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汝瓷惊起收藏市场抄底风潮

 博搜艺术 2020-08-08

  汝窑釉的流动十分明显,形状如同流动的棉絮与豆花一般,分布在其中的气泡随处可见,而且气泡的大小差异较大,大者可为小者的数倍至十数倍。大致上气泡的分布较自然,分散於釉层中,但有层次感,呈现出活泼生动的韵动感。

  汝瓷从创烧以来,由于工艺精细,技艺卓绝,釉色蕴润,富于装饰,颇受民间之喜爱,所以各地窑口竞相生产,其产品广销各地,从而得到了迅速发展。到了北宋末年更受到皇宫的赏识与宠爱,并把它垄断为官窑,专为宫廷烧制御用品。

  汝窑瓷器传世最少,且后代从未仿烧到九成像者,鉴别真伪不是很难,尤其是记住汝窑的主要特征,更不会轻易上当。除胎釉、支钉痕外,汝窑瓷器至今未有高度超过30厘米,圆器口径超过20厘米的完整传世品。

  汝窑瓷器如梦似幻的釉色给了我们巨大的遐想空间,关于汝窑的各种故事更是因文艺皇帝宋徽宗的插足而染上了文艺的色彩。然而随着考古发掘的不断深入,大量的事实证明,汝窑与其他的宋代瓷窑一样,有着从模仿到创新、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历程。

  汝窑一般器型较小,盘、洗、碗等口径一般在10~16厘米,超过30厘米的极少,故有“汝窑无大器”之说。现在看来,这些说法不够准确了。据多年观察,民间对汝瓷的收藏不少,这绝不是真、假不分,是确真无疑。几十年来,出土的不少,超过30厘米的大器也并非无有。

  到目前为止,对汝窑址已进行了五次发掘,发掘品中除了与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外,还出土一些传世品中见不到的新器形,如镂空香炉,乳钉器及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等,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为传世汝窑器鉴定与鉴赏提供了可行的实物依据及新资料。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汝窑将会有更多的发现。

  宋朝的“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这个排序,不是乱来的。本来,按窑场的出现次序,应该是定窑先行,但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言,则汝窑地位无出其右。其遗址虽然到现在还没法完全肯定,但大致在河南(古称汝州宝丰清凉寺)应无疑问,跟北宋首都汴京非常接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