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家名片】满震闪小说十则(珍藏版)

 长尾巴的城市 2020-08-08

本期作家名片推出作家满震的一组闪小说。其作品风格,温馨有之,哲思有之,讽刺有之,淡而有味,劲道十足。

满震,在全国各地报刊发表微型小说等文学作品千余篇,其中多篇作品被各种报刊转载或被收入各类权威选本,或被全国各地多家中学语文试卷选用,出版微型小说集《好人无处不在》《夜色多么好》等五部。曾获第九届全国微型小说(小小说)年度评选一等奖、江苏微型小说创作双年(2014-2015)奖、第九届金陵文学奖等奖项。系中国微型小说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协会员、江苏省微型小说研究会理事、南京市作协理事、南京《新江北报》副刊主编。

栀子花在电梯里芬芳

     她早上去菜场买菜顺便买了一把栀子花回来,走进电梯,又闻到了一股呛人的烟味。她一直讨厌烟味。

这电梯里明白警示“禁止吸烟”,可有些人就是视而不见,非得在电梯里抽烟,真是素质低下!她一边在心里指责那个不自觉的烟鬼,一边从袋子里取出几朵栀子花来,前后左右扫视了一番,终于找到了一个放置的地方。顿时,栀子花的芳香冲淡了难闻的烟味。

中途,又有几个人进电梯。闻到了栀子花的清香,他们看着她说:“好香哦!是哪位放的花?真是个有情趣的人啊!”

她看他们笑笑,也不接话说她就是那个放花的人。

下午,她下楼,进了电梯,却发现花没了。她在心里说,真是林子不大却也什么鸟都有,几朵小花竟然也有人贪!

第二天早上她去菜场买菜的时候顺便又买了一把栀子花回来,她打算再在电梯里放几朵。走进电梯,她惊喜地发现那个地方已经有人放了几朵栀子花。洁白的花瓣上还滚动着晶莹的露珠。她开心得笑了。

甜蜜的菠萝

路边停着一辆卖菠萝的小货车,车厢的挡板放下来,所剩不多的削好的菠萝装在塑料袋里整齐地码在车厢底板上。摊主是个中年男子,他斜靠在车边看报纸。

妻子说:“菠萝是好东西呀,营养价值非常高。我们买几个吧。”

我就问:“菠萝怎么卖的?”

摊主说:“十五块钱一袋两个。”

我还价:“十二卖不卖?”

摊主说:“十二就十二吧,自己家种植的。”

妻子说:“拿一袋吧。”

摊主一边拿一袋菠萝递给我,一边说:“菠萝里面含有丰富的营养,还有一定的食疗效果,经常吃菠萝可以减肥、美容,还能清理肠胃和消除感冒。注意,吃前先用盐水或者糖水浸泡一下。”

妻子夸他说:“你懂得不少嘛!”

摊主说:“哦,还有,过敏体质的人不能吃菠萝。”

妻子说:“是吗?我可就是过敏体质。不能吃——那我就不买了,不好意思啊,对不起啊。”

摊主说:“没关系的,没事的。”

我们转身走不多远,妻子说:“这卖菠萝的人多说一句话就丢了一笔生意,说明他是一个多么实诚的人。就冲这一点我们就应该照顾他的生意,你说是不是?”说完又转过身来,回到摊主跟前,说:“我们买两袋菠萝。”

瓷罐的愧疚

母亲喜欢吃小腌菜,说想腌点小青菜呀萝卜缨子呀萝卜条呀什么的,问儿子家里有没有小坛小罐什么的找几个给她腌菜用。

儿子就旮旮旯旯翻箱倒柜地找,就找到一对瓷罐。白色的瓷罐圆鼓鼓的肚子上还绣着蓝色的花草。

他把瓷罐拿来给母亲。母亲不认识瓷罐肚子上的字,但她一看到这瓷罐就欢喜地说:“呦,这罐子真漂亮!这罐子原来是做什么用的啊?哪块来的啊?是买的吗?”赶紧拿去清洗。

这瓷罐是哪块来的?是一个朋友送的。这瓷罐是做什么用的?是装牛脯的。朋友当然不是送他一对空瓷罐,送的是两罐牛脯。这两只空瓷罐就是吃完了牛脯遗弃的。

他的心里顿生一阵愧疚。

母亲是高龄老人,牙齿已不行了,稍硬的东西都吃不动了。牛脯鲜香透爽酥而不腻,很适合老人食用的。而做儿子的送来的却是两只装牛脯的空瓷罐。

他转身出门,进了副食品商店,提了两盒实瓷罐回来,说:“妈啊,你看我又给你找了几个罐子来。”

活到一百岁

父亲说:“我们单位同事张某某跟我同龄,上个月走的了(去世了)。”

我说:“他一直体弱多病。”

父亲说:“我的老同学李某某比我还小两岁呢,上个星期也走的了。”

我说:“他心态一直不平和,而且脾气暴躁。”

父亲说:“我的几个老朋友张伯伯、朱伯伯、翁伯伯、鲁伯伯他们都走的了,就剩下我一个了。”言语中不自觉地流露出伤感和忧郁。

我宽慰他说:“你身体比他们健康,心情比他们开朗,活到九十岁没问题的。”

可是,父亲听了我的话似乎一点也不高兴。

我的一个朋友来看我父亲。他问我父亲:“老爷子高寿啦?”

父亲说:“八十六了。”

朋友奉承我父亲说:“老爷子气色不错,身体肯定不错,活到九十岁肯定没问题的。”

父亲斜了我朋友一眼,拉下脸,不搭理他。显然是不高兴了。

我这才意识到,我和我朋友都说错了话。你想啊,老爷子现在八十六,如果活到九十,就只有三四年时间,三四年时间弹指一挥间,转眼就没了。你说这值得高兴吗?

我赶紧纠正说:“我爸身体好,心态也好。活个一百岁有什么不可能呢!”然后转向老爷子:“你平时要注意少吃荤多吃素,再适当运动运动走动走动;还有就是,如果哪里不舒服了,千万不要忍不要拖,要及时告诉我们,我们立即带你去医院,及时把病解决了。我看活到一百岁没问题。现在有那么多人能活一百岁,我爸为什么就不能活一百岁呢!”

现在八十六,到一百岁还有漫长的十几年呢!真得好好活!你说能不高兴吗?

果然,父亲笑了。

一个不得罪

他家办喜事,他的两个开饭店的朋友张老板和李老板都来找他,都想把他的酒席拉到自己的饭店里去办。他是一个不喜欢得罪人的人。酒席搁张老板那里就得罪李老板, 搁李老板那里就得罪张老板。他决定把中午的面席和晚上的正席各给一家饭店。

在李老板那里预订晚宴的时候,李老板表示了感谢,却不太满意地说:“你干嘛不把中餐也放我这里呢?”

搁在一般人,肯定会说:“你别太贪心了。”而他想到要是这么说,李老板多半会更不高兴的。他就没这么说,他说:“不好意思哎。我的一个开饭店的朋友在你之前去找我,想让我把酒席都放他那里,我想到我们是老朋友了,硬是把晚上的正餐放你这里,只把中午的面席放他那里敷衍他一下了。”

李老板高兴地说:“啊呀,真是谢谢啊谢谢啊!”

在张老板那里订中餐的时候,张老板表示了谢意后,有点不悦地说:“你晚餐为什么不放我这里呢?”

他说:“不好意思啊。我的一个开饭店的朋友早就找到我把中餐晚餐都定在了他那里。你虽然找我迟了点,但我想到我们的交情,硬是挖了一块放你这里,他都不高兴了。”

张老板说“啊呀,那真是不好意思啊。谢谢了谢谢了!”

建言

他是老总请来的公司顾问。老总请他说说他对老总最近的工作有些什么看法和建议,就是指出老总在工作中有些什么不足和缺陷。他想说,但又怕老总气量小听了不高兴。

老总说:“你不要有什么顾虑,我请你来做我的顾问不仅要你为我的公司发展出谋献策,还希望你能监督我的一言一行,帮助我树立崇高的个人形象。请你提多宝贵意见。”

于是他就说:我最近发现你经常对下属发火,高喉咙大嗓子的,有时还爆粗口。动不动发火一伤身体,二损形象。他注意到老总脸色阴了下来,赶紧又说,其实我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我想,我要是坐你的位子,面对这么大的工作压力,恐怕我也会动不动发火,而且比你发得更大更多。

老总的脸色立时阴转晴。他笑着说:你说得很对,我以后一定注意。

话里有话

杂志社主编嫌原来的印刷厂印刷费用高,让他重新找了一家要价较低的印刷厂承印本单位的杂志。三个月后,这家印刷厂来人要求结一次账。他把印刷厂的人带到主编办公室。主编不想爽气地把印刷款付给他们,说最近单位资金周转不过来,让他下个月来。

一个月后,印刷厂人来,他把他又带到主编办公室。主编说这几天会计休假,下星期来吧。

一个星期后,印刷厂人来,他把他又带到主编办公室。主编说今天没空,你过天来吧。

第二天,印刷厂人来,他把他又带到主编办公室。主编很不高兴地给结了帐。转过脸来就批评他说:你究竟是我们杂志社人还是印刷厂人,他人一来你就把他带到我办公室!

他说:这个印刷厂是我联系的,人家来肯定先找我,我当然得把他带到你那里去。

主编说:你为什么不帮我敷衍敷衍他,而是胳膊肘往外拐总帮他们说话?主编话里有话,怀疑他拿了人家的好处才这么帮他们的。

他想,我要是直白地说我没拿他们一毛钱好处,主编肯定不会相信。转天,他找到主编,说:这家印刷厂真是不够意思,我们杂志一直在他们那做,照顾他们业务,他们连顿饭都不请我们吃。我建议我们的杂志不给他们印了。

主编看看他,笑笑说:你别多心。他们印得质量不错,价格也不高,就在他们那印。

炒股与打牌

小顾爱炒股,妻子小杜爱打牌。

小杜一直不赞成小顾炒股,小顾一直反对小杜打牌。

最近股市行情走高,小顾手上的几支股票疯涨,一下赚了两万多。他喜不自禁地跟同事说,跟同学说,跟朋友说,逢人便想说。大家要他请客。小顾大方地说:“好好好,是得庆贺庆贺,我请客!”

小杜近来手气特差,打牌连着输了七八场不还手,输了五六千。每回打牌回来都是灰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

小顾就说:“打牌有什么意思呢?打得头昏脑胀伤身体。打得精神萎靡影响第二天上班。打到最后一算账,个个输,输给了谁?都输给吃头子的了。你看我不费吹灰之力就赚了这么多。”

小杜说:“别太高兴了。你以为你买的股票就总是涨不会跌吗?”

果然,没过几天,股市行情走低,小顾手上的几支股票暴跌,所投的钱一下大大缩水,亏了五六万。大家见小顾的脸上阴云密布。

小杜呢,近来突然时来运转,打牌一连赢了十几场,赢了七八千。她一路小唱着回到家里:“老公老公,我又赢了。你不是一直想要台笔记本吗,我马上给你买。”忽然发现丈夫的脸像苦瓜,就明白一准是他的股票又大亏了,就讥笑他说:“我认为炒股一点也不好玩。我听人说十个人炒股七个输,两个持平一个赢,你以为钱就是那么容易赚的吗?”

小顾说:“你也别太高兴了。你赢的钱现在在你的荷包里,过两天说不定又会到了别人的口袋里。要想让你打牌赢的钱真正是你的了,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从此不再打牌。”

小杜说:“是啊是啊,不是一样的道理吗,你要想让你炒股赚的钱真正是你的了,办法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赶紧把你的股票抛出,把钱取回来,并且从此不再炒股。”

 道理他俩都明白了,但小顾仍旧在炒股,小杜仍旧在打牌。

心  诚

导游把游客们带进一座寺庙,然后把他们交给寺内的一位工作人员。这位工作人员先教大家怎样烧香怎样拜佛,比如香要左手拿着,因为我们平时习惯用右手,右手接触的东西多不太干净,而左手就比较干净;拜佛的时候要两掌合十,默默地祷告祈愿。然后说:下面请各位排队分批进入这个小房间,里面有几位大师义务为大家答疑解惑指点迷津。

大师问了女士的出生年月日,又瞅了瞅她的相貌,说了些她的身体、工作、处世等方面的问题,最后问她有什么愿望。

女士说:希望父母身体健康,丈夫不要有外遇,孩子成熟进步,一家人平安幸福。

大师说:出门后给菩萨烧柱香,你的愿望会实现的。

出了门,就有工作人员递给女士一把三根拖把棍一样大的香。女士问:这香多少钱?

答曰:五十一根。

女士信佛,但觉得花一百五十块烧香有被宰的感觉,就说:我能不能烧一根?

答曰:不好,烧香都是烧三根。你要心诚才灵。

女士就把巨香放下,走到菩萨面前,两掌合十,低头默念一番,转过来对工作人员说:刚才我问了菩萨,是不是烧的多他就保佑的多,烧的少他就保佑的少。菩萨说:保佑百姓普度众生乃吾佛之职责所在,烧香不在乎多少,只要心诚,我都一样保佑。

工作人员无言以对。

女士便从包里取出刚在庙门外花十块钱买的香,虔诚地烧起来。

买  鱼

去菜场买鱼。问:“这鲢子鱼怎么卖的?”

卖鱼的说:“6块钱一斤。”

1条,4斤,24块钱。想到我们一家人都怕鱼刺,而鱼的下半身小刺特别多,就问:“我可不可以只买鱼头(上半身)?”

卖鱼的说:“可以。但单买鱼头10块钱一斤。”

我说10块就10块。

卖鱼的利索地把鱼一刀两断,鱼头部分一过秤,25两,25块钱。

出了菜场,我才回过神来:一整条鱼24元,只要鱼头25元。我傻呀?我又回到鱼摊前,指着刚才斩下的鱼的下半身说:“你把这个鱼尾巴给我吧。”

卖鱼的把鱼尾巴放进秤盘里,说:“鱼尾巴便宜卖给你,4块钱一斤,15两,6块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