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源推荐文学书,名字占比大,偶像明星与文学大师谁更重要?

 原耽家庭 2020-08-07

王源在唱歌的业余时间,也是一位喜欢写作的青年。

他已经连续两年给《环球人物》杂志写文章了,在他的文字里面,有着年轻人的朝气,受到了许多同龄人的喜欢,甚至有一些喜欢的学生还将王源写得精彩的部分写进了自己的作文。

我一直会记得一句话,强大到无往不利。

那些看似不起波澜的日复一日,会突然在某一天让人看到坚持的意义。

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这些句子当中没有用什么高深的字词,但是还是用一点道理的。

撇开王源明星的光环以外,不管他的文章在文学领域水平怎么样,就凭这一点爱好写作的精神就值得赞扬。

著名作家荆歌的作品《他们的塔》的书的封面,出现了七个人的名字,他们都是推荐者。

除了王源和一个策划人之外,剩下的五位都是作家,关键不是小作家,而是文学界的翘楚,他们都曾获得过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想必大家都清楚。

从下面的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对王源一个人的介绍占了一半的篇幅,而且关于王源的名字进行了特别的放大。

而这些文学大师呢?和上面的策划人一起平分这剩下的一部分,让人一眼看去直接将这些给忽略了。

出现这样一个事情,主要产生了两种观点。

对于王源的粉丝来说,为自己的偶像感到相当的自豪,不仅唱歌唱得好,在文学界也有着这么大的影响力。看见王源在封面当中的占比这么大,对于粉丝而言实在是再高兴不过了。其实这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离开了文学界之后,王源都还这么受器重,粉丝们怎么会不感到高兴呢?

对于喜爱文学的人来说,认为出版方为了利益,宁可让文学受委屈。这些文学大师,里面的随便一位都可以说是文学界数一数二的存在。但是就是这样的存在,居然在王源这个偶像明星面前不值一提。

两方都有各自的理由,对于出版方而言,将王源的篇幅进行放大,无非就是凭借他身上的流量。

相反对于这些文学大师来说,虽然确实是业内的翘楚,但是在文学圈外就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了。

因此,出版方在利益与文学之间选择了利益。

那么出版方有没有做错呢?

如果单从文学方面来分析的话,出版方做出这样的行为是完全不应该的,这五位作家所代表的并不是他们自身,而是整个文学界,但是一本文学书上,除了书的标题之外,所占篇幅最大的居然不是作者本人或者说这五位文学大师,而是一个不太懂文学的偶像明星。

这简直是对文学的不尊重,宁可这部书亏本,都不能让文学受这等委屈。

可是出版方也是要吃饭的,如果印这么多书,全成了积压货,那么肯定是他们不愿意看见的。

或许,在制作封面的时候,制作方也曾有过考虑,只不过最终还是没有熬过利益这一关。

其实,不管怎么样,处于何种目的,都不应该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不是说将名字印大了,篇幅占多了,这部书就成功了。

虽然出版方的考虑也有一定道理,但是应该给予每一方足够的尊重,何况是这五位文学大师。

因此,将大家的名字以一样的笔墨与大小按姓氏笔画为序写出来,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了。

也就是说,就不要分什么左右部分,给身上有着流量基础的人给予一定的待遇,这样是不可取的。双方都后退一步,只有这样才不会有矛盾发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