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将至,市场依然冷着。按几十年经验,冷得无路可走的市场,该出“漏”了,捡漏正当其时。 突然喜欢“觉公”梅墨生,又有“铸山”罗宇铭到德州一行,这“喜欢”就有点破格,下手狠巴巴,有些打破常规进件了。 玩收藏最关键一点,是进货。进货讲究多了,进谁,进多少,啥时进,咋谈价,价谈好怎么再饶些“饺子汤”,都得好好盘算,除非钱多花不了。 大宗进货最好在元旦前后。艺术家每年调整价格,或多或少要涨些,这涨的节点,大都选在元旦,一年复始适当调整,话也好说。与此相应,元旦前进货,咋算咋合适! 2016年元旦前,我把坚持近二十年的规律性进货做了调整,花钱重点不是订新件,而是全力捡漏。对捡漏,也就有了些许思考,准备付诸实施了。 看熟悉的朋友按部就班订件,我有些踌躇,甚至对捡漏的预期都有了怀疑。犹疑中买梅墨生,接着悔,悔了又买,拿了两套书房联。这些动作,都不是我风格。 我感觉很难订件,一是喜欢的几位都还有些单子没到;二是价格合适前景看好的新人实在难选;三是凤毛麟角那几位都忒贵了;四是市场见暖吗?我看不透。 把资金投在捡漏上,因为当下正是“出漏”当口儿。买梅不是捡漏,捡漏得是冷眼瞅着,瞅准来一下子。就这市场状况,等吧,会不断有漏爆出的,一定。 2016-01-19 22:36:53 于镂月裁云轩 精品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