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通汤 方义:此温中回阳,散寒止利,兼治头痛之方。 主治:少阴病下利厥逆,脉微头痛。但必须是寒邪直中之急性证,具有不喜冷性饮食及舌白而滑之表现。 药品:葱白一至二钱 干姜二至三钱 附子二至三钱 煎服法:水二茶杯,煎至半茶杯,去滓温服。 禁忌症:没有头痛者不可用葱白;慢性下利较重者也不宜用,因葱白性散,防止虚脱也。 用药大意:姜、附回阳以止利,葱白通阳以治头痛。 类似方剂参考: (1)四逆加人参汤:此治阳虚兼气虚之方。 (2)附子汤:此回阳补气、利水养阴之方。 (3)真武汤、茯苓四逆汤:此都是回阳止利之方。 谭杰中论述: 【11.35】 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白通汤方 葱白四茎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白通汤、四逆汤跟通脉四逆汤,都是生附子剂,麻附辛、麻附甘、真武汤跟附子汤都是炮附子剂。那么炮附子剂以补阳气为主的方,生附子剂是破阴寒为主的方。但即使是以破阴寒为主,生附加了甘草之后,还是会有温养阳气的效果。当它有甘草的时候,药效会比较绵长,慢慢地让身体得到这个温暖;但如果没有甘草的话,那个药效一下就会过去了。当药效是一下子就过去的时候呢,相对来讲,生附子剂在没有放甘草的时候,干姜的量,也会放得比较少。因为如果你干姜放多了,药效一下子就过去的那时候,干姜的药性会太热。当你看到干姜放少的时候,就会知道这个药效是比较短的。白通汤是没有甘草的方,所以它的干姜自然要比四逆汤来得少,这也是基本的规律之一。 那么白通汤治少阴下利;而四逆汤也治少阴下利,真武汤也治少阴下利,所以这些汤的辨证点,我们需要掰得开一点。我觉得古时候白通汤主要治疗的是,少阴病下利的时候,他的脉虚到几乎把不到了。当这个人的脉虚到几乎没有的时候,是要用白通汤的。当然有的时候,没有脉也可以用到通脉四逆汤,用药路数是有它类似的地方。可能有人会问说:"你讲当归四逆汤,也是脉细欲绝,白通汤也是脉细欲绝,怎么分哪?"我说这还不简单,当归四逆汤的主证不是下利啊!当归四逆汤的肚子的症状,常常遇到的反而是小腹侧面胀气之类的感觉,跟下利不太有关系的哦。所以同样是脉几乎把不到的话,还是掰得开的。 张仲景的书里面,有提到一个词:"戴阳",当一个人体内阴寒太重的时候,阳气会外脱。张仲景基本上治戴阳的方子是通脉四逆汤,可是呢,后代郑钦安郑火神写书的时候,就写说治戴阳用白通汤,因为白通汤把阳气引下来破阴的效果是很好的,所以郑火神会用白通汤治戴阳。但是临床上面你要治戴阳病,我还是建议用通脉四逆汤,而不是白通汤。因为没有甘草的方子,它的药性是来了又去了,阳气你压下来一下,等一下又弹回来了,没什么意思,而且你要说能够把阳气压下来的药是葱白,那白通汤的葱白是四根,通脉四逆汤是九根,哪一个比较厉害?那当然是通脉四逆汤比较厉害啊!所以并不需要用白通汤去取代通脉四逆汤的疗效,如果遇到戴阳,就老老实实地用通脉四逆汤就可以了。白通汤主要针对的是"下利无脉"这件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