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立秋——湿气最重的时候!老中医教你排出湿气,事半功倍

 rongma 2020-08-07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

立秋同大暑、处暑、白露四节在六气中称为太阴湿土,为湿气所主。立秋之后,昼夜温差开始变大,这时候湿气很活跃,而人恰恰是这时候身体很虚弱。

也就是说,立秋前后,是人体湿气最重的时候!一定要引起警惕!现在生活水平越来越好,空调到处都是,几乎人人体内都有湿邪潜伏,体内阴盛阳虚从而湿邪内郁

  • 立秋预防

1.防秋燥:

燥邪伤人,容易伤津液。表现为口干舌干、大便干结等等。

元代医家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中说:秋气燥,宜食麻润其燥。秋天应多吃芝麻、蜂蜜、银耳、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

立秋——湿气最重的时候!老中医教你排出湿气,事半功倍

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呼吸新鲜空气,以利舒肺,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2.防秋风:

秋天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贼风往往会乘虚而入,使人生病

尤其天气凉一些后,很多人都会开窗睡觉。睡眠中人体免疫机能降低,就会受到贼风侵扰。第二天就会全身酸痛,疲乏无力,还会引起咽炎、气管炎、口歪眼斜、面部神经麻痹等。

立秋——湿气最重的时候!老中医教你排出湿气,事半功倍

3.防秋郁:

人脑底部,有一个叫松果体的腺体,能分泌一种褪黑激素,它会使人意志消沉、抑郁不乐。而入秋之后,松果体分泌褪黑激素相对增多,人的情绪相应低沉消极。

立秋——湿气最重的时候!老中医教你排出湿气,事半功倍

多做些会让自己心情愉悦的事情,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都能够有效的缓解秋郁!

  • 立秋饮食

相信我们都听过“贴秋膘”这一民俗说法。

现代生活水平提高,“贴秋膘”可以说是轻而易举,但是还是要多加注意饮食习惯

1.鱼腥草:

鱼腥草也叫折耳根,是天然的消炎药。有些人感冒好长一段时间不能断根,咳嗽不止。这是身体内的湿热余毒没有清除的关系,也就是炎症未消。

立秋——湿气最重的时候!老中医教你排出湿气,事半功倍

可以买些鱼腥草煮水当茶喝,也可以炒菜食用,对身体健康很有好处!

2.秋后不吃瓜:

民谚“秋瓜坏肚”是很有养生原则的。

立秋后不论是西瓜还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则会损伤脾胃的阳气。秋季是腹泻高发季节,如果大量食用西瓜等寒性水果就很容易拉肚子。可多吃苹果、梨、葡萄等滋阴水果。

立秋——湿气最重的时候!老中医教你排出湿气,事半功倍

3.进补嫩玉米:

暑热未消、降雨频繁,最应当补脾。玉米可调中健脾、利尿消肿,是立秋上佳补品!

立秋——湿气最重的时候!老中医教你排出湿气,事半功倍

4.立秋吃茄子:

民谚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这一说法,能降“火气”,除秋燥!

立秋——湿气最重的时候!老中医教你排出湿气,事半功倍

家常蒸茄子:

材料:生抽、老抽、豆瓣酱、葱花、油适量。

做法:

茄子洗净切块,放入盘中。

蒸锅加水大火烧开后,将茄子和盘子一起放入蒸熟(15分钟左右)。

热锅放油,葱花爆香,倒入生抽、老抽和豆瓣酱混合的酱汁煮开。关火后将酱汁浇到蒸好的茄子上即可。

  • 立秋祛湿

1.多吃水果,调理脾胃:

立秋养生重点仍在除湿。要注意调理脾胃,侧重于清热、利湿、健脾,以排出体内的湿热之邪,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如多吃些蔬菜、水果来降暑祛热,清火解毒。

立秋——湿气最重的时候!老中医教你排出湿气,事半功倍

蔬菜应选择新鲜汁多的,如冬瓜、西红柿、芹菜等,水果应食用养阴生津之品如葡萄、西瓜、梨、香蕉

2.多喝开水,补充水分:

对付秋燥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喝开水!并要做到量少而频饮,可在白开水中加盐或蜂蜜。

立秋——湿气最重的时候!老中医教你排出湿气,事半功倍

白天喝点盐水,晚上则喝蜜水,这既是补充人体水分的好方法,又是秋季养生、抗拒衰老的饮食良方,同时还可以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

3.孝中和古法熨透:

孝中和古法熨透技术,能够针对体内的湿热邪气,祛湿排寒,温通经络,有效的祛湿,调节身体的气血运营!

立秋——湿气最重的时候!老中医教你排出湿气,事半功倍

无需开刀也无需口服,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根据体外熨透的原理,将药物在不同温度下导入机体,调节身体的“卫、气、营、血”,从而排出体内的湿气,回归健康生活!

立秋——湿气最重的时候!老中医教你排出湿气,事半功倍

立秋之后仍有一“伏”,全国大部分地区天气依然很热,“秋老虎”依然存在。仍旧也要注意防暑!

  • 每日案例

体内湿气重,大便不成形!

接受古法熨透理疗,祛湿排寒效果好!

立秋——湿气最重的时候!老中医教你排出湿气,事半功倍

神奇的治疗效果

简单的操作模式

业界的专业认可

300年古法传承,认准正宗孝中和

更深了解可以私信小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