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科研实务 | 护理研究方法—抽样方式

 Nursing小班长 2020-08-08

抽样方式包括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

概率抽样是指总体中的每一个样本有相同概率被选中。常见的概率抽样包括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是指直接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如果总体数量较大,则组织调查难度会增加。

 举例

(2)系统抽样:是指将总体进行排序,按照一定抽取距离进行抽取样本。比如按1、3、5、7、9……这样抽取样本。这种方法易于操作,但是抽样误差可能会大。

 举例

(3)分层抽样:是指先按照研究对象的某一属性(比如年龄、经济、性别等可能影响结果的因素)将研究对象分为若干层,再从每层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研究对象作为样本。这种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小。

 举例

(4)整群抽样:是指将有联系的研究对象作为一个集体、群,抽样时,将群作为单位进行抽取,抽取后将群内所有成员作为研究对象。这种方法可以节约经费,但是抽样误差较大。

 举例

非概率抽样是指每个研究对象被选中的概率是不唯一的,因为不能充分代表总体的水平,所以当由此向总体推的时候,相比于概率抽样没有那么大的说服力。常见的非概率抽样包括方便抽样,滚雪球抽样,配额抽样以及目的抽样

(1)方便抽样:是指选择研究人员最容易接触到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抽样方式

 举例

(2)滚雪球抽样:是指由少数研究对象入手,再由他们介绍符合研究条件的人,直至达到需要的样本数。一般用于特殊群体比如同性恋者、吸毒者等等的研究。

 举例

(3)配额抽样:是指将总体按照某一因素进行分层,并找出该因素不同特征的成员在总体中的比例,按照这种比例抽取不同分层中的研究对象。与分层抽样相似,但是没有遵循随机化原则,其抽样误差大于分层抽样。

 举例

(4)目的抽样:是指研究人员根据研究目的,有目的性的选择研究对象。这种方法大多用于质性访谈性研究中。

 举例

参考文献:

[1] 董玲玲 , 韩淑亭 , 张新双 . 护理标识管理在强化ICU护理质量中的应用[J].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7.

[2] 刘丽艳[1] , 陆文佳[2] , 孙青[3] , et al. 护理人员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18.

[3] 简平, 刘义兰, 胡德英, et al. 临床护士延续护理知信行现状的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 51(4):404-408.

[4] 江会, 叶文琴, 陆海燕,等. 神经内科护理人力分层配置与工作现状调查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 2013, 48(10):891-894.

[5] 苏晓萍, 张丽萍, 李毅宁. 奥马哈系统在泌尿造口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评价[J]. 中华护理杂志, 2016(4).

[6] 宋白娟, 邱梅英, 何美香. 临床用药护理差错现状的调查[J]. 护理学杂志, 2011(19).

[7] 卢晶晶, 仇瑶琴. 在校护理本科生就业意向调查[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9(10):63-65.

[8] 黄天雯, 陈晓玲, 谭运娟, et al. 疼痛护理质量指标的建立及在骨科病房的应用[J]. 中华护理杂志, 2015, 50(2):148-151.

本文作者:皮卡鱼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