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宋)徐庭筠 《咏竹》 作为竹文化的发源地,中国的竹编艺术古老而神奇,是一门集竹的本质、竹的气节于一体的编织艺术。早在距今六七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能用竹来编织器具。 在中国, 竹经历了礼器、乐器, 成为了君子形象的审美象征。 竹筐、竹篮等生产工具, 自古就是老百姓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竹编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 竹,号称君子 凌霜雪而不凋,伐之而可再生 高风亮节,虚中洁外 而在历代能工巧匠的手中 竹与人的关系则更为紧密 竹,易采购、易切割、 易弯曲、易加工, 因此作为重要的日常材料备受青睐。 其“中空”、“有节”的材质 本身也让手艺人和艺术家们能够加以有效利用。 竹编工艺大体可分 起底、编织、锁口三道工序。 在编织过程中, 以经纬编织法为主。 在经纬编织的基础上, 还可以穿插各种技法, 如:疏编、插、穿、削、锁、钉、扎、套等, 使编出的图案花色变化多样。 竹编工艺品是从民间日用品的基础上形成的 许多竹编作品既是日用品 又是一件艺术品 清凉的竹席,疏爽的竹椅 还有那只简洁质朴的竹篮子 随着社会的发展, 手工艺也在不断革新。 现代人对竹编产品设计的审美要求及标准 已不再停留在传统的形式上, 而是融入了更多现代的创新思维与现代元素。 但现在民间竹编工艺, 与我们渐行渐远,甚至面临着消失。 在城市,几乎已绝迹; 但仍有一些匠人仍坚持着这门手艺,孜孜不倦的追求新的艺术。 当传统的竹背篼、竹扇子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时,竹编该如何与这个时代亲密接触?应该是将传统工艺和现代时尚设计相结合,从而制作出新颖精致的各类灯具、茶具、杯盘盏碗等美丽实用的家居用品,是以实用性放在首位,每件东西的美都因它们的生命与使用者联系在一起而被放大。 ▼ 花器 竹篮的编织方法已然远远超过了实用性而达到了观赏层次,平实自然的竹编制品,也成为推崇清雅脱俗的文人雅士理想的插花用具。 竹编花器,编竹成几,置放花草,装点居室,清赏舒心。 竹编花器是一种生活的艺术,编竹为器,器以载道。精细的竹编工艺,优雅的插花技艺,相辅相成,复古传统成就花道一道亮丽的风采。 就如竹编花器一样,竹之美在于它的自然古朴,充满原始森林的那种气息,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舒适感。自然的与人的心更贴近,身心才能完全放松下来,把这种舒适带到现代生活中去。 ▼ 竹编容器 小时候很多人家里都会有一两个竹编的容器,用来放置一些干货,悬挂在厨房里面,每逢佳节,容器里都是满满当当。等到用时再取下来,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容器,纵横之间承载了多少岁月的沉淀和温暖。 竹编所用竹丝断面全为矩形,在厚薄粗细上都有严格要求,厚度仅为一两根头发丝厚,宽度也只有四五根发丝宽,根根竹丝都通过匀刀,达到厚薄均匀,粗细一致,观者无不赞叹其难。 ▼ 竹编家具 竹子有着其独特的天然纹路,纹理清晰可见,总能给人一种质朴与淡雅清新,竹节错落有致,外形美观。 加入现代元素的竹编家具,低碳环保、自然恬静。 ▼ 竹编灯具 灯具的设计已经不仅仅是为了照明效果,人们越来越多的把灯作为装饰产品安放在家中,而一款竹编灯具的装饰性、个性化的逐渐占了上风,也许不能说是最漂亮的,但一定是最具创意的。 独特的装饰性、与别具一格的实用性。一款竹编的灯不仅满足了这两点,更另房子多了一份温馨。 ▼ 竹编茶具 竹子,在茶人眼中是一种有灵性的植物。竹子有着跟茶相近的品德:俭、正、清、虚。所以茶人都钟爱用竹子来衬托茶的廉美和敬。 茶与竹,是伴生的挚友,更是能让我们寻找到心灵的静谧的一份寄托。 ▼ 竹编设计 竹编工艺品经过几千年的传承 也依然散发着 令人惊叹的魅力 纵是竹之禀性,横为人之感性,经纬间是历史与传统积蓄下的技术,亦是生活的艺术。 怀着一颗对自然万物的敬畏之心,以竹这种朴素的自然媒介,施以精湛的编织,将自然之美浓缩在纵横之间。竹艺匠人们坚持着这门手艺,孜孜不倦的追求新的艺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