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潇湘原创之家‖夏四文 秋天的怀念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秋天的怀念

作者简介

      夏四文,湖南湘阴人,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师生,恪守母校校训,一直在教书育人,偶尔为学生作文课写点下水作文。

   “慢点,到了打电话过来,菜记得拿啊!”

  车启动了,我摇下车窗,老母亲站在屋前不停的交代。车不走远,这叮咛声似乎不曾停止。虽年近五十,也是带孩子的人,但在母亲眼中,却似乎从未长大,所以这千叮嘱万交代就成了母子生活的一部分。

  时近深秋,太阳几天不曾露面,车加速风加大,冷不防哆嗦了一下。道路边是一片农田,有的稻谷泛黄,有的收割完毕,有的杂草丛生已经荒芜。这秋凉这风狂这田地黄,令人思绪万千。

  那年秋天,我考上中专。对于农村家庭来说这是件大喜事,读书不要钱,将来毕业有工作有固定收入还吃国家粮转户口,农村人形象的称之为丢掉了锄耙头,父母亲自然十分高兴。请匠人制作杉木箱子装行李,添置蚊帐棉被,买衣服购鞋子,接受亲朋戚友道喜宴请宾客,挤出不多的稻谷送到粮站换成粮票,整整忙活了一个月,在那样贫困的情况下硬是备齐了我出门的一切,当时看起来还挺豪华奢侈的。带着家人的希望,怀着升学的喜悦,伴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我离开了父母,离开了那一片田地。

  一个农村娃,从未出过远门,从未坐过火车,从未见过高楼,从未见过大食堂,从未见过油条蛋糕面包,我极力适应这变化,也享受这新生活。然而,当秋渐浓风渐凉天渐冷时,我的生活我的人生我的命运彻底变了。

  深秋,父亲突发疾病离我们而去。

  这年,我十六岁,未及成年。

  邻居来到学校,跟学校办好请假手续,旋即带我转车回家。当时只说家中急事,并未提及父亲去世,但我已经感觉到事情的严重性,可从没想到父亲会走的这么快。因为,我想我升学的喜悦会一直陪伴着父母,我想我毕业后的工作一定会改变家庭的面貌,我想父母一定能够享受孩儿带来的幸福。

  回到家中,一切不容我想象。当我跨进门,就看见父亲静静的躺在地上,盖着寿衣。母亲过来抱住我,两姐过来抱住我,哥过来抱住我,我们娘崽五人就这样紧紧地抱住,哭着喊着,一任泪水直流。我哆嗦不停,姐哥的身体在颤抖,母亲几近抽搐。我们一起扑向父亲,母亲抱起了父亲的头,两姐拿着父亲的手,我们哥俩把头埋在父亲的胸口上,任凭我们的拉扯呼喊捶胸顿足,这一次,父亲失职了,没有理会我们娘崽。我们声嘶力竭也没有换来父亲睁开他慈祥的双眼。身材高大的母亲瘫痪在地上,喉咙嘶哑发不出任何声音,我们姐弟一齐跪向母亲,然后就是长时间拥抱哭泣……

  父亲是突发脑溢血去世的。我上学,哥也在读,家庭光景不好。秋天到了,父亲和邻村的几个朋友相约去洞庭湖的小岛上围堰打捞鱼虾,补贴家用。在当时,秋收过后能出去寻点零钱的人,是手脚勤快思想开明有点智慧的人。小有收获,父亲他们约好回家一趟,没有交通工具,是靠双脚走回来的,步行十来小时才到家。当晚,父亲就发病了。邻居们用竹竿制作的简易担架沿着乡间小路把父亲送到卫生院,在那样条件下长时间颠簸不停,估计在路上父亲就安详而去了。

  在亲友睦邻的帮助下,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我又赶回学校。那天,是母亲亲自送我出门的。走在荒凉的田间小路上,我知道母亲心情极沉重的,那时的我无知到不知怎么安慰母亲,只是不停的应声“好,好,好”。母亲眼泪应该是流干了,上车那一刻回头看母亲没有流泪,或许这时母亲知道在年幼的儿子面前也不能够流泪。

  三十年前的一幕仿佛又在眼前。俟车安全到达岳阳,我立即电话母亲报平安。三十年来,摸爬滚打也曾跌跌撞撞,辗转他乡也曾碰壁遭罪,苦于生计也曾时受冷落,琐事缠身也曾心烦气躁,但念及这深秋的情景,我又来了力量,只为不让门口送别的母亲为儿担忧,只为驾鹤西去的父亲睡得安宁。

  昨夜,大姐又来电话,说现在国家有政策,家里的两间旧房如果拆掉的话,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我说,还是不拆吧,那是父亲留下来的,是我们娘儿曾经蜗居的地方,留着也是一份想念。

  后来,跟妻商量,抽时间回去把旧房修葺一下,让它常立在秋风中。

本期图片:网络

本平台投稿启事投稿启事  本平台稿费发放说明稿费说明

本刊新设“潇湘小作家”,诚征中小学生佳作,欢迎推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