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向乐而行

 昵称45109175 2020-08-07

【1】

有一次,子路问怎样服事鬼神,孔子道“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又问死是怎么回事,孔子道“未知生,焉知死?”

人生哲学始于对生死的思考。孔子重现实人事,认为“生”的问题具有毋庸置疑的优先性。

【2】

故事仍然和子路有关。一天,叶公问子路孔子为人怎样,子路不回答。孔子对子路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孔子以一个“乐”字,为自画像传神,并以一个“乐” 字(其反义词是“忧”)规定仁人君子应有的生命姿态和生命情调,所谓“君子不忧”,“仁者不忧”。这对中国人对待生命、生活的基本态度产生了深刻影响。

乐生,即以生为乐,向乐而行。

【3】

快乐是人的欲求得到满足的情感体验。

人本主义心理学所给出的人类需要的层级模式,以“自我实现”为最高的快乐。中国文化则以天人合一的生命体验,即与造物者游为最高的快乐。《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因为这样的人懂得“顺天道之常数,知性命之始终,任自然之理”(孔颖达疏),知晓通往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统一的金光大道。

中国文化尤其强调内心的和谐。“善乐生者不窶。”(《列子·杨朱》)孔子称赞颜渊:“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一个善于使生命快乐的人,即使居贫贱、处逆境、临苦难,依然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昂扬奋发的生命姿态,守护初心,庄敬自强,对未来充满信心。中国古代戏曲有所谓“苦戏”,敷陈苦难,但不同于西方的悲剧,而必以欢喜、团圆为终局。

【4】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个人的利益只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互关系才能实现。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就必须承认他人的欲望。

乐生,不止意味着,快乐是生命、生活的最终目标;还意味着,无论我们做什么,既要使自己快乐,还要给他人带来快乐——至少不要妨害他人快乐。

“仁者,人也。”仁,从人,从二。“仁”字的创造,包蕴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生存智慧。

【5】

一个善于使生命快乐的人,必然敬畏生命。

一个以生为乐、向乐而行的人,必然追求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行所当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一个大写的人,必然以天下苍生的快乐为己任。

在本公众号发布的作品,同时会在腾讯内容开放平台【企鹅号】、【360图书馆】、【头条号】、【百家号】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作者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