力大发展,相应的生产工具,运载工具,武器和被服,以及建筑等等都会大力发展。墨子提倡节用,但他不反对新鲜事物,不反对改革旧制,不反对新鲜事物。凡是有利益社会进步,生产发展的墨子都拥护。他反对的是过度的浪费,和不必要的奢侈浮华。(署名 原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