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路军帽子上面的两颗扣子有什么具体的用处?

 历来现实 2020-08-08

从八一起义开始,人民军队的军帽款式有过数次变革。

南昌起义时,新创立的人民军队沿用原国民革命军服装式样,军帽是日式大盖帽。

到了山区开展游击战时,为了与对手有效区别,红军通过国际支援、打土豪分田地和发行货币,积累了一些资金,开始仿照苏联红军样式,做了新款服装,军帽是大家熟悉的八角帽配红五星。

1937年,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成立,延安的红军接受了国民政府的统一改编,编成国民革命军八路军,下属三个师,名称统一了,服装上也接受了国民革命军的统一制式军装。国民革命军的军装的特征是直筒帽,军帽前脸配青天白日徽和两粒扣子。系国民革命军仿照欧洲的德系军装的款式制作而成。

话说有些经历过长征的红军指战员开始时内心是很有抗拒感的,他们见不得这种曾经与他们作战的敌军服装自己却不得不穿在身上,在经过高级指战员和政委的苦口婆心的心理解释疏导和动员后,也情愿不情愿的接受了现实。

很快大家也发现了这种军帽的好处,红军帽出身于南方游击区,南方气候温暖湿润,不需要护耳,而延安的八路军身处北方大地,冬季气候寒冷,保护耳朵不被冻伤是当务之急。这种新式军帽的两个纽扣可以解开,翻下来就可以护住后脖颈、耳朵和下巴,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另外,这两粒纽扣也是备用品,军装上(比如腰部)的纽扣如果在战斗或行军过程中不慎失落,完全可以用这两粒备用品替代。

冬季的棉军帽前脸的纽扣,则只有装饰作用了,棉帽的护耳用时翻下,不用时可以翻上去,用纽扣或两根布条系在头顶。自从区别开冬季军帽和夏季军帽之后,夏季军帽的款式也不再讲究国军军帽的实用性,帽上的纽扣则只具装饰属性。

在抗战的前期,国民政府充分保证了军装和军械的供给,当然这种供给是按照八路军编制人数实行的。众所周知,八路军在中后期扩编迅速,动员了很多老百姓踊跃参军,保家卫国,新扩编人员的武器和军装无从保障,因为国民政府不予承认。

面对这种困难,倒是难不倒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宗旨的人民军队,八路军在敌后根据地建起了军队被服厂,给扩编人员源源不断的提供军装的保障。这里面有个问题,制作工艺有限,服装的衣料、染料不可能与国民政府的供应完全一致,帽徽制作也有难度,所以,到了抗战中后期,随着八路大规模扩编,我们看到,各根据地的八路军装,颜色开始出现很大的不一致,军帽上的帽徽也不再是必需品,但这两粒纽扣还是保留了下来。

由于日伪军的围剿破坏,被服厂在事实上也经常断货断供,所以只好开战大生产运动,在基层或民间自制,这种军装的效果自然更加杂乱无章,一身出自正规被服厂的军装与军帽简直成为八路军地方武装的宝贝,可以当做奖品发放,能穿上或者佩戴上的都是战斗骨干人物,此举大为提高参战人员的积极性。

八路军地方武装的军装与军帽颜色,永远是敌军无法破解的秘密,在山东根据地,曾有日伪军穿着制作精良的八路军服装,妄图冒充八路军,结果被八路地方武装一眼看穿,予以痛打,日伪军被打散很久后都不知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