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传统中国画不画影子?

 板桥胡同37号 2020-08-07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整体来看是不画影子的。用专业术语说,是“画阳不画阴”。

倪瓒《渔庄秋霁图》

明末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说过:中国画但画阳不画阴,故看人之面躯正平,无凹凸像。吾国画兼阴与阳写之,故面有高下,而手臂皆抡圆耳。...吾国之写像者解此法,用之,故能使画像与生人亡异也。

乔托壁画中对衣褶、面部阴影的刻画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绘画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以线性透视法,追求逼真再现。在同时期的中国明朝,人物绘画领域也有过新的探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藏于南京博物院的一套《明人十二肖像册》。

《明人十二肖像册》之“王以宁肖像”

明末,以曾鲸为代表的波臣画派迅速崛起,绘画风格受西洋画的影响,在中国画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画原理,将染高与染低相结合,注重墨骨,遂有了以“像”为能事的写像艺术。

曾鲸《王时敏像》,天津艺术博物馆

曾鲸《张卿子像》,天津艺术博物馆

清朝焦秉贞西学派更将中国画与西方的透视法结合,更为西化。

焦秉贞《仕女图》

中国传统绘画为什么不画影子呢?

首先,早期中国画主要画历史或神话人物,或者说,主要为了表现历史或神话故事,这些绘画主要基于主观想象。在人与光影的关系里,人是相对恒定的,而光影则是变换不定的,所以画家不可能有能力画出光影的效果。同样,西方中世纪的绘画作品也大多不画影子,说白了是因为这些画都是想象而不是观察现实得来的。

《战国楚墓帛画》

中世纪镶嵌画

相对于油画,中国传统绘画重视线条,不太好层层覆盖,错了就要重画,所以中国画很讲究绘画工序,也侧面反映了中国画重传承,这种传承往复下来,中国画人体物观情的方式也有所变化,也就没有画阴影这一说了。

吴道子作品局部

人物故事画如此,肖像画如何呢?中国画工笔主要是勾线+填染,染也不好一遍染成,古人云“三矾九染”,大意就是染好几遍后上一遍矾,每一遍都要等上一遍完全干透,所以这种画法也不适合某一时段的写实,染一通朝阳就变夕阳了。

以上推断,主要是说中国画的“不能”,但中国画真的不能呈现光影效果么?显然不是,当代画家如史国良他们用水墨描绘光影已经提供了很好的例证。

史国良《丰收季节》

下面主要说的“不愿”,传统中国画出现过“阴阳具到”的画法,唐代尉迟乙僧创“凹凸花”之画法,即用颜色晕染出物象的凹凸两面,中原为止一振。段成式说他的画“身若出壁”“逼之飘飘然”,《古今画鉴》说他:“堆起绢素,而不隐指”,这种画法其后被吴道子借鉴改良,即在白描的基础上,以墨色晕染出暗部,分出层次。但是以颜色分出凹凸两端的画法就只留存于史论之中。

尉迟乙僧 天王像轴 弗利尔美术馆

为什么后世不传了?

中国传统绘画一直强调“以形写神”,以此为宗,于后世又有发展,宋代理学的兴盛,绘画中亦强调“格物”,我们可以将格物大概理解为:抛却其他外在之因素,追寻物象本真的,内在的,恒定的道理。

所以竹子本身不是黑的,但我却以墨画竹,我也可以用朱砂画竹,说明我已抛开了竹子颜色之“表象”,而去追寻竹子内在的坚韧,骨力。

朱竹粉蝶图

方闻先生说宋代绘画就是“体物形”,而元代绘画是“表我意”,倪瓒有题跋道:“ 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或涂抹久之,它人视以为麻为芦,仆亦不能强辩为竹 ”,简言之,我把我的“逸气”抒发出来就可以了,至于是竹子还是芦草,我无所谓,这个时候所画的物是什么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画背后的那个人。

墨竹图

到了明代,徐渭又说“舍形而悦影”:离开真实的牵绊,追逐幻象的精神世界。这时候的绘画更为超脱。你看宋元明的绘画追求,没有一个强调面面俱到的写实,他们认为“论画与形似,见与儿童龄”,小孩子才纠结像不像呢,既然如此,何况一个“物象”之外的影子呢?

明代文人画

周积寅先生说:“中国画以墨线为主,西洋画以光影明暗为主;中国画与传统哲学(儒释道)有关,西洋画则与自然科学(光学、透视学、解剖学)有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