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哪儿说哪儿---关于吃的记忆

 马教授的店 2020-08-07

       今天挺奇怪。

       立了题目想谈吃,看到鲍贤伦,说“有余里”,牵挂“旧情”;见到段秀苍,讲教子,规划“未来”。相比较,好像我这“吃”忒腻了些!

       吃,怕是我们这个民族百年来最牵肠挂肚的事了。改革开放之初设定的“伟大目标”,叫解决温饱问题,其中的饱,说的就是吃,太饿了,能吃饱就好!

       十八大以来下大气力狠抓的“八项规定”,很多人念念不忘、万难接受的一项,也是关于吃,连吃都不让了,咋发展?好像不吃就没法工作了似的。

       记忆里,我最尴尬、幸福的事体,很多也是吃,或与吃有关,想忘都忘不了。直到现在,要孝顺父母、疼爱孩子、交游朋友,第一选择还是送吃、请吃不是?

       不能忘的第一件事是一锅炖肉。春节到了,劳累一年,总得给老小吃顿荤腥吧?大锅炖肉,哥哥和三弟烧火。该出锅了,却满锅煤油味儿,咋就把煤油灯倾进锅里了?

       不能忘的第二件事是满地西瓜。那时地力差,能糊口就万幸,还敢种瓜果梨桃?生产队那块瓜地,是我等望眼欲穿的圣地,每次放学都不忘从地边经过,涎水流一路!

       不能忘的第三件事是几个苹果。爷爷偶尔买点水果,得半夜拿给奶奶吃。一个冬天的深夜,爷爷从老锁着的柜子里拿出一个苹果,洗净,削皮,切块。没把我给馋死!

       不能忘的第四件事是省给孩子。大学毕业了,工资低得不敢给女儿买点好吃的。于是出去代课,一月多挣45元,到手第一件事,去给孩子买熟肉,看着孩子香香地吃!

       不能忘的第五件事是心疼奶奶。奶奶病了,临走对我说想吃块儿西瓜。我跑遍平原县城,竟就在火车站买到了,我抱着西瓜哭着回家。奶奶吃了一块,第二天就走了!

       今天看“老瓜”的画,很喜兴的画面,咋就让我想到吃了?现在条件好了,吃穿不愁,太幸福的日子。我珍惜这好日子,孩子们也得珍惜啊!

       不说了,又流泪了。 

2017-11-16 22:29:42 于镂月裁云轩

精品文章

想哪儿说哪儿---尽量别简单重复

想哪儿说哪儿---推荐的考量

想哪儿说哪儿---走出去就有收获

想哪儿说哪儿---新得明诠签名书

想哪儿说哪儿---我最擅长“瞎买”

想哪儿说哪儿---为小盆友攒故事

想哪儿说哪儿---机遇时时有

想哪儿说哪儿---藏家热情在哪里

想哪儿说哪儿---开怀就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