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哪儿说哪儿---“亲奶奶”二三事儿

 马教授的店 2020-08-07

   紧赶慢赶,还是没能见到“亲奶奶”。哭过拜过,和三弟一起看最后一眼老人家。人这一生真是不易,健健康康一个人,被岁月磨成一把骨头,最后独自上路。从感情的角度,有时我喜欢无神论,走就走了,再无痛苦,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有时又喜欢有神论,觉得先人其实还在,无时不在呵护、疼爱我们,我们也得挂念、供奉他们。

   回家路上,直到现在,“亲奶奶”对我几十年的疼爱又活了,件件幕幕如在眼前。上午三弟来电话,他想起老人家喜欢花儿,特意让志国兄弟去买花圈,要最好的,五兄弟一人送老人家一个,摆在“亲奶奶”棂前。奶奶去世那年,“亲奶奶”还硬朗,看满院子花花绿绿花圈花环,嘱咐我们兄弟,等她走时也给她买这样的大花圈,她喜欢。

   “亲奶奶”是老家唯一的女党员,她扎着武装带的飒利劲儿,我不记得,但多次听说。吃“大锅饭”那会儿,铁锅、铁铲、铁门闩都贡献了,全村人集中到场院吃饭。奶奶说,“亲奶奶”那时精神着呢,满村转悠,看谁家还冒烟儿做饭,“大锅饭”不能留尾巴!“亲奶奶”不承认,说没这事儿。有或没有其实都没啥,形势在哪儿,有就有呗。

   我在家长到十几岁,爱去找“亲奶奶”玩。印象里,小时候所有好吃好喝好玩,都是“亲奶奶”给的。“亲爷爷”会玩枪,会下套,还养了条狗,秋后农闲打兔子逮黄鼬,我都跟着。偶有收获,两位老人就收拾了,或煮或炖,香喷喷上桌,喊我们兄弟来吃。现在不愁吃喝,但一辈子最可口的野味,永远是“亲奶奶”桌上那一大盆儿!

   仲秋、春节、正月十五“三节”,是那时孩子最快乐的时候。吃的、喝的、玩的,“亲奶奶”“亲爷爷”能变戏法儿般拿出来,看孩子们欢天喜地,老人家高兴得合不拢嘴儿。等我们大了,懂事了,再回想往事,全都明白了。孩子们那些牵挂,全是“亲奶奶”“亲爷爷”从牙缝里省出的,他们疼孩子,喜孩子,变着法儿让孩子围着他们。

   后来我挣钱了,对老对小的挂念、疼爱,也特像“亲奶奶”“亲爷爷”,自己不舍得用,也得先买给老小。“三节”回家,面上的事儿办完,我一准会悄悄去看“亲奶奶”,留些钱,不多,是我一片心。“亲奶奶”最后这几年,我再去看她,她会抓着我的手流泪,不愿让走,给钱特高兴,赶紧塞兜里。老人恋人,恋物。我老了也会这样。

   知道“亲奶奶”病重,哪知道会这么重!赶紧要去看,中间隔一天,竟就误了。写这篇短文,我又流泪了。疼老人,千万别等,别攀,有时间赶紧去看,有好吃好用赶紧买了送去。老人疼我们一辈子,在最需要我们的时候,或者还不愿耽误我们工作,可老人家多么需要孩子们送送啊。不说了。“亲奶奶”好好的。我心疼你了。

  2015-09-22 00:07:29 于镂月裁云轩

精品文章

想哪儿说哪儿---微拍挺好

想哪儿说哪儿---快感来自两个领域

想哪儿说哪儿---我的心性我知道

想哪儿说哪儿---乏味是有救的

哪儿说哪儿---得有块儿“自留地

        

戳下面的阅读原文,进入马教授的店,专营名家金石书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