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哪儿说哪儿---心仪“北大双杰”

 马教授的店 2020-08-07

  余杰、孔庆东,时称“北大双杰”。

  在“百草书屋”,我先接触的是余杰。但那犹如走在街上,人来人往中,猛然看到一位略有姿色的女郎,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过去也就过去了。

  可能是孔庆东的语言风格同我略有相象的地方,幽默中带着调侃,像花枝招展的玫瑰或刺梅,眼观可以赏心,近抚须得小心。我率先从书的海洋中请出孔庆东,细细解剖了一番。

  读孔庆东,你脱不开余杰。孔文有余,余文有孔,惺惺相惜。就连各路评论文章,也谈孔必有余,讲余必及孔,无法割舍。

  读完孔庆东《黑色的孤独》,很自然地,《余杰作品精选》就摆上我的案边床头。

  令我始料不及的,孔和余的不同,绝不仅仅是“抽屉”和“桌面”的差异。

  孔庆东的长处,不在他的理性文章写得多么条理清晰、花团锦簇,而在他的小中带大,幽默调侃,在不经意的小事中阐发深层次的道理,让人读之不忍释卷。

  余杰则不同,他不是大刀阔斧、大幽大默一路,其文笔清丽、哀婉,甚至让人感到沉重。

  可能我有点心急,没读多少余杰文章,就想写点什么,归纳点什么。仅就刚刚读过的《那段岁月,那段爱情》中的几篇,就足以让我感受到余杰那双小手的魔力。

  你看他娓娓道来,把个“小雅”活脱脱呈现在你面前,让你仿佛置身其间,同他一起哀怨,一起神伤,一起大流其泪。

  马教授家长工素来心善且软,最见不得悲伤流泪,尤其像余杰笔下“小雅”,“我怎么舍得让你难过”。

 “小雅”形象让我思虑颇多。我一直自许性情中人,却不料比起文弱的余杰,却似小巫见了大巫。

  可能自古以来让人们说烂了的“越得不到越觉珍贵”还真有那么点道理。“小雅”形象经余杰一雕琢,就连我这个局外人都不免为之怦然心动。

  你不能不佩服余杰“煽情”的功夫。无论是语境设计、心理刻画,也无论是古龙语句的引用、近人前贤诗词的采掇,都体现了余杰对文字的高超驾驭能力。

  文学作品,尤其小说,都有虚构成份在。我不知道余杰笔下的“小雅”是文学人物还是现实中人,抑或兼而有之,但不管怎样,我相信,只要读过这篇文章的人,都会饱含无限眷恋之情,都会尝尽深深相思之苦,都会发自内心祝愿忧郁的“小雅”---一路走好。

 2008-1-24 07:43 于镂月裁云轩

想哪儿说哪儿---藏家之楼堂也建在纸上

想哪儿说哪儿---常怀一颗感恩的心

想哪儿说哪儿---多做心平气和的事

想哪儿说哪儿---心别太满

想哪儿说哪儿---斋号折射人心

想哪儿说哪儿---抢来的“清雅闲居”

想哪儿说哪儿---读书是种享受

想哪儿说哪儿---芳草连云

想哪儿说哪儿---终于抢到一件!

想哪儿说哪儿---石开先生题“梅花书屋”

想哪儿说哪儿---踏青牡丹园


戳下面的阅读原文,进入马教授的店,专营名家金石书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