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想哪儿说哪儿---老人心思可能贻误孩子

 马教授的店 2020-08-07




马教授的店(MJSJCG641226)---最实在的观点,最身边的故事,诗书画印过日子,全是真事儿,打造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公众号,让我们一起玩艺术,说生活,快乐过好每一天。


  

    我疼孩子们。孩子们恋着我。

    和孩子们在一起,他们能开心,我就特幸福。

    但有几点得“预防”,需要时刻告诫自己,也告诫女儿和女婿。

    爱孩子,疼孩子,作为“隔代老人”,一般会走向溺爱,这是人所共知,但又万难防范的事实。

    针对这种状况,作为爸妈,得及时和两边老人沟通,就一些事情达成默契,别被孩子们“利用”喽!

    和“隔代老人”的“冲突”,最突出表现在买吃买喝,孩子会要,老人岂能不买?买什么?得事先沟通!

    千万注意,别守着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管孩子,尤其不能打,教育管束孩子最失败的做法就是守着老人们!

    还有一点我挺担心,譬如带孩子出去玩,面对一群小朋友,我会眼睛瞪老大,唯恐一不注意孩子们打架!

    姥爷疼外孙,疼到不敢让孩子去和小朋友们扎堆玩儿,会给孩子什么影响?一是性格孤僻,二是缺少胆量。

    别怕孩子们打打闹闹,只要不是了不得的冲突,还是“放任”或“放纵”一下吧,胆气、能耐都是这么练!

    我一直说一句话,孩子们见姥姥姥爷,亲他们疼他们都还唯恐不及,还想让我们管?我只管惯,爷爷负责管!

    这种惯和不管,其实是在逃避责任,或说是在孩子面前“落好人”,为了孩子健康成长,该管还得认真管。

    还有一点,就是对孩子们“有求必应”,这会让他们短缺一种忍耐历练,渐渐滋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气。

    尽管外在内在都是爱,但老人心思可能会贻误孩子。

    有则改之,无则预防。不说了。

2020-07-27 23:49:17 于镂月裁云轩

想哪儿说哪儿---尼克觉得他不是猫

想哪儿说哪儿---想起童年的“调皮”

想哪儿说哪儿---又买一件于明诠小小品

想哪儿说哪儿---还得倡导“作品导向”

想哪儿说哪儿---这是幅好画!

想哪儿说哪儿---多留些美好的记忆

想哪儿说哪儿--好好陪孩子玩!

想哪儿说哪儿---喜欢这种呆萌味道

想哪儿说哪儿---这画是高价收回的

想哪儿说哪儿---李东海启示我们什么

想哪儿说哪儿---又把自己忽悠哭了

想哪儿说哪儿---我的《一老三小图》

想哪儿说哪儿---杯中岂可无美酒?

想哪儿说哪儿---又带麟儿去减河


戳下面的阅读原文,进入马教授的店,专营名家金石书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