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刘艳梅|爱在海婴

 新锐散文 2020-08-08



作者简介

 刘艳梅,江苏淮安人。大专,会计师。1970年出生,2011年发生意外,导致左腿腓骨断裂,膝盖塌陷,卧床期间开始与文字结缘。2013年在第十三届中国盱眙国际龙虾节散文大赛中获三等奖,2015年荣获第七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爱母散文诗歌大赛优秀奖,现为江苏省散文学会会员、淮安市作协会员。肢体三级残疾。

      爱在海婴     

刘艳梅

   鲁迅先生爱子是出了名的。
  在上海鲁迅纪念馆二楼,有一张照片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照片拍于一九三零年一月四日。是海婴百日时全家的合影。照片中许广平和她怀中的海婴都直视前方,留下清晰的影像;而鲁迅先生没有和常人一样正襟危坐,直视镜头,而是上身倾斜着,歪头侧目,全神凝视着爱子海婴,只留下消瘦又略显模糊的半边脸。但真挚而专注地神情,却清晰可见,让人动容。我想这一定是年近五旬的鲁迅先生在喜得贵子之后,经常出现的生活画面之一。
  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达到如此忘我的境地,真的是少之甚少。面对镜头,鲁迅先生全然不顾自己的大众形象,歪头侧目,留下一个面相模糊的影像。这绝对是常人难以做到的。由此可见鲁迅先生用情之专,爱子之切。无怪乎有人讥讽鲁迅过于溺子。
  一九三一年,鲁迅先生在致诗人和翻译家韦素园书中说道,“我们有一个男孩,已一岁另四个月,他生后不满两个月之内,‘文学家’在报上骂了两三回,但他却不受影响,颇壮健。”为此,鲁迅先生作诗《答客诮》,予以反驳。
  在这张合影旁就挂有一张《答客诮》的条幅,是鲁迅先生写给曾为海婴治病的日本医生坪井芳治的。“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於菟,虎的别称)
  全诗意在期望海婴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成为大丈夫。冷酷无情未必就是真正的英雄好汉,疼爱孩子为什么就不是大丈夫!山中的猛虎兴风狂啸,尚且频频回顾它心爱的小老虎。何况我们这些情感丰富的人类?这首诗不仅是鲁迅先生对别人讥讽的有力反驳,而且可以看做是他对革命后代的殷切期望,希望青年人也能像自己那样勇敢地面对恶势力的“兴风狂啸”,为后来人闯出一条通向幸福之路。鲁迅先生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被尊称“民族魂”。受到一代又一代人的敬仰。
  大陆新村9号鲁迅故居的二楼窗边壁上的日历停留在民国25年(1936年)10月19日,镜台上的闹钟指针停止在凌晨5时25分。“天将发白时,鲁迅先生就象他平日一样,工作完了,他休息了。”但人们对鲁迅先生的思念恰恰就是从此时此刻蔓延开来,如滔滔江水。胶州路万国殡仪馆里到处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在鲁迅纪念馆二楼,保存了一份送殡者登记簿,据这份瞻仰鲁迅先生遗容签名簿统计,从1936年10月20日上午至22日下午,瞻仰遗容的有团体156个,个人9470人。其余未签名的,不计其数。
  虹口公园位于上海市四川北路2288号。鲁迅故居、内山书店旧址都在附近,鲁迅在世时,常来公园。人们习惯性地称虹口公园为鲁迅公园。1956年10月,鲁迅先生去世二十周年,正值新中国处于百废待兴之际,中央和国务院决定为鲁迅先生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由上海市政府将鲁迅墓由万国公墓迁到虹口公园。并竖立了鲁迅铜像,建立鲁迅纪念亭,鲁迅纪念馆。1959年6月到年底,上海社会各界15万人次来园参加挖湖堆山的义务劳动,在半年时间内挖出了一条面积约1.6万平米、2米多深的人工湖和堆起了22米高的大假山……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先生的尊敬和思念之情。1988年,虹口公园正式改名为鲁迅公园。
  在鲁迅公园南大门,左手不远处,有一大片郁郁葱葱的香樟树林。树下有许多长条椅。每周三,全市的哑巴都会相聚于此,风雨无阻。(遇到雨雪天,他们就在旁边的麦当劳聚会)。好友相聚,那份激动和喜悦之情,是可以想象却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他们只能通过眼神、手势、肢体语言相互交流,亲密而融洽。有的三五成群,有的数十人团团围在一起,手指飞舞,笑容满面。当你举着相机走近时,他们则坦然面对镜头,更有甚者还会做出滑稽的表情,引得大家欣然一笑。而中午,周围的所有饭店也彷佛约好了一样,专门静候他们的到来。如果你以为这个聚会是由哪个社会团体组织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在场的一位当地摄影朋友听说我第一次到上海,就能遇到这场特殊的聚会,真是好运。环顾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我连连点头。
  我想,也许当初,他们中的数人,只为纪念鲁迅先生而来。无意中,却发现这里人们宽容豁达,园中风景优美秀丽,湖光山色,如诗如画,宛如世外桃源。因而一传三、三传五……慢慢聚拢而来,相会于此,联络感情,畅谈友谊,开心知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