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上海 | 从百草园到且介亭, 朝花夕拾山阴路

 新用户9030yrKZ 2022-06-20 发布于上海

我在念高小时文革了,无书可看。中国近代文艺作品,唯有鲁迅的著作还可以公开读读,于是开始接触,对先生的印象从好奇到敬重直至崇拜。自然,也对远在上海东北角的这个公园特别有感情,因为那儿有先生的纪念馆。

最早接触先生的作品,就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对文中两个细节一直神往:其一,小小年纪的先生,居然有抓苍蝇喂蚂蚁的本领;其二,先生描的绣像竟能卖钱。那时我也仿效,但终究不及先生的功力,敬佩之心由此而生……

后来随着年龄大起来,喜欢阅读先生的小说,后来又偏好杂文,继而就崇拜起先生冷隽挺峭,含蓄不乏激情、幽默内含尖锐的文章风格。凡在大革文化命中自学成才,最终成为知识分子的那代人,他们的字里行间,或多或少都流露受先生影响的痕迹,也是那个年代的烙印吧。

我将本篇题记为《从百草园到且介亭,朝花夕拾山阴路》,是想“旧事重提”,回顾先生生活、工作直至走完生命最后一刻的那个地方,好让作为后人的我们,继承先生的遗志,发扬先生的精神,对一切违背人民大众意志的邪恶和丑陋,作毫不留情的揭露和斗争……

上海鲁迅纪念馆是新中国建立后第一个人物性纪念馆, 1951年1月正式开放,鲁迅公园内这座江南民房风格的纪念陈列馆于1956年10月,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建成,周恩来总理题写了馆名。1988年,当时的这个“虹口公园”正式改名为“鲁迅公园”。陈列展厅有鲁迅手稿、文献照片、遗物的展示,资料极为翔实,是了解鲁迅和当时上海情况的一个生动课堂。

我阅读《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小说,正处在渴求知识和为人之道的青春萌动期, 正是这些文学作品开启我探索人类文化宝库的大门。尽管那是一个文化萧瑟,极为单调乏味的年代, 但既然知道有这样的宝库存在, 总会想尽办法去探险的,而且任何力量无法阻挡。毋庸回避, 先生作品中的思想,是我当时精神力量的来源。

版面下图是纪念馆中展示的蜡像,鲁迅和文化青年在一起。这个情景来自上图的那张鲁迅先生生前最后拍的照片:照片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所举行的“全国第二回木刻流动展览会”的会场内,黄新波等木刻青年在聆听鲁迅先生的教诲。(木刻是我少年时代的最爱。)

版面上图照片摄于1931年4月20日上海。冯雪峰(1903-1976),是与鲁迅结识较早、交往时间最长的一位共产党人。通宵达旦编完《前哨》(纪念战死者专号)后,当天鲁迅与冯雪峰两家摄此照纪念。

 1925年摄于北京。当时鲁迅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课,并与在此学习的许广平相识。许广平,鲁迅学生,在女师大风潮中与鲁迅由相知到相爱,后成为鲁迅的夫人。

题《芥子园画谱三集》赠许广平》(1934),鲁迅在诗中表达了对许广平深沉、真挚的情感。鲁迅和许广平共同生活了十年,鲁迅写他与许广平的感情曾说:

“十年携手共艰危,

以沫相濡亦可哀。

聊借画图怡倦眼,

此中甘苦两心知。”

版面下图是先生与夫人许广平儿子周海婴合影照。

鲁迅的杂文是感应的神经,功守的手足。

“生存的小品文,必须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    

在鲁迅一生的创作中,数量最多的是杂文。鲁迅的杂文,密切结合社会的现实,“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风格凝练犀利,辛辣幽默,极具战斗性,在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中,发挥了教育民众,打击敌人的巨大作用。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鲁迅一生在黑暗中艰苦跋涉,上下求索,不断地追求救国救民真理。他早年即立下了 ” 我以我血荐轩辕 ” 的崇高志愿,并为之奋斗不息。后来,严酷的社会现实,有“轰毁”了鲁迅长期只信“进化论”的思路,从而使他接受了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确信“唯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完成了作为精神界之战士的思想归宿。

版面上右图这张毛泽东当年在延安窑洞工作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桌上放着几本《鲁迅全集》。

 版面上左图是一九四六年十月十九日周恩来在上海鲁迅逝世1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演讲的照片。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二日下午,鲁迅遗体公葬于上海西郊万国公墓。一九五六年,鲁迅墓迁置于虹口公园(即今鲁迅公园)内。先生回家了,整个公园就是他非常想往的童年家中的那个“百草园”……

版面上图:拉摩斯公寓鲁迅上海住所(1930-1933),在此所作杂文分别编入《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

版面右图:景云里鲁迅上海住所(1927-1930),在此所作杂文分别编入《而已集》、《三闲集》和《二心集》。

版面下图:施高塔路(今山阴路)上的大陆新村地处租界之外的所谓越界筑路区域,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取“租界”两字各半,把自己的大陆新村寓所称为“且介亭”,并用作他后期杂文集的书名。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先生的人生轨迹:从童年时代绍兴故里的“百草园”启蒙,在上海寓所“且介亭”走完人生和文字生涯的最后一刻……

鲁迅1927年10月从广州来到上海, 到1936年10月19日逝世,在上海整整生活了9年,曾先后住在虬江路景云里和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并经常去不远的内山书店和虹口公园。现在作为旅游景点开放的上海山阴路鲁迅故居是一座砖木结构, 红砖红瓦的三层楼房。在此期间,鲁迅写了许多战斗性杂文,并编辑《译文》杂志, 翻译《死魂灵》等作品。提倡木刻版画, 还编辑整理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 1935年致电祝贺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1936年初, 积极参加文学界和文化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等。

1936年10月19日上午5时25分。鲁迅先生在他的寓所——上海北四川路底施高塔路(今山阴路)大陆新村9号与世长辞。

鲁迅先生在逝前的9月5日,以题为《死》的文章中给妻子许广平留下遗嘱:

1、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2、赶快收殓,埋掉,拉倒。 

3、不要作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4、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上海万国殡仪馆礼堂的鲁迅葬礼。来参加葬礼的人大多是自发而且多数是青年,正如史沫特莱所说:先生对中国青年的影响深远。

安葬鲁迅时,上海工人、学生及各界人士5000余人自动为鲁迅送灵。队伍前的鲁迅巨幅画像为司徒乔所绘。

鲁迅夫人许广平(右1)、儿子周海婴(右2)、宋庆龄(右3)、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在鲁迅墓前。

从鲁迅故居出来,沿山阴路漫步,好想看看先生当年经常往来行走的这条马路……

这儿的建筑风格与西区风格迥异。

笔直的弄堂深不可测,走进去让人觉得不知所措。

沿街很少有西区那种高墙大院,也少见堂而皇之的楼堂馆所;那低调的围墙和万国旗般的晾晒衣物分明在告诉你:这儿住的都是平头百姓人家。

冥冥之中似乎先生要引领我回到那个年月;但居民门前停放的那些现代化小车和远处的高楼时时在提醒我,时代毕竟不同了……

此文写于2009年末岁尾

END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