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墨子全鉴》节用(下)

 循天园 2021-08-27

       节用(下)——要称霸天下就要尽力地做爱民利民的事情

【原文】

子墨子言曰:“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餍,殁世而不卷。古者明王圣人其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也。”

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注释】

①餍:通“厌”。

②卷:当为“倦”。

③鞼(guì)匏(páo):制皮革的工匠。

【译文】

墨子说道:“古代的贤明的君王圣人,能够一统天下、匡正诸侯的原因,是他们确实尽心爱护百姓,给百姓的利益确实丰厚,忠信结合,使百姓能看到利益。所以百姓对君王终身都不厌弃,毕生都不倦怠。古代贤明的君王圣人能统一天下、匡正诸侯的原因,即在于此。”

因此,古代圣王定下节约用度的法则是:“凡是天下百工,如造轮车的、制皮革的、烧陶器的、铸金属的、做木器的,让各人都从事自己所擅长的技艺。”又说:“只要足以供给民用,就停止。”其他各种只增加费用而不能更有利于民用的事情,圣明的君王是不做的。

【原文】

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何以知其然?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阯,北降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逮至其厚爱,黍稷不二,羹胾不重,饭于土塯,啜于土形,斗以酌。俯仰周旋,威仪之礼,圣王弗为。

古者圣王制为衣服之法,曰:“冬服绀緅之衣,轻且暖;夏服絺绤之衣,轻且凊,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

【注释】

①爱:当为“受”。

②胾(zì):大块的肉。

③土塯(liù):盛饭的瓦器。

④土形:即“土鉶”,盛汤的器具。

⑤俯仰周旋:指古代行礼是弯腰起身进退揖让的动作。

⑥绀(gàn):微红带深青色。緅(zōu):青赤色。

⑦絺绤(chīxì):葛布的统称。絺:细葛布。绤:粗葛布。

【译文】

古代圣王制定饮食的法则是:“只要能够充饥补气、强壮四肢、耳聪目明就行了。不追求五味的调和与气味芳香,不追求遥远国家的珍贵奇怪的食物。”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古时尧帝治理天下,南面安抚到交阯,北面降服到幽都,东面直到日出日落的地方,没有谁敢不归服的。但说到他最大的享受,黍和稷只吃一种,肉食不会重复,用瓦器盛饭,用瓦盆盛汤,用木勺饮酒,对弯腰起身进退揖让等礼仪,圣王是不去做的。

古代圣王制定做衣服的法则是:“冬天穿天青色的衣服,轻便而又暖和;夏天穿细葛布或粗葛布的衣服,轻便而又凉爽,这样就可以了。其他各种只增加费用而不能更有利于民用的事情,圣明的君王是不去做的。

【原文】

古者圣人为猛禽狡兽暴人害民,于是教民以兵行。日带剑,为刺则入,击则断,旁击而不折,此剑之利也。甲为衣,则轻且利,动则兵且从,此甲之利也。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安以不伤人,利以速至,此车之利也。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足以将之,则止。虽上者三公、诸侯至,舟楫不易,津人不饰,此舟之利也。

古者圣王制为节葬之法,曰:“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堀穴,深不通于泉,流不发泄,则止。死者既葬,生者毋久丧用哀。”

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堀穴而处焉。圣王虑之,以为堀穴,曰:冬可以避风寒;逮夏,下润湿上熏烝,恐伤民之气,于是作为宫室而利。然则为宫室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其旁可以圉风寒,上可以圉雪霜雨露,其中蠲洁,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诸加费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

【注释】

①兵:为“弁(biàn)”字之误,通“便”,便利。

②济:渡。

③利:当为“制”。

④堀:通“掘”。

⑤蠲:通“涓”,清洁,干净。

【译文】

古代的圣人因为凶猛的鸟兽伤害百姓,所以教百姓制作兵器,每天带着剑行走。用剑直刺就能刺入,用剑劈砍则能砍断,剑被别的器械击中了也不会折断,这就是剑的好处。铠甲穿在身上,轻巧便利,行动时方便自如,这就是甲衣的好处。车子载得重行得远,乘坐它很安全,拉动它也便利,安稳而不会伤人,便利而能迅速到达,这就是车子的好处。古代圣王因为大河宽谷不能渡过,于是制造船和桨,足以渡河就可以了。即使王公贵族诸侯来了,船和桨也不加更换,划船的人也不加修饰,这就是船的好处。

古代圣王制定节葬的法则是:“衣服三件,足够使死者肉体朽烂在里面;棺木三寸厚,足够使死者尸骨朽烂在里面。掘墓穴,深度不到达地泉,又不致使腐气散发到地面上,就可以停止了。死者被安葬以后,生者就不要长久服丧哀悼。”

古代人类产生之初,还没有房屋的时候,就靠近山丘挖洞穴而居住。圣王认为挖的洞穴虽然冬天可以避风寒,但一到夏天,下面潮湿,上面热气蒸发,恐怕伤害百姓的身体,于是建造房屋来保护他们。既然如此,那么建造宫室的法则应该怎样呢?墨子说道:“房屋四壁可以抵御风寒,屋顶可以防御雪霜雨露,屋里干净整洁,可供祭祀,壁墙足以使男女分开生活,就可以停止了。”其他各种只增加费用而不能更有利于民用的事情,圣明的君王是不去做的。

【解析】

此篇主旨与前篇相近,论述的仍是要节约用度的道理,但篇幅相对较短,论述较为简略。

首段总论圣明的君王要称霸天下就要尽力地做爱民利民的事情。接下来的几段分别从器用、饮食、衣服、舟车、丧葬和宫室几个方面来论述,提出器皿可以使用,饮食可以充饥,衣服可以暖身,舟车可以载物,棺椁可以用到尸骨腐烂,宫室可以区别男女,这样就可以了。除此之外,用以装饰的额外花费都是对增加百姓的利益没有好处的,因而是圣明的君王所不为的。

此篇中只描述了古代圣王的种种做法,没有论及墨子所在时代的君王的做法,但墨子无疑认为当世的统治者只有仿效先王的做法,才能称王于天下,使百姓终身追随而不感到厌倦。

墨子“节用利民”的思想,不仅是对当时统治者生活奢侈腐化的状况作出了有力的批判,也体现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刻担忧,更表现出了一种说到做到、知行合一的实践勇气。吸收墨子“节用利民”思想精华,对于推进新时期作风建设,努力取得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新成效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例如,墨子提出,统治者的铺张浪费会严重威胁到普通民众的生存,必将导致国家发展失衡;以是否有利于民众为衡量“节用”的评价标准;把生态和谐理念贯穿其中,从吃、穿、用等多个方面细化“节用”行为。以上这些都对新时期深入推进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