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下葬时有人会给小孩灌水银陪葬,这种残忍陋习曾经绵延不绝!

 历来现实 2020-08-08

小时候在同学家看过一本连环画,名字叫做《一块银元》,中心思想是一位战士通过自己亲身回忆反映旧社会是如何吃人的,号召人们不忘阶级苦,警惕帝反修。我很惭愧,没等看完就吓尿了,帝反修的主题记忆并不深刻,但其中主人公小姐姐小玲被狗地主家活生生灌了水银给地主婆陪葬的细节,毁了我作为一名低龄儿童的美好童年。




中国的殉葬制度是一项在历史上连绵不绝的传统陋习,虽然墨子、庸芮、陈子亢等有思想的先生极力抵制,但其观点始终不入统治者的法眼,汉代之前的“杀殉”活动一直是主流现象,在少数民族建立的辽、金、元时期又大行其道,究其根源,还是在于统治者的自私本性,天下都是我的,媳妇都是我的,臣民都是我的,统统都是我的,我死之后,也一定要打包带走。

明英宗和康熙帝在位期间,分别废除了这项残酷的制度,但私心不光是皇帝独有,所以民间仍旧屡禁不止。

殉葬大军里,后妃、童男童女一般都会有一席之地,有些帝王还会呼唤上自己忠心耿耿的大臣和侍卫。民间人士没有大臣,但媳妇总是有几个的,假如足够有钱,也会考虑让童男童女陪葬。

佛教的传播,也给童男童女陪葬习俗起到推波助澜之势。

观音菩萨的身边,总是有一对儿金童玉女,他们有灵根,仙气重,佛教一直致力于让人们相信人生轮回,事事皆有因果报应,愚昧的信众认为,假如自己死后能像菩萨一样有着金童玉女的灵气保驾护航,在轮回路上一定不会吃亏,搞不好自己还能因此羽化成仙,最不济也能有所谓的“善缘托福”。越是生前作恶多端、没有好名声的人,越是心虚的要命,生怕死后不入轮回、永堕地狱,所以就打起了小孩子的主意,行了生前最后一份大恶。

至于在小孩儿他们身上灌上水银,也是因为古人们大略了解水银的防腐作用,通过这种残酷的方式,让小孩儿的躯体保持栩栩如生,仙气不泄。

灌水银的过程往往是趁着他们还没有死掉之前,就把他们先实施催眠,然后在孩子们脑袋上方敲一个小洞把水银灌入,那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才能使得水银最大限度的随着血液流动传输到全身,在形体保存方面效果更佳。世间最残酷的事,莫以幼童“人殉”为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