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特刊】谭伟辉 月亮背面的思念

 潇湘原创之家 2020-08-07

月亮背面的思念

作者简介

  谭伟辉,一位久居深圳的湖湘女儿,怀揣着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热爱文学,勤于笔耕。愿做席慕蓉笔下那棵开花的树,芬芳自己,也芬芳他人。

  农历二月十七,是婆婆的生日,我和老公默默地站在阳台上,仰望那一轮银盘般的满月。月亮的清辉静静地洒在老公的脸上,我看到那折射着月光的泪珠从老公眼里一滴一滴慢慢地滚落下来。我知道,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他的思念也如这柔柔淡淡的月光一样,轻纱般弥漫着、笼罩着。

  还记得第一次跟着老公去见他的父母是一个暖意洋洋的春日,那一天正好是婆婆的生日。我和老公从岳阳市区坐中巴到了岳化总厂,再转乘面的到岳化三区。老公一直轻轻握着我的手,调侃我说:“辉辉,别紧张,丑媳妇总是要见公婆的”。

  那是一栋老旧的三层楼房,灰色的水泥外墙上印着斑斑驳驳的光影,隐隐透着岁月的痕迹。婆婆家住在最墙边的一楼。门前有个小院子,墙上爬山虎的枝枝蔓蔓正在抢占新领地,一个水泥砌的台子上长了绿色青苔,院子里种了两株鸡冠花,还有一株开满了粉色花朵的夹竹桃。远远地闻到一股墨鱼炖肉的香味,老公说:“我告诉我妈了,你最喜欢吃墨鱼炖肉,你闻闻,闻到香味了吗?”

  婆婆家聚集了一屋子的亲戚,他们都是来给婆婆祝寿的。用淑梅嫂子的话说,他们也是特意来看一看小兔(我老公的小名)找的新媳妇长什么样子的。突然有这么多双眼睛打量着我,一下子我手足无措,很不自在。婆婆笑着拉起我的手坐到床边,她轻轻地摸着我的头发,仔仔细细地打量着我,然后满意地点了点头。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暗自思忖,这算是过了第一关吧?

  开餐了,婆婆让我挨着她坐,我这才敢抬起头看看她。七十多岁的婆婆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沟沟壑壑的皱纹,单瘦的身板,背却挺得笔直。她拿起汤勺给我舀了满满一碗撒着葱花的墨鱼汤,微笑着让我多吃点。这时大伯哥端起酒杯走到我面前说:“辉伢,小兔说你喜欢唐诗宋词,那我考考你”,我一听,脑子轰的一下懵了,心里责怪老公多嘴,这下好了,我该在大家面前出丑了,只希望哥哥能选一首我背得的古诗才好啊!“辉伢,我开始考你了,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谁写的,前面两句是什么?”哥哥发出了考题,我悬着的心马上放了下来,站起身,我淡定地回答他:“这首诗是王维写的<渭城曲 /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时我看到了婆婆赞许的眼光。想起老公曾和我说过婆婆是位饱读诗书的大才女,我一下子明白了,大伯哥这出戏一定是婆婆授意的,她想看看个未过门的儿媳妇是不是个绣花枕头吧。这算是过的第二关吗?

  婆婆出生在解放前路口镇的一户书香世家,她是家里的独女,从小当男孩子养大的。家里为她请了私塾先生,教她学《三字经》、《增广贤文》、《千家诗》等等。蕙质兰心的婆婆出口成章,唐诗宋词信手拈来,还画得一手呼之欲出的梅花。后来嫁到了云溪镇建设村赫赫有名的大户人家里,与风流倜傥的公公结为伉俪。那时候老公的爷爷“高矮嗲”家有三个儿子,大儿子、二儿子在国民政府工作,三儿子就是老公的父亲,刚从黄埔军校江西军官分校读书回来,是一位英俊潇洒、意气风发的公子哥儿。爷爷家雇请了长工和丫鬟,婆婆心地善良,凡事自己动手,不让丫鬟伺候。每逢青黄不接的季节,长工来借米,婆婆用大斗装米给他们,等还米的时候,婆婆用小斗量米,这样就给借米的人省下了不少粮食。村里来了要饭的,婆婆不嫌弃,端了饭菜送到村头给讨饭的吃,还把家里的衣服拿给他们。土改时,爷爷家的屋子交给了农会,大伯母、二伯母受批判,只有婆婆因为过去善待村民,没有遭受攻击。带着几个孩子住在茅草屋的婆婆还得到了村民暗地里送来的米饭。后来公公被发配去了新疆,一年后婆婆带着大儿子跋山涉水几千公里,历经了千辛万苦,找到了在新疆阿勒泰四矿劳动的公公。

  过去的大小姐,到了新疆变得勇敢而独立,住在地窝子里的婆婆凭着坚强的信念和公公一起苦苦支撑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她当过矿部的保育员,她和男子汉们一起开山挖矿,她为哈萨克牧民的产妇接生。因为有文化,牧民让婆婆给他们初生的娃娃取名字,于是哈萨克族的娃娃有了汉人的名字“党恩”、“平生”。再苦再累的日子,一本翻融了的《千家诗》陪伴着婆婆,慰藉着她的思乡思亲之情。八十年代初期,公公婆婆带着两个儿子终于从新疆回到了日思夜想的祖籍——岳阳云溪。

  婆婆很讲究,任何时候她都精精致致,头发梳得一丝不乱。穿的衣服袖口磨融了,但是洗得干干净净。住的房子很破旧,家具也简陋,她每天把家里收拾得一尘不染。她不爱串门,闲下来不是看书就是写字、画画。大伯哥爱喝酒,经常在外面喝得迷迷糊糊找不到家,婆婆心疼儿子,气得直骂龟子仔。大伯哥喝醉了酒便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条来,对酒朋友说:“我不能喝了,我妈给我写了纸条子的呢。”有一次,我好奇地找大伯哥要来那张纸条,看到婆婆娟秀的笔迹,写着:久旱一滴似甘露,醉后添杯不如无。我笑大伯哥:“哥哥,你揣着妈妈的千叮万嘱还敢顶风作案啊?”

  婆婆牵挂嫁在了新疆的小女儿小毛,每逢中秋节,她悄悄地站在院子里眼睛一眨不眨地凝望着天空那轮月亮,眼里闪动着点点泪花,她轻轻地吟诵着:“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每次我和老公从三区回自己的家,婆婆坚持要送我们去坐面的。一路上她握着我的手,一会儿说我太瘦了,要多吃点饭,一会儿要我们等休息了就过来住,她炖墨鱼汤给我补身子。婆婆不忘叮嘱她的小儿子,不要打牌,要爱惜身体。婆婆那慈爱的眼神,就像天上那轮明月洒下的清辉。

  2000年9月初,婆婆因低血糖摔倒在地引发了脑溢血,送到医院的她已半身瘫痪、人事不省,我们和哥哥轮班在医院照顾婆婆。有一天我和婆婆挤在一张床上,半晚上我依稀感觉到她轻轻地握着了我的手。我赶紧喊老公过来,可是婆婆说不了话,她那双空洞的眼睛里分明闪现出了不舍,几滴泪水从眼角慢慢溢了出来。我知道,婆婆最疼爱她的小儿子,她是不舍得我们走,希望我们能多陪陪她。过了两天,医生说婆婆不行了,让我们回家准备后事。一直没有醒过来的婆婆靠着葡萄糖吊瓶又坚持了几天,9月12日那天是中秋节,那也是我一生中过得最悲伤的中秋节。婆婆微微睁开了双眼,她用力蠕动着嘴唇,气若游丝的她似乎想和我们说点什么。那是一个彻夜不眠的中秋夜,婆婆的气息越来越微弱,嘴唇干裂得渗出了血,但她坚持着不愿放弃。老公突然想到了母亲是不是牵挂远在新疆的女儿小毛呀?他起身拿来小毛姐的照片放在婆婆枕边,泪流满面地哭着说:“妈妈,小毛来啦,她来送您啦,您就放心吧”这时婆婆的呼吸越来越急促,在老公悲切的划破长空的一声“妈妈”声中,婆婆安详地闭上了眼睛。

  婆婆走了,从不流泪的公公也哭了,他对我们说:“你们妈妈喜欢月亮,她住到月亮上去了”。公公用八个字总结了婆婆的一生:富而不娇,贫而不贱。五年后,公公也追随婆婆到月亮上生活去了。

  从此后,每一个月圆之夜,我和老公都会仰望天空的那轮明月。我常常想,公公婆婆是住在月亮的背面吧?我们看不到他们,但是公公婆婆一定知道我们在找寻着他们,于是他们躲在月亮背后把对我们的思念揉进了月光里,悄悄地洒在了我们的身上、洒在了我们的脸上、洒进了我家的窗口......

本期图片:作者

征稿说明 《潇湘原创之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