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被英语吓大的。 比如,在汉语里,“见到你太好了”和“见到你很高兴”有区别吗? 功能上没有区别,都可被用作问候语。 你同意吧? 但语法结构上有细微差别:
对吗? 那怎么翻译成英语? 你会从记忆里挑选。 我为什么把“好”和“nice”都标成红色? 因为“nice”的意思是“好的”。 我用颜色提示这种对应。 我为什么把“高兴”和“pleased”都标成绿色? 因为“pleased”的意思是“高兴的”。 我用颜色提示这种对应。 那我再问一个问题:在汉语里,“见到你太好了”和“见到你太棒了”有区别吗? “好”和“棒”有一点点程度差别,但不影响这两个句子的含义吧? 你应该是这样想的。 对啊,你想的没错,这两个句子就是没有区别。 我为什么把“棒”和“great”都标成蓝色? 因为“great”的意思是“棒的”。 我用颜色提示这种对应。 嗯,那你要问了:“好的”和“棒的”没有实质差别,为何还需要“nice”和“great”呢? 人类就是这样啊。 汉语这样,英语也这样,人类要变个方式说话而已。 吼吼,能不能互相理解下? 那你还要背这句“Nice to meet you”,而且认定它像中国的四字成语一样,一个字不能差吗? 好,我们再看下: 美国权威词典Collins词典在nice这个词条的第8点里暗示了非常丰富的信息。 第一,如红线处,这个完整的句子是It is nice to see you。 第二,请仔细看整个截图:Nice to see you和Nice to meet you没有实质差别。 汉语里,“看到”和“遇见”有差别吗? 没差别。 所以“see”和“meet”也没差别。 第三,我们可以在句中加很多修饰词,比如截图中It is so nice to see you。 我们可以换成:It is definitely nice to see you。 或:It is absolutely nice to see you。 或:It is totally nice to see you。 汉语里,“如此地”与“肯定地”、“绝对地”、“完全地”有差别吗? 没差别。 所以“so”与“definitely”、“absolutely”、“totally”也没差别。 再看一个例证: 创办于2003年的thefreedictionary.com也是一个可靠的网络词典网站,它的信息来源是各种权威词典。 如红线处,Nice to meet you的完整形式是It is nice to meet you。 这如同我们在文章开头提及的,“见到你”这件事太好了,所以完整句使用一个形式主语“it”在句首,句子结构会清晰很多。 但是,我们如果这样说To meet you is nice,可以吗? 当然可以啊,完全合乎语法规范。 当我们从两本网络词典都知道Nice to meet you其实是一个完整句It is nice to meet you的简缩形式而已,我们可以干什么? 答:我们可以用无数单词替换nice: 我只是例举了九牛一毛。 那你还要背这句“Nice to meet you”,而且认定它像中国的四字成语一样,一个字不能差吗? 我这篇文章引用的就是“Good to see you”: 你还可以替换动词,虽然含义会稍微变化,但终归就是一句客套而已: 而至于文章开头提到的另外一句Pleased to meet you,权威的剑桥词典(Cambridge Dictionary)也有一个词条: Pleased to meet you其实也只是完整句I am pleased to meet you的简缩形式。 对,它和Nice to meet you的完整句是完全不同的。 在I am pleased to meet you中,人是句子的主语。 即:我见到你,我很高兴。 ![]() 所以,我这两篇文章都强调先在母语中理清逻辑: 李诞vs欧莱雅:人间不值得,那你值得不值得(deserve)? 那知道Pleased to meet you的完整句之后,我们又能干什么? 答:大胆替换啊。 ![]() 如果我们总是碎片式记忆,我们就永远疲于奔命。 英语和心理学有一个共同目标:整合。 整合的知识和整合的人生一样重要,而且会互相印证。 世上不会有一本语法书谈及以上内容。 中国的英语教育者意识不到碎片式教学是个问题。 英美的英语教育者根本不知道中国是这样碎片式教学的。 (本文完) 作者简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