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火”即“秋”字,有禾谷成熟之意,是丰收之际。 立秋至,预示着燥热的夏季即将远去,立秋之后,每一场雨都将使天气变得阴凉,故有“一场秋雨一场寒”的说法。 秋 夏秋交际,昼夜温差剧变,气温变化无常,既要防暑、又要御寒,继而成为疾病多发之时。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立秋是进补的极佳时机,但又不宜大补特补,所以立秋前后可以适宜吃一些祛湿的食材。 祛湿食材 夏季酷热,我们常常因为贪凉而过食冷饮,致使脾胃功能弱化,此时大补反而会加重脾胃负担,造成消化功能紊乱,故而初秋进补宜清不宜腻。 可以适当多喝绿豆粥、红枣莲子粥、山药粥等清淡食物。特别是脾胃虚弱的朋友,要特别注意避免滋腻的食物,像阿胶、鹿角胶等大补食材虽好,但此时进补可能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可以多喝扁豆粥、薏米粥等健脾利湿的食物。 红枣莲子粥 从中医角度讲,暑热易致气阴两虚。所以此时的饮食要以滋阴补气为主。 麦冬、生地黄、人参等中药材可以滋阴; 党参、白术、茯苓、等中药材可以补气。 日常饮食可以以白菜为主,白菜有开胃、祛湿、清热等功效,又价格亲民。 从西医角度讲,天热汗多,容易缺水、乏力。所以此时要注意多饮水,每天喝3000毫升左右的水,才能够满足身体的需求。 麦冬 立秋已至,冬季将来,为了抵御严寒人体会加速存储脂肪,民间也有“贴秋膘”的说法,所以此时稍不注意,体重便会增加。 对于普通人来说,立秋之后,要增强肝脏的功能,可以适当多食用苹果、山楂、柚子等又酸又多汁的水果,这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都有一定疗效。对于肥胖者来说,要控制热量的摄入,尽量多食用热量低的食物,可以适当吃萝卜、竹笋、海带、蘑菇等食物。 竹笋 立秋后风干物燥,温度日渐降低,对于现在压力大的年轻人来说,一旦劳累过度,就有可能诱发咽喉炎。 要提前预防咽喉炎,劳逸结合,增强体育锻炼提高免疫力,规律生活作息保证睡眠充足,预防呼吸道疾病。 饮食宜清淡,不要吃过于刺激性食物,多吃清热降火、润肺利咽的食物,如猕猴桃、柠檬、柑橘、菠萝、苹果、甘蔗等,像猪蹄、鱼、牛奶、动物肝脏、瘦肉等蛋白质和胶原蛋白含量较高的食物也可以多吃些。 高蛋白食物 立秋后的温度变化由热转凉,刺激人的食欲增加,又使消耗降低。所以要根据秋季的特点科学饮食,保证人体所需营养摄取,要补充夏季的消耗,又要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做准备。 秋 立秋后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也使人体的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状态。故而初秋养生,精神情志、运动锻炼、科学饮食要皆以“收”“养”为原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