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只希望,来生不要相遇——为什么历史上欧洲人不喜欢俄罗斯?

 历来现实 2020-08-08

“我们不一样,不一样,不一样,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境遇,我们只希望,来生不要相遇。。。”

老欧洲的人对俄罗斯人的芥蒂很深,要从民族构成、宗教信仰、思想意识和战争渊源四个方面谈起,谈到最新表现。

先说民族构成:

欧洲主体民族是日耳曼人,今天的中欧、北欧、西欧的许多国家的祖先都是日耳曼人,而俄罗斯和部分东欧国家则是斯拉夫人,斯拉夫人的历史也比较悠久,但“斯拉夫”这个名字本身就是古代罗马人对他们的歧视性称谓,“斯拉夫”是奴隶的意思,在罗马人心目中,野蛮而不开化的斯拉夫人只能被当做奴隶使用。

仅是斯拉夫渊源也就罢了,毕竟斯拉夫人也是欧罗巴东欧类型,在俄国人创业前二百四十年的时间内,俄罗斯人渗入蒙古基因严重,以至于欧洲人都说:“剥了每个俄国人的皮,里面都有一个鞑靼人”。从沙皇家到贵族,与残暴的亚洲游牧民族的融合更坐实了欧洲人心目中俄国人野蛮的印象。

宗教信仰:

俄罗斯人和东欧一些国家信奉东正教,欧洲信奉的是天主教和新教,虽然这几个教派源出同门,但东正教与天主教决裂的很彻底,东正教的牧首和天主教的教皇双方老死不相往来。东正教更加强调保障世俗的君权,在沙俄扩张的道路上起到了为虎作伥的作用。

波兰也算是西斯拉夫人,但他们改信天主教,这样的前提下,与欧洲的关系就维护的就比较好。

前南斯拉夫的克罗地亚与斯洛文尼亚之所以与塞尔维亚人离心离德,也是因为前两者是信奉天主教,而塞尔维亚人则信奉东正教。

思想意识:

苏俄时代,苏俄联合东欧国家按照意识形态结成华约阵营,铁幕的另一面是北约组织,这一道鸿沟横亘于欧洲大地几十年,苏俄引领华约组织的侵略扩张性与北约针锋相对,给双方彼此都带来了长期战争阴影。

战争渊源:

俄国人自从把金帐汗国收服之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展了扩张过程,亚洲方向的战争与老欧洲事不关己,不必多说,西方的扩张可把邻国和民族折腾个够呛。

不说种族同源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俄国可谓是西北方向瑞典、芬兰、波兰的最大苦主,当然,某些时期,这三方也是俄国人的苦主,但总体来说,俄国人在土地方面占得便宜更大。西南方向,罗马尼亚也深受其害,俄国人把罗马尼亚当作“通往博斯普鲁斯的一个兵站”,欲一口吞之而后快。

随着疆域的扩张,俄国也不出意料的与欧洲各大老牌强国发生直接碰撞,与土耳其的战火绵延二百多年,在拿破仑时代更是直接对抗几乎整个欧洲的反俄同盟,在土耳其克里米亚不惜与英法联军翻脸,二战时期不用多说,德国攻入苏联的时候也裹挟了多半个欧洲的联军。

即便是在俄国阵营内部,像捷克人和匈牙利人也领教过苏俄军队的雷霆重拳,关键时刻毫不手软。

对待内部加盟共和国,苏俄也一直保持高压态势,这也是苏俄解体后,西边的各加盟共和国快速倒向北约怀抱的真正原因。

最新表现:

苏俄解体后,继承了苏俄绝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联邦也继承了欧洲人的传统恶感,当然,这跟他们的确继承了前苏俄的干劲有关。

恐吓前加盟共和国小伙伴不要为北约部署武器,威胁给欧洲掐断天然气,甚至直接出兵格鲁吉亚、乌克兰,在政治制度上,虽然表面上放弃了原有意识形态,但骨子里换汤不换药,连克格勃的暗杀技巧都原汁原味的继承下来用以对付国内的记者和反对派。最近,又与英国佬展开撕B大战,为了间谍案闹得不可开交。

凡上如此种种所作所为,尽皆让老欧洲们兀自冷笑不已,旧恨未除,又添新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