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节日故事|冬至为什么数“九”而不数“五六七八”? (附音频)

 文话童心 2020-08-08

.

小朋友们,今天是冬至了哦。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善于观察气象物候变化的中国人就发现了冬至节气,它可是二十四节气中资历最老,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节气呢!

据说当时的人们用一种叫做土圭的古老计时仪器观测太阳,测定出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往往会迎来特殊的一天,这一天,是中国大地上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人们管这特殊的一天叫做“冬至”。这一天过后,白昼也一天天地变长了。

从天文学上讲,“冬至”一到,真正彻骨寒冷的深冬也就拉开帷幕了。习俗上,这一天年轻后辈会及时给老人奉上新鞋新袜,帮助老人过冬,祝老人健康长寿。

同时,由于阴阳转换、物极必反的原理,最冷的时刻也是阳气诞生的时刻,所谓“冬至一阳生”,古人把阳气回升看成是上天对人间的赐福,因为冬至是阳气开始生发、节候转换的起点,所以是一个值得庆贺的日子,并说“冬至大于年”,他们还把冬至当作是仅次于春节的一个重要节日来过,称冬至为“亚岁”。

数九寒天的开始

从冬至日起,中国就进入了数九寒天。作为对寒冬的记时方法,民间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一个阶段9天。从冬至算起,进入“数九”计日。每九天谓之一“九”,过了九个“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即为“出九”。

“九九”是我国北方特别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更适用的一种节气。从气象的角度说,这一地区大致每九天一股寒潮。古代北方地区的劳动人民,御寒保暖条件很差。寒冷的冬日,穷苦人更是饥寒交迫,度日如年。因为很多人住不起暖和的大房子,也没有厚衣服过冬,甚至连吃饭都成问题,人们自然对天寒地冻的这一段岁月产生恐惧感。


清人释函可在一首描写冬至的诗中写道:“去年今日身栖雪,今年依然雪裹身。岁岁尽传阳已复,何曾一线及流民?”意思是去年的冬至就住在雪地里,今年的冬天仍然没房子住没厚衣服穿,被雪包围着,年年都传说冬至这天阳气要回来,现在看来哪儿有一线的阳气温暖到流浪的人呢?

数九寒天对于那时候的穷苦人们来说很难过。人们为了捱过漫长冬季,就发明了“数九”等方法来消寒盼春,打发时间,也缓解寒冬带来的不安。

“数九”的习俗很多,以“九九歌”最为广泛和悠久,过去北方普遍流行的九九歌是这样唱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这是什么意思呢?

一九二九不出手,指的是一九二九天气转冷,手都冻得伸不出;

三九四九冰上走,三九四九的时候地上就结了厚厚的冰了;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五九六九的时候河边柳树该发芽了;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七九的时候河水开始解冻,八九的时候大雁就从南方归来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九九到再加九天的时候农民们就开始春耕播种了。


各地的“数九歌”也有不同。 流行于江南地区的是:冬至进一九,两手插袖口;二九一十八,冻得下巴塌;三九二十七,见火甜如蜜(冷在三九);四九三十六,人人焐被窝;五九四十五,起劲打锣鼓(过年了);六九五十四,河边抽柳丝;七九六十三,行人把衣袒;八九七十二,天上飞大雁(天气转暖,南雁北飞);九九八十一,耕牛没得歇(农忙了)。

你们看,其实这是一个阳气战胜阴气的过程。阳气就像从冬至那天出生的小孩子,一开始非常弱小,天下都是寒冷的阴气在四处横行,随着“至阳之数”的积累,这个暖暖的小孩子一天天长大,而强大的阴气则一天一天衰减,到九九八十一天的时候,阳气长大了变茁壮了,最终战胜了寒冷的阴气,阳长阴消、寒去暖来,最终盼来春暖花开。 


至于为什么要数“九”,而不是数五、六、七、八呢?这与我们的传统有关。汉族传统文化中,九为“至阳”之数,也是至大之数,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的数。从最冷的日子到温暖的春天,虽然很漫长,但经过这八十一天也就结束了。

铭记温暖的起源

古人十分重视冬至的饮食,各地在这一天虽然吃的东西不尽相同,但大都围绕着消寒取暖,顺阳与助阳的方向展开。比如南方有的地方吃汤圆,并把冬至这一天吃的汤圆里面包上红豆沙等驱寒的馅料,称为“冬至团”。有的地方这一天一定要吃年糕或红豆糯米饭,里面放上“龙眼肉”一类暖性的食材,帮助人们的身体适应寒冷、对抗阴气,生发温暖的阳气,度过数九寒天。


在北方,冬至日最流行的应节食品就是水饺了,童谣说:“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北京的老百姓解释说,立冬那天吃水饺是“安耳朵”,冬至这天吃水饺是吃完后就“不冻耳朵”啦。


在中原地区,这种冬至吃水饺的习俗,据传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而流传下来的。

张仲景是南阳人,东汉时曾任长沙太守。战乱年代瘟疫流行,民间患病百姓很多,张仲景就用自己的医术,为百姓解除病痛。在封建时代,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接近百姓。可是不接触百姓,就不能为他们治疗。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大开衙门,不问政事,让有病的百姓进来,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挨个为群众诊治。


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老百姓无不称赞,对张仲景更加拥戴。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通称为“坐堂医生”,用来纪念张仲景。

张仲景告老还乡的时候,正赶上冬天,寒风刺骨,雪花纷飞。在白河边上,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面黄肌瘦,衣不蔽体,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回到家后,张仲景依然挂念那些冻烂耳朵的人。

经过研究,他研制了一个可以御寒的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他让徒弟在南阳东关的一个空地搭了个棚子,支上大锅,为穷人舍药治病,开张的那天正是冬至,舍的药就是“祛寒娇耳汤”。

“祛寒娇耳汤”最初其实就是把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饺子,再下锅煮熟。因为古代人讲究吃什么补什么,饺子的样子像耳朵,又因为功效是为了防止耳朵冻烂,所以张仲景给它取名叫“娇耳”。


张仲景让徒弟给每个穷人一碗汤,两个“娇耳”,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

据说后来医圣张仲景是在冬至这天去世的,又是在冬至这天为大家舍“祛寒娇耳汤”的,为了纪念他,从此大家在冬至这天都要包一顿饺子吃,并且都说,冬至这天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会冻了。

冬至这一天虽然白天最短,但过了冬至,白天就会越来越长。冬至虽然标志着最寒冷冬天的到来,但过完冬至,温暖也在逐渐累积,似乎寒与暖的交界就在这一天,冬至真是一个有趣的节日啊。


文话童心有何不同做有趣的文化启蒙|新晋网红霍金和孩子谈生死MIT爸爸谈新加坡幼儿教育画家妈妈独家访谈孩子学画那些事你当你的哈佛妈我走我的平凡路带娃看展览大全京城亲子赏花地图带娃看剧要注意啥你敢不敢让娃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奥数那些误区盘点怒族与溜索塞尚独龙族仙女节基诺族女娲4岁半独立阅读咋做到的之上4岁半独立阅读咋做到的之下清明节寒食节与介子推埃及神话九柱神熊孩子画女王复活节家有小男生甲骨文艺术家夏加尔妇女节德国新天鹅堡美国科技挑战赛有多牛哈萨克族传奇梵高最好的童年就是做自己内敛朝鲜族家有小吃货奥地利音乐之声奥地利金色大厅记忆中的年味过年神仙奥地利故乡异乡放鞭炮春节不再是节东北的年味儿与过年四川过年美食社交困难症的尴尬春节春节新衣服灶王爷与小年名画里的埃及故事1名画里的埃及故事2史上最全恐龙书盘点女人要爱自己不是第一但是唯一双十一剁手达芬奇意大利神秘的威尼斯面具小飞侠的尖头鞋感恩世间有音乐感恩节暖暖心锡伯族与西迁节锡伯族神箭手九九消寒图冬至吃啥到底有没有圣诞老人2015个圣诞节每天捶胸100下我的娃很普通金字塔为什么叫金字塔家有小暖男苗族蝴蝶妈妈比萨斜塔意大利美食圣彼得大教堂各国如何过元旦维吾尔族阿凡提雾霾天在家玩啥清真寺回族艺术家莫奈家有熊孩子扎克伯格锡伯族喜利妈妈带孩子一周看一次剧《泡泡怪》|声律启蒙上一声律启蒙上二声律启蒙上三

— The End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