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签约作家】赵斌录|崖上桃源岳家寨

 新锐散文 2020-08-08

东方散文冬季版



崖上桃源岳家寨


岳家寨有座小庙。

第一次到岳家寨的时候,就看到了那座小庙。

这真是一座小庙,小得不能再小,简约得不能再简约的小庙。

竖起三块四五十公分高、三四十公分宽的石板,算是庙的后墙和侧墙,第四块略薄些的石板盖在上面,是庙的屋顶,第五块石板上刻出个拱形的门洞,竖在前面,就是庙的门了。

虽然走到过大大小小的许多庙宇,或巍峨,或平实,或豪华,或简朴,看到这座小庙的时候,还是被它的朴实无华打动了。

这里是太行山东南部,三省交界处的大山里的一个村寨,叫岳家寨,一个处处透着古朴和自然美的小村落。山下往北十几公里的石城古镇,曾是历史上韩、赵、魏各国相争不懈的要塞之地。

小庙搭在村子高处一个并不显眼的地方,后面是一个几平米的天然石头平台,旁边写着“演武场”的字样。演武场后面群山巍巍,秋风瑟瑟。庙微微地昂着头,面向东方,似在若有所思地凝视着东边的崇山峻岭。

这是岳家寨人供奉岳家先祖的地方。相传当年抗金英雄岳飞元帅在临安遇害后,岳家人为躲避身为宰相的秦桧追杀,匆匆逃出河南汤阴,避难于此。看到这里山大沟深,人迹罕至,一部分岳家人就在这绝壁之上的山坳里,辟土为田,垒石为居,安下家来。依地形地势取村名为“下石壕”,对内则称“岳家寨”。

其实岳家逃难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了敌国金人的地盘。但这里群山环峙,山大沟深,悬崖陡壁间除了攀援无路可走,无论是宋军还是金兵都找不来,所以非常安全。岳家人就在这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安居乐业,繁衍生息。

岳家寨人是忠良之后。岳家寨村党支部书记岳先来自豪地跟我们说,村里人几乎都是岳飞的后裔。他自己是岳飞三公子岳霖的第三十五代后人,这是按照家谱排下来的。

伸手抻展贴在小庙门上迎风飘摆的对联,纸的红色几近褪尽,字迹仍清晰可辨,写的是:远驱虎豹三千里,今保百姓千万家。在阵阵松涛中逐字读来,不禁肃然起敬。想想岳元帅当年那怒发冲冠,直捣黄龙的忠肝义胆,那仰天长啸,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的冲天豪气,那银枪一举,胡虏闻风胆寒的英雄霸气,竟死在秦桧那厮那含含混混的一句“莫须有”下!令人唏嘘。

从岳飞遇害的那个阴冷的隆冬日算起,日升日落,又是八百七十四个春秋过去了。岳飞元帅在那西湖边的栖霞岭上早已把一腔忠魂化入了青松翠柏,生长出又一片郁郁葱葱吧?那嘴角一撇,满是邪恶地嘟噜出一句“莫须有”的秦丞相,也早已被捏成铜像跪在岳飞庙前被人唾骂、踢打了五百多年。当年岳元帅誓死抗击的女真人骑着彪悍的马匹,挥舞着狼牙巨棒杀气腾腾地闯来,却没能全身而退,最终消融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

没有问过岳家寨的人们有没有谁到西湖边凭吊过,但在和岳家人的交谈中,仍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们的忠义、直爽、淳朴和友善,该是忠臣遗风吧。

岳家寨坐落在断层形成的山体平台山嘴之上,依山筑建,东面、南面都是绝壁,裸石擎天,悬潭飞瀑,时常彩虹映日,云雾缭绕,是名副其实的“太行空中村”。以前这里没有路,进出全靠在陡崖上攀爬,交通几乎与外界断绝。岳家人在经历了血与火、成与败、荣耀与屈辱的大开大合、大起大落之后,把对凡间世事的开悟,对万般红尘的超然,融入这方土地,把这高悬半空的岳家寨打造成了隔绝红尘的世外桃源。

东洋鬼子披着黄皮,横着刺刀,气势汹汹地闯来的时候,这十里八乡是八路军抗敌的重要战场。山里山外许多村子都驻扎过子弟兵。山下往北四五公里那个叫老申峧的村子里住过八路军一二九师的一座重要的后方医院。岳家寨则驻着八路军的银行金库和军火库。两三年间,穿灰军装的八路军官兵和穿长袍大褂子的地下工作者来来往往,到这里象回到家一样。在一个村子里能固定地住这么长时间,这在艰苦卓绝的抗战时期是罕见的。战争中的鬼子,把日本民族的顽强敬业,不屈不挠发挥到了极致。而这种顽强敬业,不屈不挠用于侵略就是锲而不舍、坚忍不拔地做坏事,坏事做绝。岳家寨,这样一个幽深峡谷间拔地而起的一个独立山寨,鬼子的扫荡小队也翻山越岭,试图来袭击。后来因为山崖太陡,一匹战马在对面山头的店房岭嘶鸣着失足摔下悬崖,鬼子看实在无法逾越,才悻悻作罢。整个抗日期间,不可一世的黄鬼子到底没能把野撒到这岳家寨里来。岳家寨也许是这方圆几十里的河峧沟唯一没有到过鬼子的村寨。

如今,岳家寨已经修了一条旅游公路,沿着山涧,盘旋而上。山谷里,路边一块写着“桃源古道”字样的大石头边,古时候留下来的石头台阶一层层静静地卧在那里,石缝里长着一丛丛野草,黄色的、紫色的小野花悄然绽放。沿台阶往上,手脚并用,辗转腾挪数百丈,就是岳家寨了。这曾是岳家寨进出的唯一“道路”。在“道路”上遇险甚至遇难的故事至今还盘桓在老人们的口中。

公路要在半山腰穿过两个山洞,洞口写着“桃源洞”的字样。在山区里,像这样在半悬崖上硬凿出的山洞并不罕见。有的被大山外面走惯了柏油马路的人们发现、传播,就成了称为人间奇迹的“挂壁公路”,那用最简陋的工具凿开道路的人们也就被誉为了“当代愚公”。而在岳家寨这崇山峻岭之中,这没有被隆重推出过的洞和路,也就是连四级公路也算不上的普普通通的一条路。而那同样忍着饥寒,用层层叠叠的老茧开凿这条通道的老岳、大岳和小岳们,依然过着踏实平和,波澜不惊的生活。

岳家寨有两个自然村,村落都不大,各十几户人家。民居随地形高低依山而建。整个村落内的房屋、圈舍、生活用具都就地取材,采选本地青石加工而成。房屋石墙石顶,村头石磙石碾,村边石桌石凳,所有建筑一色的石头筑就,天然古朴,错落有致,呈现出原始古村落风貌。村中的一棵榔树,历尽沧桑,参天而立,据说已有千年以上。树枝上挂着的几只红绸绣球悠然飘荡在秋风中,榔树托梦护佑忠良后代的老故事也悠悠地回荡在一代又一代岳家人的心中。

山村下方陡陡的山坡上,有岳家人开垦出的梯田,一律是用大大小小的石头干垒的岸。地块很小,大的不过羽毛球场大,小的才刚刚能卧下一头牛。每一块梯田里,都栽着花椒树,树间被勤劳的岳家人精心地锄过。八百多年的雨雪风霜里,岳家人走了一茬又一茬,但勤劳勇敢,忠诚厚道的淳朴民风却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岳家人祖祖辈辈耕耘在桃源,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春耕夏种,秋收冬藏,虽不丰裕,但平和踏实。象那一座座石头房屋,隔冷隔热,沉稳厚重。据说,岳家至今还保留着习武的传统,村中的重要节日,后生们还会聚在一起演练拳术,切磋武艺。没缘看到他们练武的情景。想一想,春花灿烂或漫天飞雪中,岳家后人在岳庙前燃起几炷香,在那石头平台的演武场上闪转腾挪,虎跃龙腾的英姿飒爽,不正是对英雄先辈的最好怀念吗?

村子上方的山坡上,也是层层的梯田,一面面石头的岸墙高高低低地错落着。梯田岸边,一枚枚红柿子象一个个小红灯笼红丢丢地挂满了枝头,在阳光的透射下,晶莹剔透,令人垂涎。从下面望去,色彩斑斓,就象是哪位印象派画师的杰作。

这些年村里的孩子们都到城镇去上学了,村里人少了许多。问起一位老人村里的人口,老人说,反正两辆面的也坐不满。

人虽不多,但勤劳好客的岳家人闲不住,办起了特色乡村风俗旅游。茶院居、休闲居、得闲居、得凤居、纺织居…,一个个农家院的招牌用各种形状不规则的石片写了,用三五颗钉子支在石头墙上,别有一番诗意。村子的游览路线示意图也是画在一块大石板上,竖立在路口,韵味盎然。

随意走进一家叫桃源居的农家院,石头铺设的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迎面的墙上有游客用粉笔写下的留言:“太阳暖暖,时光缓缓,日子懒懒,幸福满满。——送老岳俩口。”另一侧则是“山东六人骑行者,山西好客一家人。”主人老岳热情地迎上来招呼道:“来了?”淳朴的乡音一下子把暖暖的乡情铺洒在小院的每一个角落。

院外靠墙根,一棵桃树枝繁叶茂着,老岳说是蟠桃树,“可肯结了,夏天结果时把树都快压折了。”想象着那一树蟠桃害羞地红着脸庞,沉沉地挂满枝头的情景,更多了几分沉醉。

坐在门前的条石上,随手掐过一片野草的叶子。老岳见了,告诉我说,那是何首乌,是一种药材。俯身再看那丛野草,蓬蓬勃勃地几乎爬满了整面石墙。见我问,老岳说,这棵何首乌长了有三十多年了。哦,没有人着意经管它,平时甚至没有人多看它一眼,它就这样悄悄地生长着,不问春花秋月,不问日月轮回,默默地吮吸着日精月华,在石头缝里壮实着自己的根茎。

岳家寨的民居依地形走势,一个院落连着一个院落,形成了彼此相连的石头建筑群。而把这些石头院落连成一体的则是那无处不在的石头台阶。院落之间有台阶,进村出村有台阶,下坡上地有台阶,去推碾子磨面有台阶,就连上厕所也往往得走几节台阶。台阶就地取材,依山而筑,或厚重,或轻灵,或上扬,或下敛,或回折,或转弯,不露痕迹,浑然天成,就象一节节天然石头链条连接出一幅幅让人沉醉的醇厚与自然。

从南面的自然村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台阶尽头古树参天。在山间的石头台阶坐定,微闭双目,屏息敛气,远处松涛阵阵,近处小鸟啾啾。吐纳之间,红尘远去,恩怨涣然,恍惚间竟忘了今夕何夕,此身何处。

天,朗朗地晴着。

日,暖暖地照着。

风,柔柔地吹着。

时光,好像在这岳家山寨缓缓地停了下来……

良久,低头往山涧望去,来时走的公路已经抽象成一条细线,逶迤在无际的山野中。

那百丈下的山涧里,依然是山花烂漫,虫蚁繁忙吧?大槐树上那只大知了还在不知疲倦地独唱吗?

那十公里外的集镇上,该是又一派熙熙攘攘吧?那东来西往的汽车还在不耐烦地突突着尾气忙碌吗?

那百公里外的城市里,又快是五光十色的斑斓了吧?那时常不约而至的被称为霾的坏蛋还赖在天空不肯走吗?

往南,沿险峻的山路盘旋而去,那被称作太行天路的沿途,又是一番又一番动人魂魄的风光。

…,…

有嬉笑声远远传来,是远方来的游客。进村的山路正在拓宽着,是为了扩大旅游的需要。应了商品经济时代的景,更多的人们走进了这桃源胜地,怀古寻幽的同时,享受一把清纯,净化一下自己。因为这里,天空和心灵都没有霾。

曾听岳支书说,山上还有许多好风光,周边还有八个溶洞有待开发。我想,开发,别凌乱了这份原始村寨的淳朴,别惊扰了这世外桃源的宁静才好。

收回目光和思绪,高耸的白皮松下,又一座用五块石头搭成的小庙,小得几乎不能称为庙,小得更象是一个神龛。庙里供奉着此方山神。在这海拔1600米的悬崖峭壁上默默地守候着,护佑着这方水土这方人,给淳朴善良的山村人们的一份安详与平和、清静与洒脱。

山神庙也贴着一副对联:深山旷野主,清静自在神。

然。




赵斌录,古城上党公务员。喜读书、旅游、下棋。愿以手中笔绘天下苍生,愿以笔中情会文苑益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