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73年《红旗》杂志,认真总结经验加速农业发展

 城北十五里666 2020-08-08

毛主席指示我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要“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这是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的具体化。坚持以农、轻、重为序,进一步发展农业,是执行毛主席这个指示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我国农业和工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广大干部和群众在执行“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总方针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这对于加速社会主义的农业和工业的发展,是一个有利的条件。但是,不能说我们对这一方针的认识已经足够了。应当看到,情况是变化的,随着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的不断发展,在农、轻、重的关系上,还会出现新的矛盾,提出新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步伐,我们应当继续总结经验,以提高对农业的基础作用的认识,使农、轻、重的关系处理得越来越好。

“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反映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毛主席根据国内国际的历史经验,从巩固无产阶级专政和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提出来的。因此,我们也必须从这样一个全局出发,牢固树立全局观点,才能正确理解和自觉执行这个方针。我们有的同志在具体工作中,对农、轻、重的关系有时处理不当,往往同对这一方针的政治意义理解不深有关。正确处理农、轻、重的关系,进一步搞好农业,这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更重要的是个政治问题。它是直接关系到团结和依靠占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的农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大问题。

1973年《红旗》杂志,认真总结经验加速农业发展

毛主席在一九五七年就指出:“我国有五亿多农业人口,农民的情况如何,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政权的巩固,关系极大。”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农村仍然存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为了巩固农村的社会主义阵地,把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任务落实到每一个农村,在农村逐步解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就必须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农民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不断发展壮大人民公社集体经济。我们强调农业的重要性,要进一步搞好农业,是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加强工农联盟,巩固无产阶级专政这样一个政治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强调农业的重要性,决不是说工业不重要。农业和工业是国民经济两大物质生产部门,好比一个人的两条腿,二者缺一不可。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发展工业,特别是发展基础工业,对于加速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国防的现代化,使整个国民经济建立在新的物质技术基础上,具有重大意义。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工业呢?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必须迅速地发展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农业发展了,才能提供工业发展所必需的商品粮、副食品、原料和劳动力,才能为工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积累更多的资金。

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决定了工业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在整个国民经济这个棋盘上,农业这盘棋走好了,全盘棋就可以比较主动。所以,以农、轻、重为序,把发展农业放在首位,不是人们主观的任意安排,而是由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表明,只有农业发展较快,才能使工业发展较快}而工业生产建设安排得当,支援农业有力,又反过来促进农业发展更快些。这就要求我们,既要抓好农业,又要抓好工业,既要充分发挥农业的基础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工业的主导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农业、工业以及国民经济其它部门都协调地迅速地发展。因此,各个部门的同志都应当从发展国民经济的全局出发,树立统筹兼顾的思想,使各个部门互相支援,互相促进。

在我国由于建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实行统一的计划经济,工业和农业是互相支援、互相促进的,工农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由于工业和农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人力、物力、财力又是有限的,工业和农业的发展会出现矛盾,这是很自然的。这些矛盾是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加以解决的。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就是在不断发现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前进的。

1973年《红旗》杂志,认真总结经验加速农业发展

只要我们不回避矛盾,善于从平衡中发现不平衡,从大的协调中发现小的不协调,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优越性自觉地进行调节,就能及时解决矛盾,促进国民经济更加迅速地发展。当前,农业的发展水平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业发展的需要,工业对农业的支援还不能充分满足农业发展的要求。

要正确解决这些矛盾,就必须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大力发展农业,加强工业支援农业。

有的同志总想多办一些工业来武装本部门、本地区,发挥自己办工业的积极性。这种愿望是好的。但是,我们一定要考虑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农业的实际可能,才能使这种积极性得到正确地发挥。毛主席说:“要提倡顾全大局。”我们要站在全局的立场上看待自己这个局部,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工业的发展,不仅要看到工业本身所能提供的机器设备和原材料,还要看到农业所能提供的商品粮数量;发展工业所需要的劳动力,不仅要看工业需要多少,而且要看农业能够提供多少,不仅要考虑到一省一地农业生产的可能,还要考虑到全国的农业发展状况。

工业的发展要和农业的发展水平相适应,但这种适应不是被动的。工业部门应当在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农业技术改造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我国农业生产虽然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现阶段,农业生产的发展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要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就离不开工业的支援。我们要从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高度来认识工业为农业服务的重要性,大力支援农业。许多工厂企业,把支援农业作为应尽的责任,作为分内的事,想农业之所想,急农业之所急,为发展农业生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有些同志认为支农产品的产值低、利润小,搞起来麻烦,往往重工业机械、轻农业机械,重制造、轻维修,重主机、轻配件,影响了支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如何看待支农产品的产值、利润,从一个单位、一个企业来看,是不够的,只有从社会主义建设的全局,从巩固工农联盟的需要来看,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973年《红旗》杂志,认真总结经验加速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对工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部门应当努力作出新的贡献。生产农业机械,同时要安排配件生产,做到机器下乡,技术下乡,配件跟上。既要注意生产现代化的农业机械,又要重视半机械化的农具和小农具的生产。而且,要努力改善企业管理,厉行节约,提高劳动生产率,既使支农产品做到质量好,成本低;又使企业不断扩大生产,增加积累。

进一步搞好农业,加快农业建设的步伐,需要工业和各行各业的支援,但最根本的是要靠贯彻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农业学大寨”是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大寨的道路,就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建设社会主义农业的道路。各地学大寨的先进单位的经验反复证明:只有依靠广大贫下中农和农村干部,坚定不移地走大寨道路,才能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纲,坚持抓阶级斗争。解放二十多年来农业生产发展的历史过程表明,每一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每一次重大的政治运动,都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使农业生产出现一次又一次的飞跃。

迅速发展农业生产,不仅要与阶级敌人斗,与错误路线斗,而且要与天斗,与地斗。农业生产是“露天工厂”,受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要迅速发展农业生产,就必须充分调动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努力改变生产条件,逐步扩大高产稳产农田的建设。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原有的基础比较薄弱,农业机械化水平还不高,支援农业的物质和技术力量也有一定的限度,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最主要的是要靠亿万农民群众的力量。

1973年《红旗》杂志,认真总结经验加速农业发展

自然条件的好坏是客观存在。人们在自然条件面前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积极地改造自然,一种是无所作为,消极地适应自然。我们搞社会主义农业,不能满足于在原有的自然条件基础上,修修补补,被动应付,必须逐步地因地制宜地进行全面的改造。自然条件是可以通过斗争加以改变的,尤其是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有人民公社集体经济的优越性,有许多学习大寨改天换地的先进典型,有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革命干劲。只要我们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树立“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坚强决心,又有一个全面的规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坚持不懈地进行改造自然的斗争,坏的自然条件就能变好。

加速发展农业生产的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要充分考虑到同自然灾害作斗争,掌握同自然灾害斗争的主动权,不断地增强抗灾能力。解放以来,由于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改良土壤,植树造林,农业的抗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现阶段我们还不能做到完全掌握气候和自然条件的变化,水、旱、风、虫等自然灾害是很难完全避免的,有时甚至是难以预料的。我国幅员广大,每年都有部分地区发生自然灾害,从一个省、一个地区来看,也常常不是有这种灾,就是有那种灾。因此,搞农业生产决不能有侥幸心理。对自然灾害,要立足于斗。只有斗争,才能从自然界取得更大的自由,这种自由越大,农业的高产稳产就越有保证。与自然灾害斗争,要遵循毛主席的教导,在战略上要藐视困难,在战术上要重视困难。

依靠群众,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自然灾害是可以战胜的。为了战胜自然灾害,就要有充分的准备。对于可能发生的灾情,要有多种设想,抗灾措施要作几手打算,作最坏的打算,作最大的努力。有灾无灾,做好有灾的准备;大灾小灾,做好大灾的准备;一种灾害和多种灾害,作好多种灾害的准备。有计划地从水利、改土、栽培管理、防治病虫害等各方面积极采取措施,把工作做在前头,才能打好和自然灾害作斗争这一仗。有准备和无准备是大不一样的,有准备,就主动,无准备,就被动。即使遇到较大的自然灾害,也不能被它吓倒,还是要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坚持进行抗灾斗争,努力从被动中争取主动,使大灾也能少减产或者不减产,小灾仍能夺得丰收。去年,我国很多地区遇到少见的干旱以及风、涝、冻、雹、虫等灾害,由于广大农村干部和社员群众以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同严重的自然灾害进行了持久顽强的斗争,仍然夺得了农业生产的好收成。

1973年《红旗》杂志,认真总结经验加速农业发展

生产条件差的地区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生产条件;生产条件好的地区,要夺取高产更高产,也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许多高产地区由于广大干部和群众的辛勤劳动,为革命种田,生产不断发展,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增产是没有顶的。毛主席教导我们:“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高产地区生产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和大寨式的先进单位相比,还有差距。有差距就有努力方向,不平衡就说明有潜力,解决薄弱环节就有增产门路,任何增产到顶的思想都是没有根据的。当然,要在原来产量已经比较高的基础上继续增产,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更艰巨的劳动,从一定意义上说,并不亚于低产变高产所付出的劳动。生产条件好,只是为增产提供了可能,但是要把这种可能变成现实,还要靠我们发挥更大的革命干劲。高产地区要更高产,用工、用肥、用水都得相应增加,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的要求更高,每增产一斤粮、一斤棉都要花更大的力气。

如果思想上有了自满,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差,产量就会上不去。许多高产单位的经验说明,只有发扬大寨精神,坚持继续革命,发动群众不断地向生产的深度和广度进军,农业生产才能更上一层楼。

迅速发展农业生产,是一场艰巨的斗争,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切实改进领导作风。毛主席教导我们:“斗争愈是艰苦,就愈是需要共产党人的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要求密切地相结合,愈是需要共产党人的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密切地相结合,而彻底粉碎主观主义的和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各级党委要切实加强对农业的领导。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更好地用党的路线和政策教育群众,武装群众,把革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结合起来,防止领导工作中的片面性和形而上学,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实行正确并有力的领导。

(原载《红旗》杂志一九七三年)

认真总结经验加速农业发展

(图文无关,内容有删减改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