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笔记版|黄简讲书法:733草书释读27

 田牧 2020-08-07

733草书释读27

  3.3天体

  天体,古代常指日、月、星。我年轻时临王羲之《十七帖》,第一句“十七日”的“日”字,总觉得有点奇怪,“日”字中间一横写成一捺,而且还伸出框架。后来又见到“初月帖”,里面的“日”也是这样写。曾经问了好多人,有人说王羲之不小心写长了。直到熟悉笔势后,才知道王羲之用了飞带势。

  

  集王羲之《圣教序》或《金刚经》中,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写法,也可以看到这样的写法。请注意最下面的日字形,中间没有真书那样的两横,而是用了一点,九号位捺的缩短。这是行书作品,王羲之“书”字有各种变化,读帖时可以留心,但行书写法未必可以用到草书。草书“书”字是这样的,前面已经讲过。

  

  《十七帖》草书“日”字有四个,《初月帖》有两个,智永《真草千字文》有一个,孙过庭《书谱》也有两个。

  

  看过这三位大书法家写的“日”,可以说没有悬念。草书“日”字常取飞带势,框架中的一横当捺写。

  “日”字作为偏旁有很多常用字,如“时间”的“时”。皇象章草写法省去了右上角的“士”,其实不是“士”,看篆字就知道本是“之”。

  省下来“日”和“寸”两部分,“日”是飞带势,“寸”是戈法。皇象把“日”中间一横连通右旁“寸”的横笔,省下的“寸”不完整,难说是什么笔势。索靖、王羲之改了一下,“日”只写外框两点,或者两小竖;而戈法“寸”一横很长,从左边开始,保持“寸”为完整的戈法化势。后世书法家广泛采用这写法。

  

  如果“日”字在一个字的上面,如“早”,智永是这样写的。跟他写的“日”字对比一下,只是改变了笔顺。“日”外框是铁围势,本来是先左后右,改为先右后左。至于“日”字中间的捺点,跟下面的十字势一紧连写,然后加横成为反十字势,就完成了草书“早”字。

  

  智永写的“早”字,可谓是标准写法,最后一横不要带拖笔。怀素带了拖笔,就会跟“禺”字相近。草书有断有连,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也不要随便省笔,宋徽宗《千字文》中的“早”,省掉了铁围势左边的一竖。这样一来,跟王羲之《十七帖》“幸”字接近了。

  

  “是”,常用字,上面是“日”。常见有两种写法,一是“日”,保持飞带势;下面当作“足”字写,奋笔势,但收笔向上如雁尾。第二种“日”写为阜耳倒笔势,下面还是当“足”写。

  “昆”,上面也是“日”,下面是“比”。看智永取势,上面只写框架,铁围势。下面“比”在22课中讲过。单独写起来,左边中玉函化势,右旁是竖笔势。现在作为“昆”下面的一个部件,省为“心”一样的连波势。赵佶把下面的撇,伸进上面“日”字中,这一来看上去像“鬼”字了。怀素《小草千字文》中的“昆”字也不好,用节耳化势加连波势,极少有人这样写的。

  

  “日”字在下面,如“春”,17课简略提到过。“春”在甲骨文中写法繁多,到春秋时期逐渐定为三部分:上面是草,中间是屯,下面是日。小篆写法也是这样,经过一系列隶变,上面的“草”和中间的声符“屯”,都已看不出了。王羲之《兰亭序》中的“春”字,这样写是行书,不是草书。

  

  

  草书“春”是跟隶书结构的,一开始上面三横一竖,分解为两个笔势,一是十字势,二是奋笔势,然后是撇捺,隶书八字形是斗鹑势,如果用人字形是交争势。也可以进一步变撇捺为一折,那就是竖笔势。下面的“日”,首先可以取飞带势,或者取玉函化势,再要简单用两点或两小瘫痪。所以皇象取十字势、奋笔势、交争势、飞带势。张芝取十字势、奋笔势、交争势、羊角势。孙过庭取十字势、奋笔势、竖笔势、玉函化势。这些就是“春”字的草书写法,和行书、真书不一样。

  

  “晋”字,下面也是“日”。现在写法中间有两个三角形。以前讲过,隶书中三角形往往等于口,《张迁碑》就用了两个“口”。智永写“晋”,口字形各用一点替代;最下面的“日”以一横替代,所以是鸡头势加奋笔势。智永《千字文》关中本用了两鸡头的写法,很特别。但上下重复,未必好。孙过庭上下两个笔势分隔比较清楚,容易看懂。他还有一鸡头、一飞带的写法,加以变化。

  在现在正楷字中,“日”字和“曰”字很相近,唯一区别是“日”字瘦长,“曰”字扁平一些,不小心就会看错。

  

  在古文字中,甲骨文“曰”是“口”上加“一”,表示言从口出。后来这个“一”移到右旁,左上角留一个空位。楚简写法就是这样的,成为后世草书的源头。楚简一共四笔,两竖两横。竖笔不是直的,一努一裹,组合起来就是衮笔势,如智永这样写。孙过庭写起来,外框很像铁围势,但还是保留左上角的空位,不封口,然后写中间两横奋笔势,或者两点铁铃势。跟“日”字用一个飞带势相比,草书很容易区别。

  “曹”字下面是“曰”,上面两个“东”表示两方面,《说文》的解释是:“狱之两曹”。下面“曰”表示言词。段玉裁说:“今俗所谓原告和被告”,《史记》写作“两造”。金文、小篆、秦隶的写法都一样,汉隶开始简化,省去了“东”的撇捺,进一步左右两个只写一个。草化时,上面一横保留;中间日字形用一横替代;下面的“曰”用玉函化势,连通上面的竖笔。裹束起来,二次取势:上面是奋笔势倒笔,先写下面的横,再写上而的横;然后连到玉函化势即可。

  

  “昌”字,上面是“日”,下面是“曰”。皇象上面取飞带势,下面取玉函化势。他还有一个写法,上面只写日字框架,竖横竖横,竖笔势移位;下面不变,还是玉函化势。王羲之另有一个写法,下面的“曰”用一横替代,但是写出来很像“旦”,所以建议不采用。王羲之《远宦帖》有墨迹本,可惜“昌”损坏了。

  “月”字,象形,甲骨文有简单的写法,月相是右半月。在甲骨文和早期金文中,“夕”和“月”写法一样,还有个“肉”字,样子也差不多。金文在中间空白处加了一笔,但“夕”和“肉”居然也加了。所以在早期古文字中,“月”、“夕”和“肉”常常混的。一直到楚简,“月”跟“夕”才比较明确地区分开来。小篆把“月”竖起来了,我们知道真实的月相没有这样子的,写起来要用四笔,而且外框左右两侧一高一低。隶书中写法也分两种:一种是左右脚一样齐的,另一种左脚高、右脚低。

  

  “夕”一直着斜写,草书“月”也是斜写的。凭这一点就知道草书“月”来源很古。智永《千字文》墨迹本破损得厉害,可看关中本。张芝《秋凉平善帖》“月”字也很清楚。外观是连续两撇,向背势。因为撇是七号位,写出来“月”字就是倾斜的。然后里面两点,铁铃势,和“夕”字只差一点。王羲之《初月帖》墨迹本有两个“月”字。左边这个字外框第二笔,智永、张芝6-7,一是6-8-7,可能是受隶书的影响,整个外框有点像钩裹势了。

  

  从字形效果上看,比张芝、智永更漂亮。

  “月”是一个部首,如“朔”字就在“月”部。农历每月初一的月相,称之为“朔”,即没有月光。隶书写法,左边的“屰(nì)”有隶定和隶变两种情况。草书是跟下面这一种,三横一竖。孙过庭先写折,然后两横,奋笔势移位。“月”在右旁,简化为两撇一捺飞带势。有些人把左边的带笔也算上,那就多了一横;甚至单独写一个“月”也这样写,我想是不对的。。

  

  只要研究一下“月”字的来源,应该没有这一横的。

  

  举例来说,“朗”字右旁也是“月”,无论是智永所书,还是怀素所书。右旁的“月”,很清楚是两撇一捺,左边来的带笔生成牵丝,这不是右旁“月”的笔画。

  

  “朝”字也是这样,仔细看看皇象、智永和怀素的写法,可以确定右旁的“月”就是两撇一捺点。

  

  “明”,常用字,又月“日”又有“月”。左边“日”,皇象先写框架,里面用龙爪势,右旁“月”还是飞带势。今草可看智永所书,左右都取飞带势。只是飞带表现形式不同而已。这在草书中是常见手法。我要特别提醒各位注意,智永右旁的“月”,是提笔之后再写两撇一点,左右两笔势分离。孙过庭少这一个提笔动作,所在牵丝很粗,似乎是一笔。所谓“提”,就是多一个摇腕的动手。孙过庭连带动作是右左,而智永是右左右左。

  

  这里其实涉及两个偏旁,“月”和“邑”。“月”字在右旁,化为一个飞带势,两撇一捺点,如刚才所说“朗”字。假如是“都”这样的字,右旁是“邑”,邑耳势。那上面是多一横的,这是邑耳化势,也可以看做歹字形的飞带势,是飞带势的一种变形。王羲之经常把这个邑耳化势,简化为一室的节耳化势。这两个偏旁,请各位注意区分。

  

  

  每月十五的月相称之为“望”,又称满月。有时候会差一两天,或十六日,或十七日。《玉篇》说:“望,远视也。”甲骨文有多种写法,通常分上中下三部分:下面是“土”,中间是“人”,上面是“目”,即一个大眼睛。金文在右旁加了个“月”,表示望月亮。小篆把那个大眼睛,换成了声符“亡”。下面人在土上,即“壬()”字,31课刚讲过。草书大致照小篆,“人”用一横或一点替代;一折不变,“月”也用一横或一点替代,最后“壬”简化为“土”。裹束起来,如索靖所书:曲钩势移位,竖笔势。

  第三个天体,“星”。现在正楷写法上面是“日”,下面是声符“生”。甲骨文在“生”字旁边画很多星星。金文在“生”字上写三个“日”,这是亮晶晶的“晶”。《说文解字》中的小篆,也采用了这写法。但《说文》还有一个或体,把“晶”简化为一个“日”。注意篆书下面的“生”,曲线拉平了就是横。不像现在多一撇,隶书、真书写单字“生”才有撇。所以你看智永、孙过庭的“星”字,下面“生”都没有撇。这两位是飞带势、十字势和奋笔势。

  

  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