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内科】家庭吸气肌肉训练可有效增强COPD患者训练依从性

 Nursing小班长 2020-08-0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以气流持续受限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程度呈进行性发展。该疾病与气道、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物质、气体或颗粒的慢性炎性反应累积和增强有关。慢阻肺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肌肉萎缩和运动耐力下降[1]。

(慢阻肺与烟草、烟雾等有害物质、气体或颗粒的慢性炎性反应累积和增强有关,图源:pixabay)

一项荟萃分析研究表明,吸气肌肉训练(IMT)与肺康复相结合可提高患者吸气肌肉的强度和耐力,并减少呼吸困难但是慢阻肺患者对吸气肌肉训练干预措施的依从性很差,这可能由于患者需要每天进行两次至少15分钟的呼吸指导有关。此前,一项研究完成了一项针对COPD患者的新型吸气肌肉训练的随机对照试验,该训练的干预措施为使用新开发的呼吸训练设备进行每日两次的吸气肌肉训练,每次进行30次呼吸。该设备采用电子可变阈值阻力训练的方式,可以有效将训练时间缩短至5~6分钟。

(缩唇呼吸可在气管支气管内产生压力差,防止细支气管由于失去放射牵引和胸内高压引起的塌陷,适用于重度COPD患者,图源网络侵删)

尽管,有多种因素会影响到训练的依从性,但预计训练时间较短的训练方式会对依从性产生积极影响。因此,研究人员认为每日短至5~6分钟的训练有希望替代传统的吸气肌肉训练成为新的训练方式。

虽然研究人员对吸气肌肉训练依从性的了解还不够深入,但他们猜测使用电子可变阈值阻力训练的呼吸训练设备会增加慢阻肺患者的训练依从性。然而,研究人员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动可变阈值阻力训练器比普通呼吸训练器要贵的多,对于很多慢阻肺患者的家庭而言很难负担的起。

因此,来自丹麦威盛大学健康科学学院康复与健康促进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希望评估一下COPD患者对于基于网络自动反馈的家用普通吸气肌肉训练器的依从性,从而替代昂贵的自动可变阈值训练器。该研究发表在了《Applied Nursing Research》(应用护理研究)杂志上[2]。

(截图自网页)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前瞻性的评估了机械阈值载荷呼吸训练器(传统呼吸训练器)与自动反馈相结合对12周家庭吸气肌肉训练的依从性。机械阈值载荷根据参与者的自我报告得分以及自动反馈得分确定。通过完成的两组的前后对比,在个体水平上评估参与者的依从性。

研究一开始,首先进行为期6周的肺部康复计划。该计划包括共12小时的训练指导,包括心理咨询、营养咨询、COPD管理教育、节能技术和呼吸策略。在此期间,物理治疗师评估参与者的性别、年龄、BMI、婚姻和工作状况、6分钟步行测试数据和肺活量。

(图为瑞士的一种呼吸肌肉训练器,非本研究用具仅供参考,图源网络侵删)

其中一组患者以最高PI,max执行家庭吸气肌肉训练计划,使用Borg自我感知量表评估自己的感知活动,并在网络反馈页面输入相应信息。参与者输入数值后将得到自动反馈指导下一阈值水平。而另一组患者使用基于PI,max的30%的强度,无信息输入无反馈信息。

结果显示,反馈组的吸气肌肉训练依从性为87%,而无反馈组的吸气肌肉训练依从性仅为67%。

除此之外,反馈组在6分钟步行训练的步行距离增加了43m,无反馈组的6分钟步行训练的步行距离增加了15m。

反馈组的所有参与者的吸气阈值负荷平均增加了10.1cmH2O,但无反馈组无明显增加。

(坚持吸气肌肉训练的患者和其结果,图源文献)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根据患者的Borg量表评分,评估了患者可耐受的最大PI值,并以最大强度执行了家庭吸气肌肉训练的依从性。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仅有两名患者拒绝参与评估,研究人员认为这项基于家庭的吸气肌肉训练对于绝大多数患者而言能够接受并易于管理。尽管COPD患者对医疗保健专业人员的建议依从性较差,但在本研究中,患者对于家庭吸气肌肉训练的依从性较高。在本研究中反馈组的依从率达到87%,基本可以认为基于自我感觉和自动反馈的家庭吸气肌肉训练是能被大多数患者接受的。

在对6分钟步行测试的结果的分析中我们不难发现,反馈组的步行距离较无反馈组而言增加了近3倍,这表明较高的阈值载荷能够为吸气肌带来更大的改善,从而使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步行距离。

总而言之,基于本研究的结果,使用自动反馈的家庭吸气肌肉训练能够实现降低成本,节约时间,增加患者训练依从性的目的。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其使用的自动反馈系统还未完全开发,仍不完善。

事实上,我们从很多途径都可以了解到缩唇呼吸、腹式呼吸以及呼吸操相结合的呼吸训练能够有效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增加他们6分钟步行距离,并减轻他们呼吸困难的情况,而本研究侧重的是如何提高慢阻肺患者的依从性,并通过相关数据指出,对于COPD患者的呼吸训练需要根据患者的肺功能和PI值来设定阻力强度才能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晓东, 李琳, 岳崇梅. 呼吸操对稳定期慢阻肺患者肺康复的作用[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7(25):6-33.

[2] Sørensen D, Svenningsen H. Adherence to home-based inspiratory muscle training in individual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 Applied Nursing Research, 2018,43:75-79.

原文链接:

[3] https://www./science/article/pii/S089718971730736X#!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