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CAA 2020丨于布为教授:传承七十年辉煌历史,发挥麻醉学科自身优势

 BOSS_TZ 2020-08-08


回首往事,几代麻醉人顽强奋斗,为我国麻醉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展望未来,新一代麻醉人蓄势待发,为学科建设不断奋斗。会议前期,记者采访了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于布为教授。他为我们介绍了麻醉学科70多年来的辉煌历史、当前现状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景。于布为教授指出,在学科未来发展道路上,要继承先辈们的良好基础,发挥麻醉学科自身优势,认识到麻醉医生才是急危重症抢救的主力军。

于布为 教授

回首过去,不忘先辈荣光


1949年,从美国回国的尚德延教授在兰州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麻醉科,至今中国麻醉学科建设已走过了70个年头。尚德延教授在抗美援朝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战创伤伤员的麻醉处理经验,包括大量危重症患者肺损害的救治经验,同时也为中国心血管手术的麻醉和小儿心血管手术的麻醉做了大量开创性的工作。在1979年于哈尔滨召开的中国首届麻醉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的成立大会上,他被推选为首届主任委员。
 
1951年,吴珏教授回国后在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今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创建了新中国第一个麻醉科并担任科主任,同时创建了中国第一个血库,为中国外科手术的顺利开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此后,大量进修医生跟随吴教授学习麻醉,使得中国南方各省相继开展了现代麻醉的工作。与此同时,北京谢荣教授通过开办麻醉学习班,培养了北方各省的麻醉学科负责人,形成了中国麻醉学科“南吴北谢”的格局。
 
1953年,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杏芳教授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二尖瓣分离术的麻醉,开创了我国心脏麻醉的先河。李杏芳教授也是国内开展低温麻醉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麻醉的先行者。
 
1953年,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王源昶教授在《中华外科杂志》上首次报道了对罹患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的孕妇在全身麻醉下实施剖宫产手术时发生的心搏骤停,通过在左下胸部实施胸外按压,抢救成功3例的临床报道,开创了中国心肺复苏的先河。而世界公认的心肺复苏的鼻祖Kouwenhowen的工作,是数年后发表于JAMA上的论文。可见,当年的中国麻醉学科在心肺复苏领域是走在世界前面的。同时期还有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王景阳教授发表的通过动脉输血抢救严重失血性休克患者获得成功的报道。
 
1956年,谭慧英教授带回从法国学习的人工冬眠抢救危重症患者的技术和经验;1958年,史济湘教授带领烧伤科医生成功抢救了大面积烧伤的钢铁工人邱财康;1962年,李德馨教授将血气分析技术首次在临床麻醉和
危重症抢救中进行应用等等,他们都为中国麻醉学科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于布为教授提到:“中国麻醉学科无论是复苏的技术,还是改善微循环的技术,都有很扎实的基础。在20世纪70年代,我们和世界主流差的是在物质上,而不是在技术上。”


立足当下,绘写学科辉煌


1979年,在哈尔滨召开的中国麻醉学术会议上,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成立,标志着麻醉学科开始崛起,随后逐步走向对外开放。1989年,原卫生部“12号文件”正式宣布麻醉学科为独立于外科的临床二级学科,工作范围包括临床麻醉、急救复苏、重症监护治疗和疼痛诊疗四大部分,为麻醉学科的发展和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伴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医疗设备逐步完善、新的药物大量投入,在新一代领军人才和广大同道的共同努力下,中国麻醉学科已快速迈进到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麻醉直接相关的死亡率已明显下降。2014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试行)》,麻醉学科启动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2015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的通知》,公布了麻醉、重症医学等6个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8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印发加强和完善麻醉医疗服务意见的通知》等4项文件,2019年发布《关于印发麻醉科医疗服务能力建设指南(试行)》,为中国麻醉学科服务能力的提升以及均质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些年,作为麻醉学科的领军人物于布为教授相继提出“全身麻醉的本质是意识丧失”“理想麻醉状态”“麻醉中最重要的循环指标是组织微循环的灌注,而不是单纯的血压”“麻醉的‘哲学概念’和麻醉的‘临床概念’“麻醉无禁忌”“精确麻醉”“麻醉应同时是一个治疗过程”等麻醉理念,在中国麻醉学界已经深入人心,大大丰富了麻醉学科的发展。同时,作为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他提出了中国麻醉学科发展的“五大愿景”:推动“舒适化医疗”发展的主导学科;保障医疗安全的关键学科;提高医院工作效率的枢纽学科;协调各科关系的中心学科;为社会所熟知和认可的重点学科。


迈向未来,发挥学科优势 


在新冠疫情防控战役中,据到过现场的专家反映,在42 000多名援鄂医疗队员中,有800多名麻醉科医护人员奋战在武汉和湖北其他地区的医疗机构中,为取得抗疫斗争的胜利,做出了他们的贡献。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气管插管,绝大部分都由麻醉科医生操作。
 
于布为教授认为,在此次疫情中,中国麻醉学科70多年来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积累的丰富学术与临床经验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肯定中国麻醉学科这七十年走过了非常辉煌的历程,而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同时我们也要迎接新未来,将已经失去的东西补充起来。我们要恢复麻醉学科在现代医院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认识到麻醉科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创伤救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急救治能力,这是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于布为教授指出:“在过去,麻醉学科未能深刻认识到重症监护治疗和疼痛诊疗的重要性,导致了麻醉学科体系的不完整,对年轻医生的培养不全面,使麻醉学科的发展止于临床麻醉。”
 
未来,麻醉科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加强学科建设:一是每个三甲医院都要建立麻醉科门诊,建立麻醉后的麻醉科专科重症监护室(ICU),把ICU的工作恢复起来,把麻醉科在稳定生命体征、维护生命脏器正常运转、纠正异常状态方面的优势发挥出来。二是在急危重症的抢救方面建立麻醉治疗学科,并在全国三甲医院中大力推广,发挥麻醉治疗的强大优势。要大力宣传麻醉治疗学,除了可以镇痛之外,还可以治疗罕见病和疑难病,破除大家传统认为“狂犬病必死无疑”的陈旧观点,在麻醉治疗下,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预后。“如果麻醉科不走出手术室,最后将萎缩为一级学科,未来发展极其堪忧。”于布为教授说道。
 
麻醉学科进入新世纪以后,大量的年轻人出国学习,在继承国内前辈良好基础的同时,又去国外开拓了眼界;归国后陆续成为了国内各大医院麻醉科的骨干力量,完成了麻醉学科的新老交替。从整体上来说,中国麻醉学科已基本跨过了安全门槛,正在朝着改善预后和远期疗效的目标迈进。于布为教授最后强调:“童子功不是一天练成的。早期的抢救离不开麻醉学科,麻醉学科在抢救急危重症患者方面是最具优势的。麻醉学科的进步将带领临床医学充分地发展机遇,对于这点我是坚信不疑的,也是临床实践已经证明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2020年年会《每日会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