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天,馈赠给舌尖的美味 马西良

 长尾巴的城市 2020-08-08

小编提醒一二——

1这一期,真正的吃货来了。不要被吸引,被怀旧,被勾起食欲

2传说吃野菜可以像静静一样雅致

3美好春日,如果你的爱人为你端上一盘泪奔的野菜;

如果他没有,那你为你爱的人端上一盘野菜,让他泪奔吧

4以下盘中餐都是某做好后发到互联网上又下载下来的

春天,馈赠给舌尖的美味

马西良

春天到了,卸掉厚重的冬装,身体和口味都迫不及待地想轻盈起来。身体的轻盈,自然可以去野外踏青,爬爬山,走走路。而口味上的轻盈呢?最能让舌尖享受到这种踏青感觉的,自然是那漫山遍野的野菜树芽花朵,捋上一把榆钱儿,摘下一朵槐花,放在嘴里一嚼,简直要把整个春天咀嚼在口舌间,让你享受到咀嚼春天的快乐,而收获一份葱绿的心情。

柳芽儿

俗话说:五九六九,沿河看柳。河里的冰还没有化开,地还在封冻,河边的柳条就柔顺起来,像少女的发丝刚拉过直板,随风飘逸,柳枝上面的小尖芽,先鹅黄后嫩绿,急不可待地探出了“脑袋”。

慢慢地嫩绿的柳芽便钻出来,把一股股清香钻入人们肺腑,让你感受到春天的到来,拿上镰刀,走向柳林,一阵挥舞之后,大把大把的柳枝便塞满了怀抱,于是带着这些透着春天气息的嫩枝,满足地向家中走去。

  把柳芽从枝上捋下来,洗净,晾好,烧半锅开水,将满筐的柳芽倒入锅中,烫一烫,再捞入准备好的凉水盆里,浸泡半天,这些柳芽已变得金黄黄的,不论炒、炖、烧汤、做菜豆腐,包饺子,捏窝窝头,都让你吃个饱。

解放初期,邻居大叔在离家十几里外上学,家里揭不开锅,二老爷只好从树上捋下柳芽,做熟之后用瓦罐盛好步行送到学校,大叔一个春天都是用柳芽果腹,熬过了饥荒考上了大学。

李白曾有诗赞美柳芽:“柳色黄金嫩”。那一串串的鹅黄浅绿的柳芽儿给初春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美丽的风景,更给我们带来了一道美味的佳肴。柳芽煎炒后泡茶,去腻败火,苦涩中透出清香,让你感悟生活的艰辛。

榆钱儿

老家的屋后有两棵合抱粗的老榆树,每年开春时节,榆树铜钱似的花瓣在春风的吹拂下慢慢飘落,满地满屋翠绿,那绿嫩嫩的、青翠翠的榆钱儿给人神清气爽的感觉。

榆钱儿也叫榆荚,是榆树的种子,因为它酷似古代串起来的麻钱儿,故名榆钱儿。母亲说榆钱儿是老天爷实在看不下去人间穷人的困难,让榆树结下钱儿送给穷人饱腹不至于饿死。刚生出来的榆钱儿脆甜绵软,清香爽口,不仅能生吃,还可喝粥、蒸馒头,贴饼子也清香可口。

每年榆钱儿长到能吃的时候,我家屋后成了热闹的去处,有用杆子绑镰刀削的,有用绳系上石头扔的,还有爬到树上擗树枝的。落下一枝榆钱儿,“嗖”地跑上一群儿童,摘下来张嘴就吃,郁香甜绵,清香爽口。

父亲总是找个梯子爬到树上,拆下树枝一人分几枝,告诉孩子们,不能扔石头,把屋砸漏了,我可要打你们的屁股。我们放学后爬到树上,一枝枝的将榆钱儿捋下来,放入箢子,捋满后放下来,让母亲熬糊粥喝。有时母亲还用地瓜面给我们贴出黄灿灿的菜饼子。

树上的榆钱儿飘然落下,满地都是白色的“钱”,母亲总是小心翼翼地扫在一起,晒干了用来烧锅做饭。母亲说,老天爷送给咱们百姓的“钱”,咱花不完还要送给老天爷,不能忘了老天爷的恩情啊。

白杨花

白杨花我们叫 “无事忙”。《红楼梦》一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他任江宁织造期间,路过滕县故道作了一首诗就有“无事忙”三字记载。“林间系马集归鸦,屋上炊烟指歇家。随处风光期好语,奚儿争拾白杨花。”(《楝亭集》卷五有《南辕杂诗》,其第十二首)“白杨花”句下有小注云:“滕人呼白杨花为‘无事忙’。滕人,当指今山东滕县一带的人。”《红楼梦》第37回,写贾家众姊妹于秋爽斋结“海棠诗社”时,为“彼此称呼则雅”,各自都取了个“美”号,薛宝钗为贾宝玉就起了“无事忙”的诨号。白杨花虽然长得难看,可吃起来又香又劲道,营养丰富。

母亲健在时,每逢春天白杨花长大时,就一大早起来,到树林里捡些。后来身体行走不方便了,还让侄子们到河崖树林捡些,回家后洗净,烧热水烫一烫,用凉水浸泡半天,然后揉成团,拧干水,让家里人给我送两团子来,炒吃、蒸吃,清香扑鼻的味道和浓浓的亲情、乡情在我心里回荡,至今还使我难以忘怀。

白杨花开在初春,相比那些黄的刺眼、白的圣洁的花儿,白杨树的花倒显得平凡甚至有些丑陋了,很像一条条恶心的毛毛虫,但我们又很难看见有像白杨树的花儿开得这么盛,花落时,绿色的花条铺满一地,象极了温暖的厚毛毡。我钦佩于它的勇气,虽然人们的赞美声从未对它敞开过,但它依旧高耸挺拔着,努力绽放它的美丽来回赠轻柔的春风。

洋槐花

当杏花飘落,桃花落英,大地都绿透了洋槐花才披上绿装,它的花儿是在绿叶的陪衬之下开放的,它在出叶的时候就展出了花蕾。花蕾挤在一颗颗花穗上,忽的一天洋槐花就绽开了笑脸,整个春天都沉浸在花的海洋中。

走进每一个村庄,每一片洋槐林,那些带刺的树枝,都会开得满满的花朵。一个个穗子,挂满枝枝杈杈,摘穗轻捻一嗅,扑鼻的香。闭上眼睛,心里的那个惬意劲儿,让你如痴如醉。

槐花盛开时,那沁人心脾的香甜,不仅让农家增添了槐花粥、槐花饺子、槐花包子、清炒槐花、干炸槐花等美食,就连城里的大姑娘小媳妇也借用节假日、带着大包小包来乡村采撷洋槐花。回去之后,把采摘的槐花穗摘去梗,拌馅、摊在铺有笼布的蒸笼,十分钟成熟了,用手抓,用碗盛,拌上蒜泥、香油、辣子、葱花,不吃个满头大汗不算完,看看都让人眼馋。

住在山里的一个朋友,在漫山遍野的槐花中看到了商机,春天槐花盛开时,他找人帮忙采摘槐花,回家一煮,晾干后,装好一年四季都往饭店送,每年都挣几千块钱,人们穷时青黄不接度饥荒的树芽野草,都成为了城里大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春天里绽放的、萌芽的、抽绿的好多皆可食用,去春天的野外吧,背一篓绿色回家,摊在餐桌上,置于碗筷间,食一餐春之恩赐,咀嚼出缕缕清香,体验素雅的滋味和春之美感,让绿色装满我们的心灵。

作者简介:马西良,男,生于六十年代,古滕善国人士,散文作家,笔名鲁波。重情山水间,笔耕数十年,作品简洁疏朗,语言凝练,哲理性强,文风洒脱飘逸,自然清新。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散文作品奖励,发表作品200多万字,大量散文作品入选全国优秀散文精选(选粹)或中学、大学教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