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物研究|徐州汉画像石中的中国戏曲元素

 嘟嘟7284 2020-08-08

文物研究


徐州汉画像石中的中国戏曲元素


作者简介 

周保平,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文博专业,研究馆员,客座教授。长期从事汉代物质文化和地方史研究,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汉代吉祥画像研究》一部。


     从汉代开始,就不断出现带有戏曲化的表演节目,当时的“蚩尤戏”“东海黄公”“总会仙倡”等角抵戏,它们包函了歌唱、舞蹈、武术、杂技、音乐等艺术形式,已经具备了中国戏曲的唱、做、念、打等基本要素,为中国戏曲的形成奠定了基础。我们认为,在汉代,中国早期戏曲形态似乎已经发生。

     在徐州的两汉文化遗存中,有不少表现表演艺术的文物,如汉墓中出土的一些乐舞俑、汉画像石等,尤其是汉画像石,其中的歌舞、竞技、傩舞等图像,真实地再现了两汉时期栩栩如生的表演艺术形态,这些艺术形态蕴含着中国戏曲的早期元素。

     歌舞是中国戏曲的重要源头之一。从原始的祭祀歌舞,到后来的以歌舞演故事的“大舞”,直到今天的戏曲,其发展演变有迹可循。中国戏曲的本质是以歌舞演故事。汉代的歌舞,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角抵和优戏,后发展成歌舞戏。汉代歌舞已具备了一些基本的戏曲元素。如产生于西汉的巾舞《公莫舞》,被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戏剧演出脚本。汉代画像中常见一些倡优、俳优一起表演的画像,他们的表演有一定的内在关联,似在用舞蹈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这些倡优俳优的表演是唐代《踏摇娘》一类歌舞小戏之先声,又是宋杂剧、金院本和南戏的滥觞,是戏曲艺术走向成熟的基石,在中国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汉代,歌舞已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特别是被我们称之为长袖细腰的舞蹈。这种舞蹈在当时遍及朝野。徐州汉画像石中就有反映汉代中下层人们歌舞表演的一些画像。如苗山汉画像石墓出土的一方“乐舞图”。图中长袖舞者的左边有一人跽坐于地,双手击节,作歌唱状,舞者的右边有一人在抚琴,他的后边还有吹竽、 吹排箫、吹笛等伴奏者。苗山汉墓出土的这幅乐舞画像,是一种舞、唱、伴奏相结合的综合表演艺术形式,突破了单纯的长袖舞概念,显示出由单项的舞蹈表演向歌舞戏转变的特征。

徐州苗山汉画像石墓出土的“乐舞图”画像石

     “武”与“舞”同源,它们同为中国戏曲的早期元素。在中国戏曲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武术对其影响是一以贯之的。作为综合艺术,中国戏曲之武打戏是其独特的构成要素之一。这种武打戏的源头可以上溯到大禹时期的“干戚舞”,其后又有表现武王伐纣的“大武舞”,它们都是以虚拟的武术格斗为表演形式的。汉代,狭义的角抵戏就是以虚拟武术格斗为主要内容的表演艺术,如《东海黄公》中黄公与虎的对打,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是一出“武打戏”,可视为中国戏曲武打戏最直接的源头。

     徐州苗山汉墓出土一方“比武图”画像石。画像的中心刻二人在对打,左一人持戟,右一人拿勾镶和环首刀,旁有观看者和伴奏者。徐州韩山发现一方“邀看比武图”汉画像石,画面第三格刻绘的也是双方击刺对打的内容。但从画像上看,对打没有剑拔弓张、拼死搏杀之情势,对打双方都被刻画的衣冠齐整、从容潇洒,显然是为了突出其虚拟的表演性质。这种虚拟或不当真的对打正是“戏”之本意,也是中国戏曲最早的元素之一。

徐州苗山汉画像石墓出土的“比武图”画像石

徐州韩山出土的“邀看比武图”汉画像石

     傩是春秋战国时期非常流行的一种打鬼逐疫宗教仪式。仪式中,方相氏蒙着熊皮,戴着假面具,身上穿着红黑搭配的奇装怪服,手里拿着戈和盾,带领一帮人到各处做打鬼逐疫的虚拟动作。这种习俗到汉代已行成一种腊月驱逐疫鬼的固定仪式。徐州出土有一方“打鬼图”汉画像石。画面上格刻二人头戴面具,身着异服,手举环首刀,两臂平伸,两腿分开,脚尖上翘,作跳跃表演状。此图刻画的正是东汉民间乡傩打鬼仪式上方相氏跳傩舞的情景。

徐州贾汪出土“打鬼图”汉画像石

     戏剧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物以及自身行为的行动性或象征性模仿。汉代的傩舞、巫舞,无论从文献记载还是从出土画像上看,显然是人类对自身行为的行动性或象征性模仿,虽不能构成完整的戏曲艺术形式,但已有了戏剧的一些要素。如方相氏是人化装的,已脱离了他本人的面貌,这同戏曲中的角色有相似之处。又如,方相氏手里拿着武器不是真的动武,而是在做虚拟的殴打动作,这同戏曲中的“做”“打”似有相通。第三,方相氏嘴里不停地喊着的“傩”,可以看成有节奏的台词。第四,方相氏打鬼逐役的过程,已构成了简单的故事情节。从以上几点看,大傩这种打鬼仪式与中国戏曲的形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中国戏曲形成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早期元素。

     对于汉代画像中的一些图像,我们不可盲目地当做百戏等表演艺术过分解读。如徐州洪楼汉墓出土的两方所谓“百戏图”画像石,其实一方是“神仙灵异图”,另一方为“导引升仙图”。图中被认为百戏“转石之戏”的实际上是雷公在引鼓布雷。被认为是人假形扮演的鱼戏,其实是灵异中的人鱼。释为百戏中“水人戏蛇”者,实为雨师在布雨。至如两图中的喷吐者、乘象者、龙、虎、云车等,皆为神仙灵异,非百戏表演。

徐州洪楼出土“神仙灵异图”汉画像石

 徐州洪楼出土贾汪“导引升仙图”汉画像石

     近年来,有学者将汉画中一些不相关图像释读为“马戏”。所列举的汉代“马戏”或“戏马”图像中的动物似马而非马,似有指鹿为马之嫌。动物上的骑者也非表演马戏的“衣伎儿”。至于说是在表演“马戏”或“戏马”,更是风马牛不相及。






本文由作者据原文精简,原文刊登于《淮海文博》(第1辑),科学出版社,2018年




淮 海 文 博

     《淮海文博》是徐州博物馆主办的学术性系列丛书,是打造淮海经济区“科教文化中心”的重要载体。徐州两汉文化资源丰富、汉代历史文化研究成果丰硕,该丛书立足徐州,面向全国,重点关注淮海经济区文博工作的新发现新成果,通过挖掘本地区丰富的历史资源和人文内涵,推出具有前瞻性、指导性的学术精品,实现从文化传播到文化创造、从文化选择到文化建构的双重超越,从而促进淮海经济区文博行业的繁荣。

征稿范围

     《淮海文博》征稿范围包括文物学、考古学、博物馆学、文化遗产、历史学、区域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尤其关注有关汉代文物、考古、历史方面的学术成果。

联系方式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和平路118号徐州博物馆《淮海文博》编辑部

邮编:221009

电话:0516-83804415

联系人:缪华  谢砚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