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潇湘原创之家‖姚中煌 中学—我的人生驿站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中学——我的人生驿站

作者简介

       姚中煌,笔名缘之源,平江县,周公塘人,爱好书画文字,从事建筑装潢,偶尔学习作文。

 时丰中学位于青冲、青源、秀水三村交界处,当你奔驰在平伍公路上时,就能看到四个耀眼的大字“时丰中学”,它是我人生重要的驿站之一,点亮了我的青春岁月。

 人生,从时间的跨度上,总是要度过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从空间的坐标上,总是要走过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驿站,不是所有的驿站都清晰地记得,但初中阶段绝对忘不了。

 一九八五年暑假我接到了时丰中学录取通知书,心里倍感荣幸,这是我凭成绩考上的,来之不易,不但意味着学习的进步,而且还会开启一段新的旅程。朝思暮想的九月一号终于到了,我拿着录取通知书,背着崭新的书包,兴高采烈地跟随着学长,迎着阴麻细雨,走着泥泞打滑的田墈路,花了半个多小时,才走到距家七八里的时丰中学。刚进校门,我就看到了一张引人注目的新生分班表,在两百多新生名单中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名字与班级。

 在班主任老师的带领下,我走进了一间宽敞明亮的礼堂——四十班教室。看到周围的窗户没有半点防风措施,我心里有点委屈的感觉,哎!“上错花轿嫁错了郎”认命吧!不过仅隔半月,我们就发现了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因为那时是早晨在家里就准备好午餐装进饭盒,带到学校放进蒸笼里加热再吃的,正好蒸笼房就设在我们班教室的隔壁,每当午餐下课铃一响,凭着我们班的有利地势,总是最先到达蒸笼房端饭吃。每到此时,好像是跑进了一个没有任何人看守的花园,那种得意用语言是形容不了的。

 到了初二,老师发现成绩搭配不匀,整个年级又重新分成四个班,我被分到了靠近操场那个教室——三十九班。教室比初一的环境条件要好多了,但也顾此失彼,再也没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快意了。幸好教室旁边还有一根名叫“鸡爪莲”果树,一到冬天,我们班的男同学下课时只要老师不在,就像一群刚出笼子的鸟,获取果实。有的用石头掷,有的用树枝打,还有的往树上爬……五花八门,无其不有,很有趣。

 遗憾的是,好景不长,两年的初中学习生活,或许是有的同学厌倦了,或者是家庭困难,整个年级近一个班的学生辍学。学校决定把我们班拆散,分别安插到其它三个班当中。可能是天意,我重新分到了四十班,不同的是,班主任老师换了,还搬进了崭新的教学楼。

 环境更新,学习也抓紧了。记得有一次我语文家庭作业没做,准备接受老师的惩罚,但出乎意料,当天老师无动于衷。我暗自庆幸以为逃过一“劫”。可是没想到第二天晨读时,老师刚走进教室,视线一直盯着我,严肃地朝我走来,我的心“砰砰砰”直跳,好像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马上临头。其实没有,只是走到我身边,在我凳子上三分之一的空处挤着坐下了,拿起语文书翻到了《沁园春·雪》这一课,用左手的大拇指和其它四指把整本书合起来,封面朝我,用命令的语气要我把这课背出来。哎呀,我的天呐!总算松了口气,不幸中的大幸,这是我这本书里唯一能背的一课,于是我便胸有成竹地从“北国风光,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字不错地背了一遍。此时,才看到老师露出了一丝笑容,温柔地说“下次注意做作业”我点了点头,记住了老师的教诲,时至今日,我看到了各种以“沁园春”为词牌的作品,才知道老师要我背的实际意义。

 虽然我的少年不是特别精彩,但它已经定格在我四十多岁的记忆里,那是我最茂盛的季节。初中这个人生驿站让人积累了不少知识,积累了经验,它是我人生的灯塔。

本期图片: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