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宝顶石刻智宗大师(赵智凤)

 优游哉客栈 2020-08-07

安岳石刻造像十万余尊,是大足石刻的两倍之多。某些石刻精美程度犹胜大足,比如紫竹观音,其形象栩栩如生,其美丽如梦似幻,被旅英作家韩素音誉为东方美神。游客足够仔细,能够轻易地在安岳石刻找到某些大足石刻的原型。那么,为什么安岳石刻远不如大足石刻出名呢?两者差距在什么地方?答案是宝顶石刻,两者之间最大的差距就在于一个宝顶石刻,如果没有宝顶石刻,大足石刻今日之境遇可能不如安岳石刻。

  安岳石刻紫竹观音

宝顶石刻,即便在世界石窟,也是独一无二。

一,地势绝佳。宝顶石刻分为两部分,一是宝顶山上的寺庙,巍峨庄严,内有小佛湾石刻,另有万岁楼耸峙悬崖;二是宝顶山环抱的“U”形山谷,三面石壁皆石刻,当地人称为大佛湾。幽泉自深山涌出,汇集谷口成河。山谷古木葱茏,琳琅环绕,与世隔绝,自成一界,俨然天上佛国。

二,整个石刻如同佛经,一组组石像就象一页页经书画卷,一步一景,前后呼应,生死轮回、四圣谛、四禅八定。。。深奥的佛法变成一个个形象生动的故事,精彩纷呈,如同高僧弘法,舌绽莲花,妙相迭出,令人醍醐灌顶。如此系统全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佛法,这在其它任何石窟都没有。

三,不像云冈、龙门石窟有帝王举国支持,宝顶山智宗大师仅凭一己之力,穷尽一生,建成宝顶石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如果大家无感,那么对比以下情况,你就知道智宗大师所作所为是怎样的壮举。

北山石刻149号窟如意轮观音,1128年昌州知州任宗易出资建造。

北山石刻136号转轮经藏窟,观音菩萨,于1142年昌州知州张蒂民捐资建造。窟内其它石像分别为多人出资修建。集众人之力才诞生了这颗“石刻艺术皇冠上的明珠”。

古代知州相当于现在地级市市委书记兼市长,凭其权势和财力,尚且只能建造一窟,甚至仅仅一像,可见石刻耗费之巨、建造之难。而智宗一僧人,无权无势无钱,却开凿石像上万尊,不啻于愚公移山,感天动地!

智宗大师,何许人也?

这是宝顶山售票厅前面的智宗大师塑像,为大足石刻研究院所塑立。

不知道为什么安放此处,不远处是进入大佛湾的入口,让他做迎客松吗?

注意到了吗,塑像一头卷发。身披袈裟,手持念珠,说明是一个僧人。既然是僧人,为什么一头卷发,而不是光头呢?

这不是单纯的形象问题,而是涉及到智宗大师的身份认定。

如果塑像为真,那么说明他只是一位居士。在宋代,要成为僧人必须获得官府颁发的度牒,度牒相当于僧人的“文凭”。以居士形象示人,岂非认定他是一个没有文凭的野和尚?研究院的依据是什么呢?

1945年,民国专家团考察大足石刻,对于宝顶石刻屡屡出现而又居于显赫位置的卷发人形象,推而论之,“赵智凤的像四十多身,圆脸、卷发、翘须、或坐、或立、或作说教状,顶上大抵有'假使热铁炉,与我顶上悬。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断定卷发人即为智宗大师(赵智凤)。

另有专家持反对意见,认为智宗大师居士身份缺乏感召力,很难募集天量资金建成宝顶石刻。卷发人应为智宗大师推崇备至、引为导师的川密(四川密宗)祖师柳本尊。

作为宝顶石刻的开创者,智宗大师究竟是一代高僧,还是没有文凭的野鸡和尚呢?

能够找到的参考资料有:

一,与智宗大师同时代人的记录有三则:1,宝顶山大佛湾5号龛底端,有1223年宇文屺《诗碑并序》;2,王象之1227年完本的《舆地纪胜》卷161昌州篇;3,宋代嘉熙(1237-1240)年间,承直郎昌州军事判官席存书刻于小佛湾七佛壁的《赵智凤事实铭文》,现已漶灭不可辨。

二,后人相关记录:1,明代刘畋人《重开宝顶石碑记》;2,明代曹琼《恩荣圣寿寺碑》;3,乾隆《大足县志》之隐逸仙释篇

大致梳理出智宗大师生平:

大师俗名赵智凤,1159年(有说1160年)七月十四日生于大足米粮乡。5岁出家,寺庙在离家不远的古佛岩。21岁(有说16岁)外出云游,去到佛法昌盛的川密中心——成都以北几十里外的弥牟镇,耳濡目染川密祖师柳本尊之种种神奇传说及教义,潜心学习,三日?三月?三年?众说不一。返回大足后,选址宝顶山,于山上修建圣寿寺,寺内营建大宝楼阁,即今日俗称之小佛湾。又于山谷营造广大宝楼阁,即今日俗称之大佛湾。前后历时数十年,开凿佛像上万尊。直到蒙古入侵,生命耗尽,石刻工程不得已终止。至此,大足石刻长达400年,轰轰烈烈的建造工程在大师手里画上句号。

隔了800年的光阴,智宗大师的身影在现代人眼里遥远而神秘。研究者于大师生平细节有诸多争议,但是两件事情确凿无疑,它们改变了智宗大师的人生。

一是五岁出家。

传说智凤事母至孝,5岁,母病危,毅然舍身佛门,以换母命。

5岁幼儿,尚不能记事,神乎其神的成分居多。更可能如传说那样,算命先生说智凤舍身侍佛,可以免灾,父母便信以为真。也可能母病,家贫无力养活,不得已让智凤出家。

不管什么情况,5岁,正是小孩对母亲最为依恋的年龄,可能嚎啕大哭,甚至耍泼打滚。所幸寺庙离家不远,不知小智凤是否曾经偷跑回家,也不知父母是否多次暗地前往探视,但是可以肯定,智宗对此刻骨铭心。我们从宝顶石刻可以窥见一二。

  宝顶石刻:大方便佛报恩经变相

  宝顶石刻:父母恩重经变相

题材都是孝道。尤其《父母恩重经变相》,从祈求子嗣,到十月怀胎,艰难分娩,推干就湿。。。把母亲的含辛茹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何尝没有智宗大师对生母的眷眷之情。于此可见5岁出家,于智凤撕心裂肺,留下了难以释怀的恋母情结。

同时代的昌州知州宇文屺这样评价他:“宝顶赵智宗,刻石追孝,心可取焉。”

5岁出家,赵智凤的人生天翻地覆,俗世少了一俗人,佛门多了密宗之智宗大师,世间诞生了宝顶石刻。

那一年,智宗离情去欲,开启了他的传奇人生。

云游成都,是智宗大师人生的第二个转折点。

做一个对比,去成都之前,智宗只是古佛岩一学徒僧人,从成都回来,人生如同开挂:选址建造圣寿寺,命名其山宝顶山,一手创建密宗道场。广施法水,接济远近,引得万众皈依,成为闻名遐迩的大德高僧。几十年如一日开凿佛像,成就宝顶石刻之奇观。

从成都回来,他目标明确,行动坚决。成都之行,大师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以致于如此巨大的蜕变!

在宋朝,并不是想出家就能出家,当和尚也需要文凭——官府颁发的“度牒”,否则,大寺不要,小庙不收,化缘也没人理你。度牒在宋代是黄金一样的硬通货,有了度牒,便可以豁免徭役赋税刑罚等,享受诸多好处,度牒比钱币还好使,甚至于朝廷直接发放度牒充当军费,度牒成为政府垄断的生财之道。宋绍熙三年(1192),一道度牒官府定价八百千,高达八十万文钱,令人瞠目结舌。那么像智宗这样的佛家弟子,如何才能取得度牒成为一名正式僧人呢?按照宋朝律令,小孩初入佛门为“童行”,年满十岁注册登记,成为“系帐童行”,两年后方有资格参加名为“试经”的考试,通过者获得度牒。

智宗到成都,极可能就是参加“试经”考试。

第一次远门,智宗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震撼于成都的繁华?激动于外面世界的广阔?有振奋,有忐忑。。。就像我们外出打工第一次到深圳,更多地陷入迷惘和思考:未来的路在哪里?何去何从?

明代刘畋人《重开宝顶石碑记》记载,智宗“往弥牟云游三昼”。弥牟镇,被称为成都北大门,唐末、五代曾是川密祖师柳本尊弘法的中心。

智宗为什么会去这里呢?

在临县安岳之石羊镇毗卢洞,有石刻“柳本尊十炼图”,经专家鉴定年代早于宝顶石刻。由此可见,柳本尊的故事在蜀中广为流传,智宗身为佛门中人,肯定知之甚详。我们无从考证之前智宗在古佛岩寺究竟师承佛教哪一个宗派,但是,他把宝顶山建成密宗道场,已经说明了他信仰的归属。

弥牟“三昼”,对他影响深远,在那里,他认清了自己前进的方向。

  宝顶石刻:柳本尊十炼图

  宝顶石刻:柳本尊正觉像

如果“卷发人”确实如某些专家所判断那样是柳本尊,那么他在宝顶石像最多。有人说智宗师承柳本尊。本来两人生活在不同时代,无从说起,但是观摩宝顶石刻之柳本尊事迹,无不流露出智宗对柳本尊的膜拜,又未尝没有师徒之谊呢!

南宋僧人数量多达二十几万,与他人相较,智宗是一个有理想的僧人。有人好笑,僧人也有理想?在弥牟镇,智宗一定深思这个名叫“理想”的东西。佛法精深的高僧开宗立派,或者像柳本尊这样以“十炼”惊世骇俗,成就一代宗师,那么,他自己呢,他该走怎样一条禅林之路呢?

套用一句现在中国人都知道的政治标语,智宗规划了一条“大足特色"的禅修之路。

从唐末韦君靖首凿北山石刻开始,一直到南宋的400年间,大足地区声势浩大的石刻建造持续不断。在智宗之前,北山石刻的建造始于唐末,历经五代,延续到北宋、南宋;石篆山石刻,开凿于北宋;石门山石刻,开凿时间横跨北宋和南宋;南山石刻,开凿于南宋前期。那个时期的大足,开凿佛像就像今天明星开演唱会,或者瘨狂的炒房和炒股,全民沸腾,有钱的成为董事——“供养人”,没钱的一旁吃瓜,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热议的一定是哪里又开凿了什么佛像。

智宗自小生活在这样的氛围,深受影响。

在弥牟,智宗了解了柳本尊的成神之路,驻足三日,他确定了自己的通天大道——佛法与石刻的结合。

愚公移山,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智宗没有子孙可以指望,也指望不上任何人,只能依靠自己。宝顶山圣寿寺内《恩荣圣寿寺碑》说他,“清苦七十年”。

在宝顶石刻,多次出现智宗大师偈语:“假使热铁炉,与我顶上悬。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屈原列传》中有这样一段话:“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智宗大师之偈语,其情状如是,于艰难困苦之际以谒语自勉!

念诵偈语,我们仿佛看见一位负重前行、咬牙默默坚持的僧人。

这首偈语,镌刻在卷发人出现的地方,如果卷发人是柳本尊,智宗是否在向密宗祖师一次又一次发誓明志呢?柳本尊可以“十炼”己身,自己又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尽管与本尊隔了两百年的时空,在心灵上,他却觉得那个自残身体的祖师无比地亲近。

这首偈语最后出现在他的墓塔上。

在宝顶石刻,智宗大师另一句偈语也多次出现,“相识遍天下,知心能几人。”

偈语让人意外,非常地情绪化,少了僧人的澹泊宁静。

有的人会撇嘴:一个小地方的和尚,能认识几个人,“相识遍天下”,哼哼,脸上贴金吧。其实,智宗还真不是自大,当时有许多名人到宝顶山题字:著名的理学家魏辽翁题字“宝顶山”,后来官至兵部侍郎、礼部尚书的杜孝严也题字“宝顶山”,昌州知州宇文屺作《诗碑并序》赞扬他“刻石追孝,心可取焉”。。。民间膜拜他的信徒更是不计其数。

然而,智宗却落寞地感慨“知心能几人”。

为了石刻,谁又知道他的付出呢?他既要应酬达官显贵,又要周旋士绅百姓。为了让石刻成为清净之地,他要说服捐款者,改变供养人立像并落款的惯例,他以身作则,石刻自始至终没有自己的身影,也没有只言片语的介绍。他"七十年的清苦",化为石壁上无声的经卷。

同样地,这句偈语刻在了他的墓塔。

石刻里智宗大师的身影,在八百年前的时空里,他有浓烈的恋母情结,有砥砺前行的坚持,有无人理解的落寞。

有人要问,当年成都之行,智宗大师究竟有没有取得度牒呢?

应该已经得到。从成都返回大足,他当即修建圣寿寺大殿。由此推断,他取得度牒成为正式僧人后,便继任了寺庙主持,否则哪里有修建寺庙的权力呢。如果是个“野和尚”,他如何与魏辽翁这样的达官贵人交往?

1182年,大足大饥荒。23岁的智宗接济众生,“普施法水,御灾捍患,德洽远近”。树立起他高僧大德的形象,声名远播,为之后修建石刻开创了有利局面。

智宗大师佛法水平怎样?大概许多人都想知道,答案在他一手创建的宝顶石刻。

大佛湾所在的“U”形山谷,正面的东崖有释迦牟尼佛的两组石刻:一是“九龙浴太子”,讲述释迦牟尼降生;二是“释迦牟尼卧佛”,讲述他的涅槃。两组石刻,由生到死,完成了人生的一个轮回。宗教的本质,就是怎样看待生死。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人从出生到死亡,如同高空自由落体,最终触底的惨烈无可避免,而宗教,就是在地面铺上一块精美的地毯,让下落者从心理上觉得柔软。佛教,无疑是地毯中最精美的那一块。

  九龙浴太子

  释迦牟尼涅槃图

在山谷南崖,有石刻“六道轮回图”,讲述万物无穷无尽,人只是其中一份子——六道之一;轮回无休无止,人生只是其中一个片段,人的死亡,只是下一段历程的开始。石刻主像为转轮王手捧巨轮,轮子形如磨盘,碾压一切生灵。欲要脱离轮回之苦,唯有修成佛陀,才能得享不垢不净不生不灭之大圆满、大光明、大清静,即是所谓的“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六道轮回图

怎样才能成佛呢?北崖有石刻“缚心猿锁六耗图”,它告诉世人,佛法修行不是求诸于外,而是求诸于内。“佛祖心中坐”,并不是把佛虔诚地供在心里,而是人人心中都有佛性,人人皆可成佛,修行的过程,就是驱除眼耳鼻舌身意六耗导致内心的贪嗔痴,寻求并放大内心已有的佛性,即是所谓的“自性成佛”。

缚心猿锁六耗图

具体怎样修行呢?南崖有石刻“牧牛图”,共十组,对应修行的十个境界,以表述佛法四禅八定的修行要义。

  牧牛图之一

仅仅几幅石刻,智宗大师就把佛法之经义讲解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若非其本身修行精深,岂能这样鞭辟入里,举重若轻!

最能反映佛法水平的,是他自己的偈语。

“假使热铁炉,与我顶上悬,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

与之相似的是禅宗之北宗神秀所作偈语:“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相识遍天下,知心能几人。”

如果仅仅看做感慨之语,情绪化的智宗佛法水平也是了了。偈语深层的佛法经义是:天下之大,有几人能找到自己内心深藏的佛性呢!智宗大师悲悯世人乐中求苦而不自知。其菩萨心肠溢于言表。

  戛然而止的大秽迹金刚明王像

秽迹金刚明王像完成了上半身,崖壁上留下大片开凿出轮廓的块石,来不及完工。什么原因导致工程戛然而止呢?有推测说:1236年,蒙古叩开蜀道血洗四川,昌州亦不幸免。有人说:智宗大师去世,石刻后继无人。。。真实情况不得而知,历经400年的大足石刻兴建也到此而止。未竟的石像总让人不无遗憾地想象,宝顶石刻已是奇观,如果全部完成,又是怎样的景象?

智宗大师应该比谁都遗憾。很想对他说,不要遗憾,你已经创造了历史。

宝顶石刻,

那是智宗大师的内心世界,

每一组石刻,

都是大师念出的经卷,

石刻所构建的殊胜佛国,

那是智宗大师理想的彼岸。

感谢你,大师,

你给世界留下一大奇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