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湘文艺】彭定华 江流千古,祠留千古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江流千古,祠留千古

作者简介

         彭定华,文学爱好者,有作品见于《科教新报》《岳阳日报》《洞庭之声》《精短小说》《汨罗周刊》等报刊杂志,在文学赛事中也有一些作品获奖,辅导学生文章获奖较多,仅一等奖就有二十多篇。

        湖南文化地标50晋10的评选正在进行中,自16日开通网络投票,牵动千千万万的人关注。屈子祠作为汨罗唯一入选地标,党政领导寄予厚望,全市人民翘首以待。活动处于白热化状态,网热程度前所未有,其一是“网络覆盖”:有微汨罗网、时刻新闻等网络每天发布消息。其二是“群雄联盟”:文友群、工作群、家长群、乡友群等滚动转发链接。其三是“各显神通”:不论身份职务,不论年纪大小,纷纷出动拉票。特别是19日市委喻文书记倾情推介屈子祠,寄语全体市民、寓外乡友以及关心“三个汨罗建设”的各界朋友,更激发了全市人民“爱我汨罗”的情感,排名一跃上升到第一!虽然只是投票,但也考验和检阅了六十多万汨罗人的集体荣誉感。

         我们岳阳文化底蕴深厚,岳阳楼因范公一文名垂青史,他站在为国为民的高度,怀揣先忧后乐的情感,给后人树立了典范。多少年来,文人游客登楼观景络绎不绝,楼成了岳阳的金字招牌。洞庭湖也因岳阳楼而声名显赫,作为它东侧的水系——汨罗江,却是因一个人名声鹊起。此后,这里成了龙舟故里、端午源头,世界都知道“中国有条汨罗江”。那么江因何而名?是那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怀沙沉江的屈原。

       虽然他惊人的爱国壮举成就了永远的丰碑,在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中也拥有一席之地,但想起他的死亡还是让人扼腕叹息。当时,屈原流放在汨罗江一带,听闻楚国沦陷,深感悲愤绝望,才以死明志。人们听闻屈原投江后纷纷打捞,怕他被鱼啃坏就抛粽子,可是捞到时还是被鱼啃掉了一半头颅,他女儿就用黄金塑造完整,安葬在汨罗玉笥山。因担心盗墓贼掘墓,用罗裙包土欲建疑冢,人们很受感动都来帮忙,最后建立十二座疑冢。

         为了让世人永远缅怀爱国诗人屈原,汉代时又在玉笥山建屈原庙,全国仅一个,取名三闾祠,后改名屈子祠。在清朝乾隆年间进行了重修。占地7.8亩,有石阶119阶。祠内引人注目的是屈原低头沉思、顶风徐步的铜像。正门牌楼绘有13幅屈原生平业绩和对理想追求的浮雕。附近建有独醒亭、骚坛、桃花洞、剪刀池、寿星台等八个纪念古迹。还有诸多艺术家的题词镌刻,构成了最亮风景石碑林,是研究屈原文化最客观的依据。如今,屈子祠已是湖湘文化源头和精神坐标。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在凭吊屈原时说过“蓝墨水上游是汨罗江”。其中,蓝墨水代表的是文人骚客,汨罗江代表的是屈原,可见余光中对屈原洁志芳行的推崇。

          屈原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今天我们都能如数家珍,他的作品是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屈原文化。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等,都是经典宝库里的星辰。其中,最亮的那颗当属《离骚》,思想意义丰厚,诗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流露的求索精神催人上进。诗中倾诉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哀民生之多艰,叹奸佞之当道”,主张用人“具贤而授能”。还有,他创造性使用骚体,文人沿用并发展,屈原是词的奠基人——词宗。

        我们都知道,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里,有一个节日是纪念屈原的,那便是端午节,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喝雄黄酒。最为壮观的活动是赛龙舟,虽然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这活动,但最精彩和瞩目的是汨罗一年一度的龙舟节,这力是世界龙舟发源地,汨罗还打造了龙舟系列品牌。端午节这天,会有世界各地游客聚集汨罗旅游观光,领略这个发展中城市的崭新面貌,感受汨罗人的乐观自信,当然更多的是观看龙舟盛况。吉时一到就前往屈子祠举行祭龙头仪式,人们在欢度节日的同时,更深深怀念这位爱国诗人和江神。不多时,只见多艘红底金鳞的龙舟击开波浪一跃而出,你追我赶,选手们奋勇当先,汨罗江战鼓隆隆,棹棹翻飞,这是力和美结合的活画。龙舟健儿雄浑粗犷的吆喝声和桨声锣鼓声交相混合,响彻云霄。江边观者人山人海,欢声雷动,呐喊助威声接连不断,江面在沸腾,空气在欢呼。一年的等候,千年的坚守,汨罗的金子招牌亮了! 

         这场面,已然描绘了一种文化现象,即端午文化、龙舟文化。这声音,包含一种特殊的情感,那便是汨罗人的自豪——世界有条汨罗江!江流千古!再回望屈子祠,巍巍屹立,在阳光照耀下光彩夺目。禁不住一呼:祠留千古!

本期图片: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