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货币故事 | 扶桑、胡姬花、红花羊蹄甲凭什么受独宠,被印在钱币上?(附音频)

 文话童心 2020-08-08

播讲/小童

货币上的元素,最多的恐怕就是各种历史名人了,其次就是各种标志性建筑。除此之外,就是一些动物(戳链接听故事→愿每一个“版纳”都生而自由、存而无畏)和植物了。动物版,小童之前给大家分享过一期啦,这期咱们不妨就蹭蹭世园会的热度,一起来看看货币上的植物吧~

扶桑

马来西亚最新一版纸币,所有正面背景均为马来西亚第一任最高元首端古·阿卜杜勒·拉赫曼+扶桑花的设计。马来西亚货币的汉语名称叫作令吉,现在流通的纸钞面额和人民币一样,共有100、50、20、10、5、1令吉。按照近日汇率计算的话,如果一包奥利奥需要人民币10块钱的话,大概需要支付6令吉。

图片来源:中外纸币库

扶桑又叫朱槿,在我国岭南地区也被叫做“大红花”,在马拉西亚也被称作“班加拉亚”。它的花期超长,一年四季均花开,而且花大,颜色鲜艳。扶桑的栽培历史很长,在《山海经》《楚辞》等经典中都能找到“扶桑”的身影。比如这句“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唐代之后的不少诗人也专门写诗咏赞过它呢。传说中,太阳出于扶桑之下,扶桑就是日出的地方,因此有时也用“扶桑”指太阳。

扶桑花  图片来自网络

扶桑是如此受欢迎,它不仅是马拉西亚的国花,还是斐济、苏丹的国花,是我国广西省南宁市、广东省茂名市的市花。马来西亚人用扶桑来象征民族的热情和爽朗,比喻爱国热情。斐济则专门设有“扶桑节”,人们用扶桑花装饰各处,并为选出的“扶桑皇后”(也叫“红花皇后”)带上扶桑花皇冠。嗯,还真是与扶桑花的话语“新鲜的恋情、微妙的美”蕴藏的意境很是和谐呢~

斐济“红花皇后”(2011年)

胡姬花

再来看看新加坡。近几十年来,新加坡曾经先后发行过三套系列货币,分别是花系列、鸟系列和现在流通的船系列。新加坡元是新加坡法定货币,一般被简称为新币、新元。纸钞面额最大的10000元,最小的2元。1新币可以兑换5元人民币。

在花系列的这套新币正面,主景图案中间都画有美丽的花,虽然颜色各异、形状异不同,但它们其实都是一种花——胡姬花。

胡姬花是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的叫法,其实就是我们国内所称的兰花。也有一说“胡姬花”是兰花的英文orchird闽南语版的音译。胡姬花喜欢光照,观赏价值极高,是多数插花爱好者的“心头好”。胡姬花清丽端庄、又气质谦和,条件恶劣也向上攀援绽放,新加坡人也因此将其定为国花,寄托了对国民和国家未来的美好期望。

新加坡早在19世纪70年代就开始培育胡姬花,在新加坡植物园内有一个叫做国家胡姬花园的地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里有近3000种胡姬花品种,俨然一个品种库。

很有意思的是,在新加坡,不同的胡姬花品种会以不同的人名来命名,增添了不少韵味和故事。黛安娜王妃、铁娘子撒切尔夫人、成龙、孙燕姿等都留有花名。而且,命名可不是随意的哦,新加坡人会慎重考虑花形花色与人物身份性格的匹配度。比如,“孙燕姿石斛兰”高贵灵动,“黛安娜石斛兰”则漂亮恬静,“撒切尔夫人之花”则硬朗有力。

黛安娜石斛兰(左)撒切尔夫人之花(右)

所以如果要准确地讲,新加坡的国花其实是胡姬花中由侨居新加坡的卓锦女士培育的一个品种,该品种以培育者名字命名,也因此叫做“卓锦·万代兰”,寓意狮国锦绣永存,万代不朽。

洋紫荆

说到紫荆,小朋友们肯定不陌生。对,它和我们国家的香港地区有关。金紫荆雕塑早已成为香港的一个象征,而反映在货币上,紫荆花也自然是港币不能缺少的重要元素。

大陆发行的人民币只有一个发行机构,那就是中国人民银行,也就是所谓的央行。但是在香港,港币的发行机构有3个,包括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中国银行,他们都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的监管下发行货币。所以在香港,你可以看到3个版本的港币样式。纸质港币面值最小的10元,最大的有1000元。

汇丰银行发行的面值500的纸币

图片来源:中外纸币库

汇丰版和渣打版,主要还是以地标建筑和狮头图案为主。而由中国银行发行的港币版本相较而言更加突出紫荆花标识。据小童不完全统计,除了在1994至2000年版由中国银行发行的港币上绘制有水仙花、菊花、牡丹花、荷花之外,2000年之后至今所有面值的港币上,有且只有一种花,那就是紫荆。

中国银行发行的港币正面均绘有紫荆花图案

香港市民种植紫荆的时间并不短。据记载,早在19世纪80年代,紫荆就在当地有种植。又过了差不多100年,紫荆花被选作香港的市花。香港的气候非常适宜紫荆花繁衍生长,而且此花花期长,紫荆花海的景观想想都很壮观。

不过港币上的紫荆和清华大学的校花紫荆可不是一回事呢。港币上的紫荆花是大大的五瓣紫花,清华校花紫荆则是一串串的细碎小花。港币上的紫荆花开在高大的常绿乔木上,而清华的校花紫荆则开在光秃秃的荆条上,要等花开之后才长绿叶,就像玉兰花一样。为了区分两者,大家普遍把港币上的紫荆叫做“洋紫荆”,而它的学名更是形象,叫做红花羊蹄甲。

红花羊蹄甲(上)和紫荆(下)

有人认为香港把红花羊蹄甲作为市花,是传递了香港市民团结的美好愿望,并把“田家紫荆”的历史典故作为依据,其实是用错了地方。“田家紫荆”的典故,其实指的是清华校花的那个紫荆。

据南朝的一本志怪小说记载,田家有三兄弟商量着分家,决定把院中的紫荆也一分为三,没想到紫荆不久就枯死了。三兄弟于是感叹“树本同株,闻将分析,所以憔悴,是人不如木也”。于是决定不分家。紫荆马上又恢复了生机。这就是“田家紫荆”的故事,后来人们也用这个故事比喻兄弟和睦相处。“紫荆”也代表兄弟情。

紫荆和紫荆,小朋友们这下分得清了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